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16篇 |
免费 | 740篇 |
国内免费 | 11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篇 |
儿科学 | 36篇 |
妇产科学 | 52篇 |
基础医学 | 154篇 |
口腔科学 | 65篇 |
临床医学 | 392篇 |
内科学 | 270篇 |
皮肤病学 | 16篇 |
神经病学 | 59篇 |
特种医学 | 14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23篇 |
综合类 | 1832篇 |
预防医学 | 438篇 |
眼科学 | 49篇 |
药学 | 373篇 |
525篇 | |
中国医学 | 273篇 |
肿瘤学 | 1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80篇 |
2022年 | 213篇 |
2021年 | 323篇 |
2020年 | 131篇 |
2019年 | 231篇 |
2018年 | 251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197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95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139篇 |
2011年 | 149篇 |
2010年 | 129篇 |
2009年 | 126篇 |
2008年 | 69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67篇 |
2003年 | 71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689篇 |
2000年 | 579篇 |
1999年 | 332篇 |
1998年 | 156篇 |
1997年 | 77篇 |
1996年 | 81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60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48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62年 | 3篇 |
196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9,40(3):379-382
目的 应用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并探讨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在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方面的相关性。方法 受试者共80例,其中健康志愿者47例,心肌梗死患者33例。所有受试者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应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收缩末容积、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每搏指数、心排指数,转换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模式分别测量以上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比较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对左室功能测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人中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与改良Simpson法测量指标相关系数:左室舒张末容积为0.838、收缩末容积为0.917、每搏输出量为0.611、心输出量为0.579、左室射血分数为0.648、每搏指数为0.514、心排指数为0.541。在心肌梗死患者中两种方法测量指标相关系数:左室舒张末容积为0.811、收缩末容积为0.872、每搏输出量为0.797、心输出量为0.774、左室射血分数为0.757、每搏指数为0.708、心排指数为0.754。同一观察者对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变异范围为1.3%±4.7%。观察者间对左室收缩功能各项指标变异范围为1.8%±5.9%。结论 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不仅与改良Simpson法对正常人左室收缩功能相关性良好,而且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相关性也很好。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是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一项简便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
我们的黄头——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黄澄如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2):252-254
黄澄如,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我国小儿泌尿外科创始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大连医学院外科任住院医师及助教,1956年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外科。1972年成立国内第一个小儿泌尿外科专业,1982-1983年于澳大利亚墨尔本Monash大学及皇家儿童医院做访问学者。曾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地中海医学杂志》编委,英国小儿外科学会海外会员、第一届亚太地区小儿泌尿外科学会主席、原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理事、原小儿外科学会委员、全国小儿泌尿外科学组首任组长、原北京儿童医院外科主任。 相似文献
55.
56.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将在年月于青岛召开第八届全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学术研讨会及腹部外科再次手术专题研讨会 会议将邀请著名专家就相关问题做演讲。参加会议的代表将获得中华医学会医学继续教育学分。会议征文包括以下内容:①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术式选择和血流动力学的关系;②肝移植和门静脉高压症;③门静脉高压症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经验;④门静脉高压症的实验研究;⑤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与肝功能评估;⑥腹部外科手术合并症与再手术治疗经验;⑦腹部外科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1,8(1):6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门静脉高压症学组、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将在2001年5月于青岛召开第八届全国门静脉高压症外科学术研讨会及腹部外科再次手术专题研讨会,会议将邀请著名专家就相关问题做演讲。参加会议的代表将获得中华医学会医学继续教育学分。会议征文包括以下内容:①门静脉高压症手术的术式选择和血流动力学的关系;②肝移植和门静脉高压症;③门静脉高压症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经验;④门静脉高压症的实验研究;⑤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与肝功能评估;⑥腹部外科手术合并症与再手术治疗经验;⑦腹部外科疾病的分… 相似文献
57.
豆以彪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9,(66)
目的探讨采用理筋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6例分别纳入治疗组(n=18)和对照组(n=18)。治疗组患者使用理筋手法联合中药熏洗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提出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定法的评分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治疗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的VAS评分及低于对照组患者;日本骨科协会(JOA)提出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定法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理筋手法联合中药熏洗技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8.
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智能化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图学学会医学图像与设备专业委员会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学专业委员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9,39(10):1127
计算机辅助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可以从三维的形态解剖和细胞功能水平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侦测,从而导航
肝癌解剖性、功能性、根治性的肝切除术,临床应用证明其有重要的诊疗价值,此项技术现已在全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为
规范计算机辅助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脏肿瘤精准诊疗中的应用,本指南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三维
可视化技术应用流程;(2)ICG分子荧光成像的机制及应用流程;(3)三维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的临床应用;(4)ICG分子荧光
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ICG分子荧光成像技术能从分子、细胞水平层面实现肿瘤边界界定、肝段和肝叶切除切线的确定;微小
病灶或转移灶的侦测;术中根据肝脏肿瘤的荧光信号特点,结合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可初步判定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分化
程度;肝切除后对肝断面进行残留肿瘤病灶和胆漏的检测。计算机辅助联合ICG分子荧光影像技术在肝脏肿瘤诊断和手术导
航中的应用,为肝脏肿瘤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字智能化外科诊疗技术,该项技术亦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为肝脏肿瘤的
精准诊疗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张聪聪 楼敏 陈智才 陈红芳 徐冬娟 王志敏 胡海芳 吴承龙 张晓玲 马小董 王亚仙 胡海涛 浙江省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临床行为干预研究协作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8(3):260-266
目的: 比较医院内卒中与医院外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的差异以及医院内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浙江省71家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30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医院内卒中(101例)与医院外卒中(2949例)患者溶栓治疗各时间点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医院内卒中患者比医院外卒中患者的入院至影像时间长[53.5(32.0,79.8)min vs 20.0(14.0,28.0)min,P < 0.01]、影像至溶栓时间长[47.5(27.3,64.0)min vs 36.0(24.0,53.0)min,P < 0.01]、入院至溶栓时间长[99.0(70.5,140.5)min vs 55.0(41.0,74.0)min,P < 0.01]。在医院内卒中患者中,高级卒中中心比初级卒中中心入院至影像时间更长[59.5(44.5,83.3)min vs 37.5(16.5,63.5)min,P < 0.01],入院至溶栓时间更长[110.0(77.0,145.0)min vs 88.0(53.8,124.3)min,P < 0.05],但影像至溶栓时间更短[36.5(23.8,60.3)min vs 53.5(34.3,64.8)min,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34,95%CI:0.882~0.989,P < 0.05)和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0.912,95%CI:0.855~0.973,P < 0.01)是医院内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3个月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与医院外卒中相比,医院内卒中存在一定延误,未来需要建立更加流畅的医院内卒中溶栓流程。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