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HIV/HCV共感染患者,男51例(55.4%),女41例(44.6%).年龄9~62岁,平均(39.5±9.4)岁.分别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肝损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肝损害组20例(33.9%)有抗结核治疗史,39例(66.1%)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37例(62.7%)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mm3;无肝损害组患者4例(12.1%)有抗结核治疗史,13例(39.4%)有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史,14例(42.4%)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 mm3,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等于0.023、0.013、0.03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抗结核治疗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HIV/HCV共感染患者肝损害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抗结核治疗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2.
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1例(131侧)腕管综合征患者作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检测分析,并与正常值对比。结果:131侧正中神经中6侧运动神经动作电位、7侧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消失;95侧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腕部潜伏期(DML)延长;114侧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47块拇短展肌见有失神经电位。其中,拇指至腕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是最敏感的指标。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外伤性视神经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9例临床诊断为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患者行VEP检测,并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169例患者(单眼155例,双眼14例)共183只眼,VEP检查结果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其中5例7眼VEP波幅明显降低(4%),125例133眼单纯波幅降低(73%),潜伏期延长者49例54眼(28%).受伤眼均与自体健侧眼和正常对照组比较,P100波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49例P100峰潜伏期略延长,与正常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VEP对外伤后视神经挫伤的检出敏感性较高,因此对外伤性视神经挫伤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4.
艾滋病与结核混合感染的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B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在HIV感染早期,TB的临床表现类似于HIV阴性患者;但在HIV感染的中后期,TB的表现趋于非典型化,加之又缺乏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诊断相对困难。艾滋病混合感染TB的患者,总的治疗原则同HIV阴性者,DOT和HAART可以显著改善其预后,但抗病毒药物与抗结核药物间副作用的叠加、药代动力学的相互影响及“反常反应”更常见等问题使这一类患者的治疗复杂化。对于高危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有助于减少艾滋病患者混合感染TB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95.
目的总结HIV/AIDS住院患者中伴发神经系统病变的发病率、疾病谱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2011年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的HIV/AIDS伴发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表现、诊治情况及预后。结果 620例HIV/AIDS住院患者中,伴发神经系统病变者60例(9.7%)。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头痛46例(76.7%)、发热43例(71.7%)、呕吐28例(46.7%)、肢体活动障碍23例(38.3%)、脑膜刺激征20例(33.3%)、意识障碍18例(30.0%)等。一般神经系统病变主要包括脑梗死5例(8.3%),多发性神经根炎5例(8.3%),不明原因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例(11.7%);AIDS中枢神经系统指征性疾病40例,主要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16例(26.7%),弓形体脑病10例(16.7%),结核性脑膜炎5例(8.3%)等。一般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病死率为0.0%,40例中枢神经系统指征性疾病患者的病死率为10.0%(4/40),8例不明原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占位的患者的病死率为50.0%(4/8)。结论 HIV/AIDS患者合并各种神经系统并发症比较多见,主要症状包括头痛、发热、呕吐等。在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指征性疾病中,以隐球菌性脑膜炎和弓形体脑病的发病率最高;早期诊断可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结肠癌相关转录子1(LncRNA-CCAT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C57BL/6小鼠接种子宫内膜癌瘤HEC-1A细胞制备荷子宫内膜癌小鼠模型,成瘤后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雷公藤甲素组(25μg/kg)、中剂量雷公藤甲素组(50μg/kg)和高剂量雷公藤甲素组(100μg/kg)。给药15 d后取小鼠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形态;TUNEL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肿瘤组织LncRNA CCAT1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肿瘤组织血管丰富,细胞生长密集,排列不规则;低、中、高剂量雷公藤甲素组小鼠肿瘤组织内血管减少,结构破坏,细胞出现不同程度坏死。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雷公藤甲素组小鼠肿瘤组织质量均明显减轻(P0.05),抑瘤率均明显升高(P0.05),凋亡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肿瘤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LncRNA CCAT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雷公藤甲素可通过降低LncRNA-CCAT1表达,下调caspase-3蛋白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对荷子宫内膜癌小鼠移植瘤生长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肝脏功能损害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79例HIV/AIDS病人临床资料,根据肝脏功能损害程度,分为肝功能正常组、肝功能轻度损害组、中度损害组、重度损害组,比较各组间相关情况。结果肝功能损害组使用肝毒性药物、合并HBV和/或HCV感染的比例均高于肝功能正常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9、0.030、0.003)。中重度肝功能损害组使用肝毒性药物的比例高于轻度损害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HIv/AIDS病人肝脏损害发生率高,而男性、使用肝损害药物、合并HBV和/或HCV是HIV/AIDS病人发生肝脏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住院病人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病率、疾病谱及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2011年,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治疗的AIDS伴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对其临床表现、诊治、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 502例AIDS住院病人中,伴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32例,发生率6.4%。主要症状包括头痛23例(71.9%)、发热23例(71.9%)、呕吐20例(62.5%)、脑膜刺激征12例(37.5%)、肢体活动障碍9例(28.1%)、意识障碍7例(21.9%)等。这些病人的CD4细胞中位数为31/mm3,其中,≤100/mm3者27例,占总数的84.4%。诊断包括:隐球菌脑膜脑炎13例(40.6%),弓形体脑病10例(31.3%),结核性脑膜炎5例(15.6%),真菌性脑炎3例(9.4%),巨细胞病毒(CMV)脑炎1例(3.1%)。最终,32例病人中有22例(68.8%)治愈出院,5例(15.6%)死亡,5例(15.6%)未愈出院。结论 AIDS病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症状体征比较多见,主要发生于CD4细胞较低的病人,且病死率高,在临床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并与健康人对照。结果本组周围神经电生理改变患者占糖尿病患者69.8%.两组患者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1。P〈0.05);本组患者H反射潜伏期异常率为69%,与正常值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本组内神经传导与糖尿病病程正相关。结论(1)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2)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可无临床症状;(3)上肢神经总异常率低于下肢。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晚断脐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剖宫产分娩的单胎产妇1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2组产妇均进行常规剖宫产,观察组待脐带搏动停止后实施断脐操作,对照组则于新生儿娩出10 s内进行断脐处理,其他相关措施及产妇出院指导与观察组一致,比较2组母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后72 h血红蛋白值优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发生湿肺症3例占3.75%,胆红素水平(18.19±1.90)μmol/L,最高1次胆红素峰值(17.02±1.58)mol/L,血红蛋白水平(153.33±15.16)g/L,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为(9.92±0.38)分,5 min Apgar评分为(10.00±0.00)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6.25%(5/80).对照组新生儿发生湿肺症15例占18.75%,胆红素水平(10.26±2.55)μmol/L,最高1次胆红素峰值(15.88±1.68)mol/L,血红蛋白水平(147.21±12.37)g/L,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为(9.90±0.69)分,5 min Apgar评分为(9.99±0.34)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5.00%(4/80).观察组新生儿湿肺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晚断脐可减少产后出血,缩短第三产程,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水平和胆红素水平,降低新生儿湿肺症发生率,不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利于新生儿预后;临床产科工作中剖宫产建议选择晚断脐,以减少早断脐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