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  通过构建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患者鼻内窥镜治疗后嗅觉改善不佳的预测模型,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1年3月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25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伴有嗅觉障碍,根据术后嗅觉障碍改善情况分为满意组和不满意组,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影响嗅觉改善的因素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效能。  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12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满意组84例,不满意组41例。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既往过敏性疾病史(B=1.145,OR=3.141,95% CI:1.282~7.693)、鼻息肉(B=0.905,OR=2.472,95% CI:1.025~5.962)和长期减充血剂(B=1.043,OR=2.837,95% CI:1.164~6.917)是嗅觉恢复的危险因素,术后坚持综合治疗(B= -1.225,OR=0.294,95% CI:0.107~0.807)是嗅觉恢复的保护性因素。列线图模型预测CRS患者鼻内窥镜治疗后嗅觉改善不佳的C-index为0.745(0.739~0.819),校正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可能性绝对误差为0.043。  结论  过敏性疾病史、鼻息肉、长期减充血剂、术后坚持综合治疗是嗅觉恢复的影响因子,根据上述指标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可用于CRS患者鼻内窥镜治疗后嗅觉改善情况的预测。   相似文献   
62.
白若靖  代丽丽  吴昊 《北京医学》2021,43(9):850-852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有效抑制HIV复制,并能长时间将血浆中的病毒载量控制到检测限以下.然而,ART并不能清除潜伏的HIV储存库,大多数患者体内病毒在ART中断后的几周内迅速反弹,HIV感染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PLWH)需终身服药.本文从快速抗病毒治疗、新型抗反转录病毒(antiretroviral,ARV)药物和方案、功能性治愈和ART挑战4个方面对AIDS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3.
[摘要] 目的 探讨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及长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病毒学、免疫学效果以及梅毒复发和/或再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进行初始ART的HIV/AIDS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ART后病毒学、免疫学效果以及梅毒复发及再感染情况。结果?共纳入728例HIV合并梅毒感染者,其中99.6%为男性,97.7%为同性性传播感染者,ART时间中位数为950(691,1217) d,从诊断到开始ART的中位时间为15.5(8.0,41.0) d,诊断至开始ART时间≥180 d以上的患者占14.7%(107/728)。经过治疗,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了242(130,369)个/μl,99.3%(723/728)的患者HIV载量控制在400拷贝ml以内。经足量、规律驱梅治疗6~12个月后,梅毒复发和/或再感染率为18.4%(134/728)。结论?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经长期ART后病毒学、免疫学效果良好,梅毒的复发和/或再感染率较高,梅毒足量规则治疗的同时,加强性健康宣教和定期随访复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4.
耳鼻喉科是一个重要的临床学科,涉及到人类日常生活中许多常见疾病的诊治和预防。传统耳鼻喉科教学存在授课模式缺乏互动性、学生难以积极参与等问题。Chat GPT是一种基于预训练的语言生成模型,具备生成类似于自然语言的对话内容的能力。本文概述了基于Chat GPT的“学导式”教学法在耳鼻喉科教与学中的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对话,可提供更互动、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同时,可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水平,定制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解力和学习效率及效果。然而,在基于Chat GPT的教学中仍然存在模型生成的回答可能不准确或不完整,无法与真实医生对话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以提供更有效的学习体验和知识传授。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血样本存放时间、存放温度及冻融次数对HIV病毒载量检测值的影响。方法收集同一HIV感染者的抗凝血标本,在不同时间分离血浆,并在不同温度下保存不同时间或经过不同次数的冻融,应用HIV-1核酸序列扩增技术(NASBA法)检测各样本的病毒载量进行比较。结果与全血样本相比,以血浆形式保存的样本HIV病毒载量更加稳定;病毒载量的下降主要发生在采血后的6h内;-20℃保存的血浆样本反复冻融3次,病毒载量会显著下降。结论对于运送HIV病人的外周血进行病毒载量检测时,应尽量以低温和血浆形式保存,并尽快的送到检测单位。  相似文献   
66.
咽喉部异物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常见疾病[1],可引起咽痛、异物感等不适,如处理不当可引起咽喉部感染、咽部脓肿、食管损伤、窒息甚至大出血等并发症[2].异物患者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急诊就诊常接受传统间接喉镜检查[3],易漏诊误诊.引入内镜检查技术可减少漏诊误诊及降低并发症发生,及时解决患者痛苦,具有较高的满意度.本次研究...  相似文献   
67.
[摘要] 目的 探讨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临床特征及长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病毒学、免疫学效果以及梅毒复发和/或再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进行初始ART的HIV/AIDS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ART后病毒学、免疫学效果以及梅毒复发及再感染情况。结果?共纳入728例HIV合并梅毒感染者,其中99.6%为男性,97.7%为同性性传播感染者,ART时间中位数为950(691,1217) d,从诊断到开始ART的中位时间为15.5(8.0,41.0) d,诊断至开始ART时间≥180 d以上的患者占14.7%(107/728)。经过治疗,患者CD4+ 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了242(130,369)个/μl,99.3%(723/728)的患者HIV载量控制在400拷贝ml以内。经足量、规律驱梅治疗6~12个月后,梅毒复发和/或再感染率为18.4%(134/728)。结论?HIV/AIDS合并梅毒患者经长期ART后病毒学、免疫学效果良好,梅毒的复发和/或再感染率较高,梅毒足量规则治疗的同时,加强性健康宣教和定期随访复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8.
正艾滋病高危行为是指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输不安全的血液。现在,不少人已经知道发生艾滋病高危行为后,在72小时内可以通过服用阻断药来阻断艾滋病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后,用阻断药一定能成功吗?怎么吃才有效?服用后需要注意什么?下面我们就一一详细解答。用阻断药一定能成功吗用阻断药一定能成功吗?艾滋病阻断药就是抗病毒药,目前常用的是三联药物方案。阻断药如何达到阻断目的?实际上,这跟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建立一种体外培养的兔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Dispase对兔眼RPE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免疫组化通过MNF116和s-100鉴定细胞纯度.将细胞接种于铺有laminin的Transwell滤膜上,观察到细胞融合后对膜切面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通过细胞ZO-1免疫荧光化学法了解紧密连接的形成情况.结果 成功培养了原代兔眼RPE细胞并且无其它细胞污染.透射电镜可见细胞表面有大量微绒毛并形成紧密连接.ZO-1免疫荧光化学结果可见细胞形态基本呈多边形,紧密连接基本形成.结论 兔眼RPE细胞能够用Dispase成功分离并培养.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