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癌痛是癌症患者普遍存在的症状,可导致其整体生活质量的下降,同时也会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对64例癌痛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分析,旨在分析癌症疼痛患者的焦虑状态及其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血清雌激素水平与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病理因素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89例绝经前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睾酮(T)和孕酮(P)的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情况,分析雌激素水平及其与绝经前女性乳腺癌患者病理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绝经前乳腺癌患者不同ER表达状态、病理分期及肿瘤大小对应的雌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血清E2水平高于无转移组(P〈0.05),年龄≤35岁组激素水平(E2、T、P)均高于年龄〉35岁组(P均〈0.05)。结论绝经前乳腺癌患者的雌激素水平与ER表达状态、病理分期及肿瘤大小无关,而与年龄和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34.
白血病细胞可在全身各组织脏器内浸润。浸润病灶有时形成结节或瘤块样占位病变,造成局部组织结构的破坏和压迫。此种病变如果发生在脊柱,则可破坏椎体使脊神经受压,甚至发生脊髓横断性损伤。因化疗局部作用较差,因此我们使用放疗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病例报告例1,男,22岁,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1)史7年。因左下肢无力、疼痛伴肌肉萎缩半年,于1993年1月为我院收治。CT示腰5及骶骨破坏。查体:骶尾部压痛,右下肢肌肉萎缩。经模拟机定位设7cm×14cm野,使用6MV-X线照射,总剂量36G…  相似文献   
35.
患者女,20岁,声音嘶哑并逐渐加重,出现睡眠时打鼾,偶感呼吸困难,时有憋醒1年余。曾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一直未能明确诊断。近2月来,患者上述症状加重而就诊于我院,经纤维喉镜及颈部CT检查后,拟诊为喉囊肿。于1999年11月9日在全麻下行气管切开、喉部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大小约3cm国×5cm一肿物占据左侧声带、喉室(左声带)、喉前庭,肿物表面有光滑被膜,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内有脂肪滴及皮脂样物。经病理学证实为(左声带)粘液样软骨肉瘤;免疫组化示:Viementin( )、S—100( )、AEl/AE3(-)、NES( )。 讨论 粘液样软骨肉瘤罕见,其发生部位可在骨内,但在软组织中的发病率也较高。肿物外观大体呈灰白色、质软、有大量粘液;在光镜下肿瘤细胞体积小呈圆形或星状,胞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索第一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EGFR突变IIIa期肺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期间本中心符合纳入标准的、接受第一代EGFR-TKI治疗的IIIa期肺腺癌患者,获取其一般临床数据、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不良事件等信息,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纳入了80例IIIa期EGFR敏感突变患者,其中以T3N1分期(43/80)和19外显子缺失突变(49/80)患者为主。EGFR-TKI平均治疗时间为18.7月。全部患者总体DFS为26.8(24.5~29.1)月,不同的TNM分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74)。总体III-IV级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25%。结论:IIIa期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术后采用EGFR-TKI辅助治疗可显著延长DFS,该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中二次定位缩野对肿瘤靶区及肺组织受照射剂量体积的影响。方法3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初次行CT定位扫描,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Plan1),放疗至DT50~60Gy行第二次CT定位扫描,重新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Plan2)。将Plan1、Plan2的肺Vdose参数加权求和,得到患者实施的Vdose参数(Plan3)。比较Plan1和Plan2、Plan1和Plan3 Vdose参数。结果Plan2 GTV和放疗前Plan1 GTV比较,绝对缩小量的中位数为96.97cm^3,相对缩小量的中位数为3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3,P=0.038)。Plan1和Plan2,Plan1和Plan3的Vdose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过程中可出现肿瘤缩小,行二次CT定位后依据缩小后的肿瘤体积重新制定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可减少肺受照射剂量体积。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对大容量肺灌洗(WLL)治疗尘肺病患者远期疗效的分析,探讨影响WLL远期疗效的因素及改进方法。方法2007~2008年对陕西韩城桑树坪矿、山东招远玲珑金矿和安徽淮北刘桥一矿78例男性尘肺病患者的远期疗效进行回顾性调查,比较肺灌洗组和非灌洗组的肺功能及生存状况。结果WLL治疗10a后,大部分肺功能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率(FEV1%)、25%FVC时的用力呼流量(FEF75)、最大通气量(MVV)]无明显改善,仅50%FVC时的用力呼气流量(FEF50)、75%时的用力呼气流量(FEF25)有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9、3.216,P=0.008、0.002);肺灌洗组及非灌洗组治疗后10年生存率分别为69.8%、5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80,P=0.159)。结论经过10a时间观察,肺灌洗组在肺功能指标及生存情况方面较非灌洗组略有优势,但WLL远期疗效尚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合并尘肺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方法将19例肺癌合并尘肺患者在常规三维适形放疗(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即:3D-CRT)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技术,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即:SA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即:SD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部患者治疗结束后SAS及SDS得分均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合并尘肺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护理干预可显著减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所致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情况,探讨影响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临床和物理因素.方法 选取未手术、经缩野增量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6例,收集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及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物理参数.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x2 检验和x2线性趋势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发生放射性食管炎47例,其中1级31例,2级l1例,3级5例,总发生率为44.3% (47/106).KPS评分、放疗增敏和病灶位置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密切相关(x2=11.30、8.45、7.67,均P<0.05).照射野内食管受照长度、照射野内食管受照平均剂量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密切相关(F=20.82、83.08,均P<0.05).随着受照射体积百分数V20、V30、V40和V50的增加,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且具有线性趋势(x2=38.36、33.29、38.18、54.62,均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放疗增敏、照射野内食管受照长度、照射野内食管受照平均剂量和V50与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相关(OR=0.321、2.850、7.307、8.558,均P<0.05).结论 放疗增敏、照射野内食管受照长度、照射野内食管受照平均剂量和V50是影响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的独立因素,V50对判断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