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6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16篇 |
神经病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1篇 |
中国医学 | 9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8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4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总结新生儿呼吸困难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提高新生儿呼吸困难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新生儿呼吸困难92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病因,总结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92例中治愈80例,治愈率86.9%,死亡8例,病死率8.7%,放弃治疗4例,占4.3%。结论新生儿呼吸困难病因复杂,病情凶险,快速诊断及采取恰当的病因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3.
Dieulafoy病又称消化道黏膜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孤立性糜烂、杜氏溃疡等 ,临床表现以突发性消化道大出血为主 ,可直接威胁病人生命 ,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并非罕见 ,作者自 1993年 7月至 2 0 0 1年 4月共收治 11例 ,治疗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4例。年龄 16岁~78岁 ,平均年龄 5 2岁。 11例均表现为突然发作间歇性的大量呕血、黑便和休克。出血前 6例无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4例有大量饮酒史 ,2例有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史。入院时血红蛋白浓度 4 0~ 90g/L ,平均6 5…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不同抗血栓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和万方医学数据库,搜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口服抗凝药与抗血小板治疗、维生素K拮抗剂与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的非随机对照实验,并分析其术后出血、脑血管事件、全因死亡的发生率。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9篇文献纳入此次研究。与抗血小板治疗比较,抗凝药的出血发生率增高(26.3%比20.3%;OR=1.20,95%CI:1.04~1.39,P=0.01),然而,脑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抗凝药组内,维生素K拮抗剂的全因死亡率低于非维生素K拮抗剂(9.8%比12.9%;OR=0.73,95%CI:0.55~0.97,P=0.03),然而脑血管事件和出血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比较,抗凝药患者出血发生率高;在抗凝药组内,与非维生素K拮抗剂比较,维生素K拮抗剂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经典Morrow手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1年12月—2018年1月在天津市胸科医院行经典Morrow手术治疗的30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平均年龄(56.5±8.6)岁。比较手术前、术后早期和随访期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评价手术效果。术后平均随访(23±9)个月。结果:全组患者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PG)从术前(91.39±38.38)mmHg下降至(15.48±14.12)mmHg(P<0.001),二尖瓣反流明显改善(P<0.001)。术后3例患者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无室间隔穿孔、瓣膜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18例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LVOTPG下降至(10.30±8.41)mmHg(P<0.001),流出道梗阻改善更为满意,无不良事件发生。1例患者术后早期死于脑卒中,3例患者失访。随访26例患者,LVOTPG降至(6.41±7.25)mmHg,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典Morrow手术可有效解除左室流出道梗阻,近中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探索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WhiB2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Mtb中pET28a-WhiB2重组表达载体, 异源表达并纯化WhiB2蛋白和包涵体WhiB2蛋白;圆二色谱和核磁共振分析包涵体WhiB2与非变性WhiB2蛋白的差异;加入Fe2+恢复WhiB2蛋白的铁硫簇;核磁谱图分析WhiB2与WhiBMtb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序列相互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三级结构、三级结构比对和相互作用蛋白质。结果复性的WhiB2与非变性WhiB2的结构基本一致, 在破坏了铁硫簇的WhiB2中加入Fe2+能够成功恢复自身的铁硫簇, WhiB2可以与WhiBMtb/WhiB2Ms基因上游的启动子序列结合。结论 Mtb WhiB2蛋白在结核病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为进一步探索抗Mtb的新型靶点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9.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以剧烈头痛,脑膜刺激症和血性脑脊液以及预后严重的神经科常见病。再次出血的危险性常在出血后第一周末急剧上升。二周内达到高峰,第三周趋于下降,第四周病情可基本保持平稳。由此可见该病的再发主要在住院期间,预后除取决于第一次出血的严重程度外,另一方面就完全取决于头三周是否有早期再出血。帮助病人顺利度过出血头三周,预防再次出血发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而做好护理工作是举足轻重的。近五年我科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68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