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1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41篇 |
内科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23篇 |
综合类 | 103篇 |
预防医学 | 38篇 |
药学 | 38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40篇 |
肿瘤学 | 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的:探讨胰腺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CDFI)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超声科接诊、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0例胰腺癌患者资料,进行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结论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CDFI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较高达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是诊断胰腺恶性肿瘤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讨论对婴儿实施规范性的家庭早期教育和护理干预的意义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该院正常出生的婴儿,并且是足月健康的婴儿,将其分为两组,一组婴儿从出生即给与规范的家庭教育和护理干预,3个月去婴儿家里对婴儿的体格进行检测,并给与家长家庭教育的培训和护理方法的指导,每隔1个月对婴儿进行发育商的检测,该组定位观察组,另外一组为对照组,不给与规范的家庭跟进服务,只简单进行普通的体格检查和发育商的测定。结果两组婴儿在不同的护理干预和家庭早教后,比较两组婴儿12个月的身体发育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婴儿的发育商,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包括婴儿的动作灵活度、语言能力等。观察组家长在进行培训后对知识的掌握率达到90.51%,培训前仅有28.46%,观察组对于医护人员规范性的家庭早教与护理干预的服务满意度达到92.30%。结论将传统医疗服务进行完善、创新,针对母婴家庭早期教育的问题深入到家庭并进行规范,能有效的提高婴儿各项身体发育。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清胰Ⅱ号对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及清胰Ⅱ号治疗组(30例),分别于入院第1天和第7天检测两组肝功能及血清TNF-α、IL-18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均有所恢复,但清胰Ⅱ号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0.01).治疗后两组血清TNF-o和IL-18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清胰Ⅱ号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清胰Ⅱ号对老年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介质TNF-α、IL-1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总结阿勒泰地区麻疹减毒活疫苗后续强化免疫活动,加速控制麻疹,到2012年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收集汇总全地区麻疹后续强化免疫报表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地区麻疹减毒活疫苗后续强化免疫接种8月龄-6岁目标儿童共45616人,报告接种率和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根据地区统计局公布的人口资料推算,估算接种率为89.32%。结论本次强化免疫覆盖了大部分“零”剂次免疫及未进行第二剂次接种的儿童,有效地减少了易感儿童的积累。强化免疫的顺利实施对今后阿勒泰地区控制麻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新型肝靶向一氧化氮(NO)供体药物I1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致病因子复制60只Wistar大鼠肝硬化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空白模型对照组,熊去氧胆酸(UDCA)对照组,NCX1000组,I1组.3个药物组分别给予15 mg·kg-1·d-1加入1%羧甲基纤维素悬浮灌胃,空白模型组采用等量1%羧甲基纤维素灌胃对照.分别于给药结束后检测门静脉血流量、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门静脉压力、腹主动脉压.结果 与空白模型对照组和熊去氧胆酸组比较,NCXl 000组,I1组的门静脉压力、门静脉血流量、肠系膜上静脉血流量、腹主动脉压力均呈梯度性降低(P<0.05),I1组较NCX1000组上述指标下降明显(P<0.05).结论 新型肝靶向一氧化氮供体药物I1能降低门静脉血流量和门静脉压力,并且不改变体循环压力,较NCX1 000效果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探讨椎管内硬膜外腔导管介入镇痛与非椎管内途径多药物联合镇痛治疗胰腺癌所致腹部顽固性癌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胰腺癌相关腹部顽固性癌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两组,非全植入式硬膜外腔导管介入镇痛组(试验组):采用硬膜外腔导管介入自控镇痛技术,经侧腹壁做皮下隧道,外接自控镇痛泵。药物联合镇痛组(对照组):采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卫生部2011年版)》建议的非介入性治疗,主要为三阶梯镇痛药物的联合,包括口服、静脉、肌注、黏膜、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 analgesia,PCA)等用药方式的联合。随访3个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镇痛效果,记录VAS降低>20%和降低>50%的病例数,应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通用毒性标准(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oxicity Criteria,NCI-CTC)标准(纳入15项观察指标)计算药物毒性评分,记录通用毒性标准(common toxicity criteria,CTC)降低>20%的病例数,计算等效口服吗啡节俭效应,记录两组患者3个月后存活率。结果镇痛治疗4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VAS和CTC评分同时降低>20%的病例数分别为79.2%和39.1%,VAS降低>50%和CTC降低>20%的病例数分别为87.5%和34.8%;对照组VAS评分均值由7.8下降到4.8,CTC评分均值由6.8下降到5.8;试验组VAS评分均值由7.9下降到3.2,CTC评分由6.9下降到2.9;试验组和对照组等效口服吗啡节俭率分别94.5%和31.2%(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3个月存活率分别为79.2%和33.3%(P<0.01)。结论与非椎管内途径多药物联合镇痛比较,经椎管内硬膜外腔导管介入镇痛治疗胰腺癌所致腹部顽固性癌痛的镇痛效果更好,镇痛药相关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