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正随着临床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骨转移瘤患者也在不断增加。脊柱是骨转移瘤最常见的部位,文献报道约27%的癌症患者会出现脊柱转移瘤~([1])。癌症患者的尸检中,超过2/3发现有脊柱转移瘤~([2])。脊柱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脊柱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改善了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  相似文献   
62.
正跟骨是跗骨重要组成部分,和前足一起构成足的纵弓,在日常行走中起到重要作用。跟骨肿瘤发病率低,相对于肢体其它部位,跟骨肿瘤可早期出现疼痛、肿胀,特别是侵袭性肿瘤。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是临床上常见的原发骨肿瘤,约占国人原发性骨肿瘤14%~20%~([1]),GCT好发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占全身各部位GCT的60%~70%~([2]),而跟骨GCT发病率极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临床相关因素对肢体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16年3月国内7家骨肉瘤治疗中心收治的479例肢体骨肉瘤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一般情况、治疗方式、并发症、复发转移及生存情况,应用Kaplan-meier、Cox regression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变量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479例肢体骨肉瘤患者,男292例,女187例;年龄范围3~74岁(平均21.4岁);膝关节周围396例(包括股骨远端253例、胫骨近端125例及腓骨近端18例),膝关节以外83例(包括股骨近端24例、胫骨远端17例、肱骨近端34例、肱骨远端5例及桡骨3例);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0%、60.0%,3年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是54.0%、46.0%。5年总生存率:规范化疗组与非规范化疗组分别为73.0%、55.9%;术前三药联合组(DDP+IFO+ADM)和四药联合组(DDP+IFO+ADM+MTX)分别为48.7%、66.0%;术后三药联合组和四药联合组分别为51.5%、66.2%;肿瘤细胞坏死率≥90.0%组和90.0%组分别为93.3%、40.3%;保肢术组和截肢术组分别为61.9%、43.3%;外科分期II期和III期分别为61.9%、25.1%;术后无复发转移、单纯局部复发、单纯肺转移、多发转移分别为93.5%、46.3%、20.7%、10.1%。单因素分析显示:规范性化疗、化疗方案、肿瘤细胞坏死率、手术方式、外科分期、复发转移是影响骨肉瘤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规范性化疗、肿瘤细胞坏死率、手术方式及复发转移是影响患者的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规范性化疗联合手术切除能够明显提高肢体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复发转移与不规范化疗严重影响肢体骨肉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4.
目的总结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国内6家骨肿瘤治疗中心(济南军区总医院、天津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天津肿瘤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所有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性别、年龄、就诊时间、肿瘤类型、累及部位、四肢病灶有无骨折、治疗方式分别进行统计,分析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特征。结果 58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346例(59.3%),女性237例(40.7%);发病年龄20~92岁,以50~69岁为高发年龄,平均(58±12)岁,男性平均发病年龄(59±12)岁,女性平均发病年龄(58±1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8,P>0.05);按患者就诊时间,2010~2015年每年分别接诊患者28例、62例、93例、114例、143例、143例;按肿瘤类型,肺癌183例、肾癌75例、乳腺癌55例、前列腺癌31例、肝癌28例、甲状腺癌26例、来源不明的肿瘤125例,其他类型肿瘤病例数较少;按照病灶累及的部位,发生于脊柱、躯干的患者197例,发生于骨盆、四肢的患者298例,同时累及多个部位的患者88例;按累及四肢的病灶有无骨折情况,285例患者病灶累及四肢,非病理性骨折157例、病理性骨折128例。结论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特征在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存在差异,对于四肢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大龄患者更易发生病理性骨折,肱骨相比股骨更易出现病理性骨折。  相似文献   
65.
目的:多中心分析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9年9月国内6家临床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肺癌脊柱转移瘤患者,采用查阅病历、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的方式,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吸烟史、肿瘤组织学分型、脊柱转移节段和数目、其他转移情况、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身体状况KPS评分,以及...  相似文献   
66.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儿童及青壮年常见,尤其好发于儿童的生长高峰期.随着新辅助化疗、外科重建技术和生物材料研究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儿童骨肉瘤患者可行保肢手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67.
1994年6月~1996年4月,我院采用后装~(192)Ir经皮穿刺插管近距离放射治疗椎体恶性肿瘤,恶性骨巨细胞瘤4例,纤维肉瘤3例,精原细胞瘤脊柱转移2例,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组9例,男7例,女2例.其中:(1)L_2椎体恶性骨巨细胞瘤4例,年龄分别为68、70、72和74岁.腰及左大腿内侧缘剧痛.经X线片、CT、磁共振检查,诊断L_2椎体恶性肿瘤,以骨巨细胞瘤可能性大.又穿刺活检,诊断为L_2椎体道骨巨细胞瘤,因心肺功能差,不宜行手术治疗.L_(4、5)椎体纤维肉瘤3例,年龄分别为64、65和71岁.感觉下腰及小腿外侧剧痛,以夜间为主.经X线片,CT及穿刺活检查,诊断为L_(4、5)椎体纤维肉瘤.因年龄大,恶病体质,不宜行手术治疗.(3)纵隔精原细胞瘤转移L_1椎体2例,年龄分别为33和36岁,均无隐睾史.其中1例病史1.5年,病初有发热、咳嗽,按感冒治疗未痊愈,且出现刺激性咳嗽.一般活动后气喘和胸闷,经胸部X线片、CT检查,仅提示纵隔淋巴瘤,精原细胞瘤.并有左颈部、锁骨上肿大淋巴结,有压病,腰背部剧痛,有时向会阴部放射,于1995年4月入我院.经X线片、CT、核磁共振及穿刺活检,考虑为纵隔恶性肿瘤.取其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化疗后骨肉瘤组织中残存肿瘤细胞MTA1、VEGF的表达在骨肉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6例化疗后骨肉瘤组织残存肿瘤细胞中MTA1、VEGF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二者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化疗后残存肿瘤细胞MTA1、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56%(20/36)、44.44%(16/36),统计学分析显示与患者的预后有相关性,二者联合表达的患者预后更差.结论 化疗后骨肉瘤中残存肿瘤细胞MTA1、VEGF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差,同时检测有助于评价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9.
新辅助化疗对ⅡB骨肉瘤预后影响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对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4年1月所治疗48例骨肉瘤患者,其中新辅助化疗组18例,辅助化疗组30例.分别计算各组的术后复发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保肢手术成功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结果在新辅助化疗组,术后复发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保肢手术成功率、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9%、11.8%、94.1%、33.3%、82.9%、62.2%.而在辅助化疗组分别为30.0%、51.8%、37.0%、50.0%、69.5%、57.8%.经统计学处理发现新辅助化疗组的术后复发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辅助化疗组(P<0.05),保肢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辅助化疗组(P<0.05),而远处转移率、1年生存率及3年生存率两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在降低术后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保肢手术的成功率,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尚无证据证明其价值.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三种病因致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症状、实验室结果、影像学变化,分析并总结临床诊断流程,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2017年7月至2008年2月济南军区总医院骨病科椎体压缩骨折病例368例,男116例,女262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骨质疏松组215例(A组)、脊柱转移瘤组119例(B组)、多发性骨髓瘤组44例(C组)。临床特点观察指标: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下肢神经体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实验室检查观察指标:血红蛋白、血沉、白球比、肿瘤标记谱。影像学观察指标:脊柱椎体形态学特点,MRI中病椎信号,椎弓根及附件,椎体内线性高信号,软组织肿块,椎体后缘表现。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比较。结果骨质疏松组平均年龄较大(t_(AB)=-3.581,P=0.023;t_(AC)=-3.979,P=0.011)、女性多见(χ_(AB)~2=38.369,P=0.000;χ_(AC~2=69.295,P=0.000)、低体重指数(Z_(AB)=-4.011,P=0.015;Z_(AC)=-7.454,P=0.000)、VAS评分低(Z_(AB)=-2.375,P=0.045;Z_(AC)=-2.463,P=0.047);转移瘤组常伴下肢神经症状(χ_(AB)~2=120.297,P=0.000;χ_(BC)~2=35.108,P=0.000);转移瘤组肿瘤标记谱阳性率较高(χ_(AB)~2=122.738,P=0.000;χ_(BC)~2=30.032,P=0.000);骨髓瘤组血沉、白球比倒置、血色素三项均异常阳性率较高(χ_(AC)~2=124.213,P=0.000;χ_(BC)~2=81.941,P=0.000);椎体楔形改变常见于骨质疏松组(χ_(AB)~2=87.765,P=0.000;χ_(AC)~2=58.607,P=0.000);椎体双凹形改变常见于骨质疏松组及骨髓瘤组(χ_(AB)~2=12.309,P=0.000;χ_(BC)~2=14.677,P=0.000);椎体扁平型改变常见于转移瘤组及骨髓瘤组(χ_(AB)~2=177.179,P=0.000;χ_(AC)~2=80.349,P=0.000);骨质疏松组与骨髓瘤组病椎MRI多表现为T_1低信号、T_2高信号(χ_(AB)~2=62.127,P=0.000;χ_(BC)~2=25.329,P=0.000);椎弓根受累多见于转移瘤组(χ_(AB)~2=173.577,P=0.000;χ_(BC)~2=38.564,P=0.000);病椎周围软组织肿块多见于转移瘤组(χ_(AB)~2=317.126,P=0.000;χ_(AC)~2=233.000,P=0.000);椎体内线性高信号多见于骨质疏松组(χ_(AB)~2=317.126,P=0.000;χ_(AC)~2=233.000,P=0.000);椎体后缘膨隆多见于转移瘤组(χ_(AB)~2=174.031,P=0.000;χ_(BC)~2=58.704,P=0.000)。结论骨质疏松、脊柱转移瘤、多发性骨髓瘤致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对于诊断不明患者应进一步行ECT、PET-CT、骨髓穿刺、椎体病灶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