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腓肠肌内侧头肌瓣在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头前移术在预防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切口愈合问题中的价值。方法:在对20例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患者行保肢术的同时行腓肠肌内侧头前移术。骨肉瘤12例,骨巨细胞瘤6例,尤文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瘤段切除特制人工关节置换术14例,瘤段切除灭活骨再植术6例。结果:本组患者除1例患者术后胫骨前部皮肤坏死,经清创后行游离植皮而愈合外,余19例患者术后切口均1期愈合,3例出现后期切口渗出及裂开。18例获得随访,2例骨肉瘤死亡;术后肢体功能优4例,良7例,可2例.差5例。结论:腓肠肌内侧头前移术应成为胫骨上端恶性骨肿瘤保肢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防切口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2.
骨肉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在应用化疗之前,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及20%。70年代以来随着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概念的提出及临床应用,不仅将5年生存率提高至  相似文献   
23.
骨肉瘤MMIA治疗后的影像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以大剂量甲氨喋呤、异环磷酰胺和阿霉素组成的MMIA方案术前化疗后骨肉瘤的影像学变化,评价其在检测骨肉瘤化疗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应用MMIA治疗12例骨肉瘤。年龄为5—39岁,男3例,女9例。股骨远端5例,股骨近端4例,股骨近端、排骨近端和熔骨各1例。所有患者于术前化疗过程中行动态影像学检查,并计算术后标本的肿瘤细胞坏死率。所有患者均行保肢治疗。结果:化疗后12例患者中11例临床症状缓解,10例疼痛消失;10例X线片显示肿瘤明显缩小、钙化,边界清晰,软组织肿胀影消失;1例变化不大,另1例示肿物增大。3例MRI显示化疗后肿瘤周围水肿消失,边界清晰,肿瘤缩小。术后肿瘤细胞坏死率IV级3例,Ⅲ级4例,Ⅱ级3例,Ⅰ级2例。11例进行了3个月一3年随访,除3例于术后死亡,1例肺转移外,余7例未见异常。结论:术前MMIA治疗后,骨肉瘤的影像学变化与术后肿瘤细胞的坏死率相一致。术前化疗过程中动态观察骨肉瘤的影像学变化对评价化疗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于秀淳  王强 《中国肿瘤临床》2010,37(24):1408-1410
目的:分析影响新辅助化疗后骨肉瘤危险度的临床因素,探索评价新辅助化疗后高危骨肉瘤的临床指标。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2月~2006年10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5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液学检查及X 线片表现等不同指标。随访期内出现复发、转移或死亡的患者归为高危组;反之归为低危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指标在高、低危患者间的差异。结果:55例患者中高危组25例(45%);正常生存者30例(55%)。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除了化疗前肿瘤体积、化疗前AKP 、化疗前LDH 在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外,余各项指标在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当化疗前AKP ≥250IU/L 、化疗前LDH ≥240IU/L、化疗前肿瘤体积≥150cm3即表明该类患者有较高的危险性,可考虑为高危骨肉瘤,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肢体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STS)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6月,我科经新辅助化疗[术前顺铂+异环磷酰胺+阿霉素(cisplatin+ifosfamide+adriamycin,DDP+IFO+ADM,DIA)化疗2个周期+手术治疗+术后DIA化疗6个周期]治疗的28例肢体STS患者,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5~62岁,中位年龄35岁。DIA 1个周期的化疗方案为:第1天DDP 120 mg/m2,第7~9天每天按序均给予ADM 30 mg/m2、IFO 2.0 g/m2,第10~11天IFO2.0 g/m2。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复查肺部CT及病变部位X线片,记录复发、转移、死亡情况。参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ur,RECIST)1.1评价化疗疗效;按照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CTCAE)4.0对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本组28例手术均进行顺利,总失血量50~600 ml,平均260 ml,切口如期愈合。DIA化疗方案进行了术前2个周期、术后6个周期化疗,持续时间为38周,28例共进行了224个化疗周期。28例随访12~59个月,随访结束时,存活23例,其中无瘤生存20例,带瘤生存3例。本组2年无瘤生存率71.4%,2年总生存率82.1%。术后转移5例,均肺部转移而死亡;4例术后复发,复发率12.3%。4例复发患者与3例肺转移患者,于发现后先辅助三维适行放疗。经过术前化疗,肿瘤体积平均缩小(30.2±11.3)%,尤其肿瘤直径>15 cm的22例,肿瘤体积平均缩小(42.7±7.8)%;28例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mssion,CR)0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12例,稳定(stable disease,SD)14例,疾病进展(progression diseas,PD)2例,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42.9%,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92.9%;患者对化疗耐受性良好,主要化疗不良反应均为一过性,经用药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肢体STS,术前化疗可明显缩小STS的体积,减轻肿瘤周围的软组织水肿,可控制微小转移灶,很好地配合STS的手术切除;能够提高患者的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有利于肢体STS的保肢治疗;其近、中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可耐受,是治疗STS重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骨巨细胞瘤DNA定量分析及其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研究骨巨细胞瘤(GCT)的性质,作者采用流式细胞计对45例GCT的52个标本进行细胞核DNA定量分析及细胞周期分析。结果发现随病理学分级的增加,异倍体百分数、S期细胞百分数依次增加,且高于以前的报道。为阐明GCT的潜在恶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依本结果,作者认为应将GCT分为二类。治疗时无论其病理分级如何,均应以潜在恶性或恶性对待。建议不再用良性骨巨细胞瘤这一名称。  相似文献   
27.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失败原因分析于秀淳刘晓平周银曲卫东我院自1992年9月开展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rcutaneouslumbardiscectomy.PLD)共治疗67例患者,其中10例效果差改行外科手术治疗,现就术中所见分析探讨失败原因...  相似文献   
28.
骨巨细胞瘤异质性的流式细胞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骨巨细胞瘤(GCT)的异质性,对7例GCT不同部位的14例标本进行流式细胞计分析,结果发现同一肿瘤内两个部位标本属同一DNA干系的只有2例,S期细胞百分数属同一范畴的4例,增殖细胞指数属同一范畴的有3例,证明GCT异质性的存在,对于进一步认识GCT生理学行为的特殊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许多疾病与血粘度有关,唯骨性关节炎血粘度的改变目前未见报告。本文试图通过骨性关节炎患者骨血粘度与周围静脉血粘度的观察,探讨骨血粘度改变在骨性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由于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及保肢技术的不断发展,骨肉瘤的5年生存率及保肢手术成功率均较前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部分骨肉瘤因多种原因而导致治疗失败,因而有必要探索和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肿瘤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