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暴发型流脑合并心力衰竭37例中,33例合并重型休克,4例合并轻型休克。在治疗中我们体会到对休克患者纠酸时使用碱性药物应适度,过量与不足均能影响功能。过量时可因血容量剧增而加重心脏负担并可致低血钾。不足时则酸血症不能纠正而易致心缩无力。此外,对休克患者输高渗葡萄糖液过多可致短  相似文献   
72.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耐药相关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的表达,探讨耐药相关蛋白与PCNA、p53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NSCLC的PCNA、p53、P170蛋白、肺耐药相关蛋白(LRP)、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的表达。结果:PCNA、p53、P170、LRP、TopoⅡ、GST-π在NSCLC中的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7%、60.0%、72.9%、67.1%、27.1%、78.6%。PCNA与p53间表达存在相关性(r=0.354,P=0.003)。P170在N分期(P=0.016)及TNM分期(P=0.018)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LRP在组织学分型(P=0.000)及N分期(P=0.048)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GST-π与病灶大小(P=0.002)、T分期(P=0.008)及TNM分期(P=0.028)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p53与P170(P=0.003)、GST-π(P=0.003)的表达呈正相关。PCNA与各耐药因子的表达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肺癌组织耐药相关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表达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与PCNA无相关性,联合检测肺癌耐药相关蛋白和p53蛋白表达对肺癌的耐药预测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3.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已应用于支气管肺癌的综合治疗,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目前有多种植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局部控制率。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支气管肺癌的方法正逐步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异长春花碱(盖诺)持续静脉输注治疗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盖诺10mg静脉滴注d1和10mg持续静脉输注24小时d1-5,28天为1个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结果 全组31例,CR1例,PR8例,NC12例,PD10例,总有效率29%,毒性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Ⅲ Ⅳ度19.35%(6/31)。结论 该方案治疗高龄晚期NSCLC具有较高的疗效,毒性反应轻,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5.
经支气管镜冷冻治疗气管支架腔内再狭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科近年来收治 18例气管内植入支架后发生再次狭窄的患者 ,经过支气管镜进行冷冻治疗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18例患者中男性 13例 ,女性 5例 ,平均年龄 6 2岁 (47~ 6 8岁 )。全部为肿瘤病人 ,其中肺癌 14例 ,食道癌气管转移 4例 ,均已经植入气管内支架后再次出现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经胸部 CT、支气管镜证实在安装支架后又出现有再次气管狭窄。1.2 材料和器械Olympus ET4 0气管镜 ,EBRB冷冻仪1.3 治疗方法完成心电图、出凝血时间等相关检查 ,以全面掌握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术…  相似文献   
76.
目的:系统评价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利用计算机和手工方式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3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的评价,由Cochrane Collaboration′s software RevMan5.0.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7项研究被纳入本系统评价,纳入病例535例。Meta分析显示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与单纯化疗相比,化疗缓解率显著增高(PetoOdds Ratio=2.25,95%CI=1.68~3.76),显著改善患者KPS评分(PetoOdds Ratio=3.57,95%CI=2.19~5.83),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D=2.98,95%CI=1.02~4.94)。化疗的毒副反应两组基本相同。结论:参一胶囊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比单纯化疗有效,不增加化疗的毒副反应。这一证据需要更大规模的多中心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7.
我科自 1999年 3月至 12月用13 1I -chTNT(13 1I标记的肿瘤细胞核单克隆抗体 )导向治疗肺癌 2 9例 ,所有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组织病理学确诊为肺癌 ,在胸片或胸部CT上有可测量的病灶。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腹部B超无异常。采用13 1I -chTNT注射液 ,每人 2次 ,每次 0 8mCi/kg ,静脉或瘤体内注入。 2 9例均已完成了为期 10周的近期疗效观察 ,其中男 2 3例 ,女 6例 ;年龄 3 0~ 70岁 ,平均 56 6岁。病理分型 :腺癌 16例 ,鳞癌 10例 ,小细胞肺癌 3例。 2 9例中 2 2例为全静脉用药 ,7例为 2 / 3剂量瘤体内直接注入、1/ …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诺维本持续静脉输注与常规用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统计分析持续静脉输注和常规用法组治疗的4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持续输注组有效率为48%,常规用法组有效率为41.7%,前者略高于后者,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达到有效所有的时间前者平均56天,后者为89天,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局部静脉炎。结论:持续  相似文献   
79.
目的 采用全身化疗同期支气管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中、晚期中央型肺癌,评价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36例肺癌患者选用含铂类为主的方案全身化疗期间同时进行腔内局部放疗3~4次(1次/周,单次剂量6~7Gy).结果 36例患者完全缓解24例,部分缓解9例,总有效率RR为91.7%.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症状改善好转率77.8%,稳定率22.2%.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放射性气管炎.结论 全身化疗同期支气管腔内放射治疗中、晚期中央型肺癌, 近期效果明显,临床症状迅速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0.
目前,认为膜联蛋白-Ⅰ可能参与细胞分化和增殖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及细胞骨架相互作用等机制.文献报道[1],正常组织或肿瘤组织中膜联蛋白-Ⅰ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并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