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68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41.
^60Co辐射异种神经移植后皮肤感觉神经末梢的再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梨状肌下缘10mm处切除成年Wistar大白鼠右侧的坐骨神经5mm,移植入8mm长、经2×10^6rad^60Co辐射的成年日本大耳兔胫神经。异种神经移植术后8、12、16、20、32周,取出鼠手术侧的爪皮入10%福尔马林固定、冰冻切片,按Gross-Schultze改良的Bielschowsky法染色显示皮肤感觉神经末稍,术后8周的爪皮皮下组织出现少量再生神经束,12周后的各存活期真皮层内部分再生神经纤维可能与Meissner小体和Merkel触盘的形成有关,32周的部分再生神经纤维穿行于表皮细胞之间形成游离感觉神经末稍。随着存活期的延长,皮肤感觉神经末稍的数量和种类逐渐增多。^60Co辐射的异种神经移植后,宿主的再生神经纤维能向远段生长重新支配靶器官。  相似文献   
142.
bFGF对自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自体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切除大白鼠右侧坐骨神经10 mm,在原位作神经外膜缝合,实验组注射bFGF,100 U/d,共10 d;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 d,术后12周取材.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并且在光镜下用体视学方法计数再生神经纤维的数面密度(NA)、面面密度(AA)、平均每根再生神经纤维的横切面积(AE)、绝对值及恢复率(绝对值和正常值的比值);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及脊神经节细胞的体密度(VV)、数密度(NV)、绝对值及恢复率.结果 两组均可见再生神经纤维通过吻合口,并向远端延伸.实验组的再生神经纤维NA、AA、绝对值和恢复率,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和脊神经节细胞的VV、NV、绝对值和恢复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FGF既能保护神经元胞体,又能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43.
背景:由于儿童脑的发育尚未成熟,加上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临床处理不当将影响其生长发育。对未成熟脑损伤性神经变性的进一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目的:通过建立新生7dSD大鼠顶叶皮质脑挫伤动物模型,观察大鼠同侧顶叶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设计:完全随机对照实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神经形态实验室和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以及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电镜室。材料:实验于2002-10/2003-06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神经形态实验室、细胞生物学实验室以及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电镜室完成。19只新生7d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手术对照组2只和正常对照组2只。方法:实验组用自由落体脑外伤装置建立新生7dSD大鼠顶叶皮质脑挫伤动物模型。手术对照组除无自由落体重力锤撞击外,麻醉、头部皮肤切开等操作与实验组相同。正常对照组动物不做任何处理。经常规电镜处理,于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结构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同侧顶叶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结果:19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电镜下,实验组神经元有两种类型的形态改变。其一为神经元树突和胞体呈巨大膨胀,伴随着细胞器的改变。早期内质网池扩大,线粒体致密和浓缩。此后内质网空泡化,线粒体进行性肿、胀和空泡化,多聚核糖体从粗面内质网上解离,并散在于胞浆中,核的改变出现于胞浆改变明显之后。核染色质由簇状集聚于核膜下呈钟面排列到向中央积聚成轮廓不规则的团块。轴突基本正常。变化二为胞浆和胞核均浓缩,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空泡。②手术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同侧顶叶皮质和海马细胞均无异常改变。结论:脑损伤后脑细胞肿胀、胞浆和胞核均浓缩,对未成熟脑创伤性神经变性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4.
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提高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作用.方法调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架构,重组综合性基础医学教学实验室和课程体系.结果 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整合式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实施了"以探究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方法;编写了多学科整合式实验教材;研发了数字化虚拟实验,创新了实验教学手段;建立了多元化、综合考核方式,评价实验教学质量.结论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Abstract:
Objective To enhance the role of basic med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of medical students. Methods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adjusted the current teaching structure of the basic medical experiments, reorganized laboratories to build a new system of basic med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a new laboratory of comprehensive basic medical science. Results A multi-disciplinary and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including basic medical experiments, comprehensive medical experiments and designed experiments were constructed, a teaching method entitled research based learning was established, a new integrated multidisciplinary experimental teaching books were compiled. In addition, the medical school also innovates the current way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by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digital virtual experiments.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was roundly evaluated through polynomial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Conclusion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basic medical experiments is beneficial i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capabilities of medical students.  相似文献   
145.
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短时低频电刺激已被证明可显著促进轴突再生和选择性功能修复,但目前对电刺激是否影响周围神经髓鞘的形成还知之甚少,而电刺激发挥作用究竟是通过神经元还是许旺细胞还有待证实。 目的:建立体外背根神经元与许旺细胞联合培养模型,观察短时低频电刺激对许旺细胞髓鞘形成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背根神经元,纯化后预先施予电刺激(20 Hz,100 μs,3 V),持续作用1 h,24 h后再加入许旺细胞悬液制成背根神经元/许旺细胞联合培养模型。在此基础上,用L-ascorbic acid诱导髓鞘形成,分别于诱导后第7,14天观察培养体系中髓鞘的形成。 结果与结论:电刺激增强背根神经元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P < 0.05),经电刺激作用的背根神经元再与许旺细胞联合培养,最终表现为髓鞘形成增多以及髓鞘蛋白表达上调(P < 0.05)。提示短时低频电刺激对体外许旺细胞髓鞘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初步认为该作用至少通过刺激神经元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增多导致。  相似文献   
146.
强化功能学实验教学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对实验教学体系与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厘清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调整实验教学体系;在优化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和"扩展性"为主的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积极研发虚拟实验教学软件,营造人文素质教育氛围,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和敬畏生命的意识.实践证明,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7.
目的统一肛肠外科和妇科重要的解剖学术语,进而阐明与直肠癌手术相关的妇科解剖。方法对32具尸体的盆腔进行解剖。结果外科解剖把盆腔筋膜由外向内、由背侧向腹侧依次为壁筋膜、膀胱腹下筋膜和脏筋膜。在膀胱腹下筋膜与脏筋膜之间存在盆丛及其出膀胱、子宫的神经分支,而在侧后方脏、壁筋膜之间存在腹下神经和盆内脏神经。结论妇科解剖所述膀胱子宫韧带深层、直肠子宫韧带或子宫骶骨韧带以及输尿管系膜实际上都是外科解剖中的盆脏筋膜的一部分。膀胱子宫韧带浅层是膀胱腹下筋膜。  相似文献   
148.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蛋白和基因水平的表达以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变化。方法: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于注射后12周和16周时将模型组及对照组大鼠的眼球冰冻切片。用原位杂交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组织化学法分别显示nNOS mRNA、n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或神经纤维,RS IMAGE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处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NOS mRNA、nNOS、AchE的光密度值均降低,12、16周都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NOS基因转录和表达均下降,AchE含量降低,导致了NO水平下降,成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9.
SchWann细胞在壳聚糖纤维上的立体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文龙  汪洋  李锋 《解剖学杂志》2004,27(6):630-633
目的:探讨壳聚糖纤维与体外培养Schwann细胞的相容性和亲和力。方法:新生SD鼠的臂丛和坐骨神经组织块种植于壳聚糖纤维支架上培养Schwann细胞。结果:壳聚糖纤维支架上的Schwann细胞为橄榄形或椭圆形,细胞在纤维上分裂、迁移,形成链状结构,细胞突起的末端呈扁平状膨大,伸出爪形伪足贴附于纤维。结论:壳聚糖纤维不仅与Schwann细胞的相容性良好,而且对在其表面培养的Schwann细胞形成髓鞘可能有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0.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胞内分枝杆菌、堪萨斯分枝杆菌、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胸部计算机体层成像(CT)表现,探讨不同菌种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CT征象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9年11月天津市海河医院确诊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40例(包括经临床及实验室证实的60例胞内分枝杆菌、40例堪萨斯分枝杆菌、40例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胸部CT表现,对比其差异性。结果: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比堪萨斯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更容易出现肺实变、右肺中叶、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扩张、纵隔肿大淋巴结;与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相比堪萨斯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右肺上叶空洞;堪萨斯分枝杆菌肺病患者与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比较更容易出现右肺上叶空洞以及右肺中叶、左肺上叶舌段的支气管扩张;胞内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相对于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来说肺实变、右肺上下叶空洞、右肺中上叶及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扩张、纵隔肿大淋巴结的出现概率要更高。结论:相对于龟/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者而言,胞内分枝杆菌肺病、堪萨斯分支杆菌肺病患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