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12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巴戟天中微量元素与土壤中矿质元素的相关性,为巴戟天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分别测定广东德庆、广西上思、福建南靖和海南尖峰岭四地巴戟天样品中的多种微量元素,并分析相应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及其相关性.结果 与结论结果表明土壤中矿质元素与巴戟天中微量元素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铅相关性最高,其次为锌、砷,而巴戟天对土壤中锰、镉的富集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11年6月,采用清热利湿法治疗36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年龄33-65岁,平均49岁;男20例,女16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包括临床有效率,胃镜有效率及病理有效率。结果:清热利湿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总有效率为94.44%。胃镜检查疗效总有效率91.67%。病理检查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清热利湿法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副作用少、服用方便,临床疗效满意,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3.
丁平  朱慕云  王晓玲  周玲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0):1299-1300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的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近来在我院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门诊或住院患者38例,分为2组,即肺癌组18例和肺良性病变组20例,纤支镜灌洗留取BALF和采集空腹血清,分别测定CEA、CYFRA21—1。结果肺癌组患者BALF和血清CEA、CY—FRA21-1的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个检测BALF和血清CEA、CYFRA21—1的敏感性为61.1%~72.2%,特异性65%~80%;联合检测BALF和血清CEA、CYFRA21—1的敏感性为44.4%~50.6%,较低,但特异性较高。为95%-100%,且准确性增加。结论BALF和血清CEA、CYFRA21—1的检测有助于肺癌的诊断,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CEA、CYFRA21—1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血清高,联合检测能提高肺癌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4.
何首乌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何首乌颗粒对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6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按血糖、血脂水平、性剐、年龄、病程、服药种类等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与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继续服用原降糖药及糖尿病运动饮食控制。试验组服用何首乌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每袋3g。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10mg,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服用45d。结果:试验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与试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空腹血糖有所下降,与试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验组餐后2h血糖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尿糖与试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C、TG与试验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显效12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78.8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何首乌颗粒治疗2型糖尿病型高血脂症有一定疗效,且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的肺弥散功能改变及与其它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126例肺癌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测,并与84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肺癌患者的弥散功能指标DLCO%、DLCO/VA%分别为69.47±23.88、79.51±23.09,与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DLCO%及DLCO/VA%与VC%、FEV1%、FVC%、FEV1/FVC%、MVV%呈正相关,其中与FEV1%、MVV%的相关系数较高(r值分别为0.51,0.31,0.66,0.46);RV/TLC与之呈显著负相关(γ值分别为-0.40,-0.41)。无慢性肺疾病的肺癌患者DLCO%、DLCO/VA%值分别为78.56±21.35、89.13±19.88,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通气功能正常与通气功能异常的肺癌患者的DLCO%均低于正常范围,阻塞性和混合性DLCO%值分别54.84±15.07、54.36±24.40,与通气功能正常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阻塞性和混合性中DLCO/VA%值分别为65.06±15.99、70.94±28.29,与其他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程度肺气肿的患者DLCO%和DLCO/VA%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无肺气肿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存在弥散功能指标的下降,肺通气功能状态、有无慢性肺疾病及肺气肿的程度对之均有影响,弥散功能指标与通气功能指标、肺气肿指标明显相关,肺癌患者手术或化疗前应常规检测弥散功能。  相似文献   
96.
巴戟天与常见混伪品的rDNA-ITS序列分析及其分子鉴定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平  方琴 《中草药》2005,36(6):908-911
目的比较巴戟天与常见混伪品之间的rDNA-ITS碱基序列的差异及其规律,同时为巴戟天及混伪品的指纹图谱鉴别提供分子标记。方法对巴戟天及其常见混伪品的rDNA-ITS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并运用CLUSTALX、MEGA软件对该区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测定了巴戟天及其混伪品的rDNA-ITS区序列,包括ITS1、5.8S和ITS2全长序列以及18S、26S部分序列。巴戟天与假巴戟天、羊角藤在ITS1和ITS2区的差异性分别为2.9%~5.8%和2.9%~4.2%,而与虎刺在ITS1和ITS2区的差异性则为21.2%和18.9%。根据ITS序列特征构建的系统树,混伪品假巴戟天与羊角藤首先聚类,然后与巴戟天聚在一起,而虎刺则单独聚为一支。结论rDNA-ITS序列可作为巴戟天与混伪品的一种较好的分子指纹图谱的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97.
栽培赤芝与紫芝化学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平  蔡红军 《中药材》1999,22(9):433-435
本文对赤芝(含发酵菌丝体)、紫芝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多糖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赤芝发酵菌丝体>赤芝>紫芝;并用高效液相和薄层层析法对三萜酸类成分进行了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98.
砂仁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目的: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砂仁药材以及砂仁药材不同部位进行系统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气相色谱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结果: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砂仁药材以及砂仁药材不同部位中乙酸龙脑酯含量有明显差异,并与其传统疗效一致;制订了砂仁药材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分含量的标准。结论:砂仁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应选择乙酸龙脑酯为指标并规定其限量。  相似文献   
99.
不同引种地爪哇白豆蔻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引种地爪哇白豆蔻质量研究丁平徐鸿华林励刘心纯(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407白豆蔻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开宝本草》,为姜科白豆蔻AmomumkravanhPiereexGagnep.和爪哇白豆蔻A.compactumSoland.exMaton....  相似文献   
100.
紫芝与赤芝挥发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平  徐鸿华  徐新春 《中草药》1998,29(9):585-586
灵芝为多孔菌科真菌灵芝(赤芝)Ganodermalucidum(W.Curt.Fr)Karst.及紫芝G.japonicum(Fr.)Lloyd的干燥子实体[1],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临床主要治疗肝病、胃溃疡、高血压、神经衰弱等。在过去的20年里,灵芝的研究在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临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所含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目前较明确地认为灵芝多糖是灵芝扶正固本的主要成分之一[2]。此外,尚含有150多种三蔬类化合物[3],生物碱类、多种酶类、多肽、甾类、树脂、氨基酸等[4,5,6]、非极性部分[7]。另外,还有一些文献[5,8]报道灵芝含有挥发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