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20篇 |
内科学 | 85篇 |
外科学 | 31篇 |
综合类 | 37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3篇 |
肿瘤学 | 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异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异同。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05—2009年普外科确诊为胃癌并行胃癌根治术,且术前于消化科行胃镜活检的患者共145例,分析其临床病理信息,统计手术前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符合率。结果术前胃镜对胃癌的诊断率达100%,胃镜病理对胃癌病理类型的判断64例与术后病理一致(44.1%),81例不一致(55.9%),术前胃镜与术后病理对胃癌病理类型的判断不一致(Kappa=0.242,P=0.000);对于胃癌分化程度的判断105例与术后病理一致(72.4%),40例不一致(27.6%),胃癌术前胃镜与术后病理对分化程度的判断不一致(Kappa=0.361,P=0.000)。结论胃镜活检对于术前诊断胃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胃癌的全面评估,仍需依据外科术后病理结果。 相似文献
82.
稀释胃液固有荧光光谱对胃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稀释后胃液固有荧光光谱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胃液稀释后 ,应用RF 5 0 0 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 ,以 2 88nm为激发光 ,测定 30 0~ 80 0nm发射光范围内的荧光光谱。结果 :共测定了 2 5 1例各种胃内良、恶性病变患者 (其中进展期胃癌 39例 ,重度异型增生 1例 )的稀释胃液固有荧光光谱 ,发现原有胃液固有荧光光谱有 3个峰 ,稀释后胃液固有荧光光谱的峰位和峰数不变 ,仅相对荧光强度指数 (FI)改变。胃癌患者稀释胃液 (体积比 1∶2 0 )固有荧光光谱的峰位和峰数与胃内良性病变患者基本相同 ,仅第 1峰 (位于 32 0~ 36 0nm处 )的相对荧光强度指数 (P1FI)增大。用CARTV2 .0软件进行分析 ,以P1FI >38.995为胃癌诊断标准 ,用于诊断胃癌的先验概率的敏感度为 85 .0 % ,特异度为 91.9% ;后验概率的敏感度为 82 .5 % ,特异度为 91.9%。如以P1FI >2 4 .34作为胃癌阳性判定标准 ,则诊断胃癌的敏感度为 95 .0 % ,特异度为 75 .8%。结论 :稀释后的胃液固有荧光光谱可能成为有效的胃癌临床诊断及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83.
目的:建立胃癌高、低发地区胃癌与慢性胃炎相关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图谱,识别鉴定其差异表达蛋白质,探讨细菌本身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胃癌高发区(青海省西宁市)和胃癌低发区(北京市)的胃癌及慢性胃炎患者,胃镜下取胃黏膜组织,分离培养得到Hp临床株并冻存于-80℃.实验时将保存菌株复苏后,收集菌体并提取蛋白,利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Hp蛋白,采用PDQuest软件分析、比较差异表达蛋白质点,利用四极杆飞行时间电喷雾串联质谱(four extremely stem flight tim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ESI-Q-TOF-MS)鉴定差异蛋白质点,并用Mascot数据库进行检索.结果:两地区胃癌及慢性胃炎相关Hp菌株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2-DE图谱.鉴定出的9个差异蛋白质点中有4个在两地区胃癌菌株中均高表达,即尿素酶α、分子伴侣dnaK、DNA引导的RNA聚合酶α、超氧物岐化酶;2个在两地区慢性胃炎菌株中均高表达,即巯基过氧化物酶和核苷二磷酸激酶;此外还有3个蛋白质点仅在一个地区差异性表达,即分子伴侣60×103和无机焦磷酸酶仅在西宁市胃癌菌株中高表达,S-核糖基同型半胱氨酸裂解酶仅在北京市胃癌菌株中高表达.结论:胃癌高、低发区胃癌相关临床菌株与同一地区胃炎相关菌株蛋白质比较存在差异,但两地区2/3的差异蛋白质是一致的,胃癌高发区胃癌相关菌株高表达的差异蛋白质多于胃癌低发区,提示致胃癌的Hp菌株在不同地区其致胃癌的机制是相似的,但胃癌高发区胃癌相关菌株可能有强于低发区的致胃癌作用. 相似文献
84.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关系的10年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10年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GU)发病情况.方法 选择胃癌高发区山东烟台高陵镇随机抽样自然人群进行内镜普查,其中Hp阳性者552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276例予以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5 g和阿莫西林1.0 g,每日2次口服,疗程7 d.停药1个月后治疗组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证实根除成功.此后对两组在10年期间进行内镜随访(第1、5、8和10年),观察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变化及复发情况,同时观察两组Hp感染状态的变迁.结果 治疗组消化性溃疡第1、5和8年的发病率分别为3.70%、5.86%和4.40%,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12.85%、14.93%和9.39%,P值分别=0.0002、0.0017和0.0440).随访10年间,治疗组消化性溃疡新发病例数及复发病例数均低于安慰剂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Hp再感染率较高,第10年时Hp阳性率达46.4%.根据Hp感染状态重新进行分组,结果显示随访10年间Hp阴性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均低于Hp阳性组(P值均<0.05).结论 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均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Hp是必要的.成功根除Hp后再感染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85.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球肿瘤所致的死亡中占第二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在西方国家,80%的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为进展期,即使进行切除,5年生存率仍然只有35%~45%[1]. 相似文献
86.
87.
88.
食管鳞癌RASSF1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肿瘤抑制基因RASSF1A启动子区甲基化所致该基因表达抑制在我国食管鳞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MSP)检测43例原发性食管鳞癌标本及6例对照食管上皮组织标本、食管鳞癌细胞系TE11和TE12中RASSF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逆转录(RT)-PCR法检测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处理前后食管鳞癌细胞系中RASSF1A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食管鳞癌细胞系中细胞微管蛋白的表达. 结果 20.9%(9/43)原发性食管鳞癌标本有RASSF1A启动子超甲基化,正常食管上皮组织未发现该基因超甲基化改变.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食管癌患者的性别和TNM分期无关(P>0.05),但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12细胞RASSF1A启动子发生甲基化,RT-PCR检测不到RASSF1A mRNA.TE11细胞系启动子未发生甲基化,RT-PCR检测其有RASSF1A mRNA表达.5-Aza-CdR处理可使TE12重新表达RASSF1A mRNA.TE12细胞的β-微管蛋白水平比TE11细胞低87.8%. 结论 原发性食管鳞癌存在RASSF1A启动子超甲基化,该基因甲基化与年龄相关.RASSF1A在食管鳞癌细胞系表达抑制与其甲基化状态有关.RASSF1A表达缺失可能导致β-微管蛋白减少. 相似文献
89.
影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患者预后的有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患者短期预后因素。方法总结2000年1月~2006年12月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首次住院的肝硬化患者175例资料,记录患者入院时生命体征、化验结果、治疗方案、出院情况,按公式计算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男121例,女54例。住院死亡11例。结果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出血次数、血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HR分别为8.956、1.020、3.449、1.112、1.134和2.359(P〈0.05);血钠、血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是保护因素,HR分别为0.856、0.857和0.919(P〈0.05)。结论 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血白细胞计数以及血钠是影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住院死亡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胃镜下活检不同类型胃息肉组织与背景胃黏膜癌前病变及瘤变的关系。方法对2003~2008年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1825例胃息肉进行分型并对息肉组织和背景黏膜的肠上皮化生(肠化)、异型增生和瘤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胃息肉检出率为4.3%(1825/42003);胃底腺、增生性、腺瘤性、炎症性及并发息肉(2种息肉同时发生于同一病例)分别占62.5%(1141/1825)、32.2%(587/1825)、0.8%(14/1825)、1.7%(31/1825)和2.8%(52/1825)。增生性息肉息肉组织肠化发生率(5.3%,31/587)和异型增生发生率(6.8%,40/587)均高于胃底腺息肉(0.2%,2/1141;0.4%,4/1141)(均P〈0.001)。增生性息肉息肉组织癌变率为0.3%(2/587),其余类型息肉组织未发现癌变病例。息肉组织与背景胃黏膜病理变化对比分析,各型息肉病例的背景胃黏膜肠化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相应息肉组织(均P〈0.05),并且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病例的背景胃黏膜肠化程度重于息肉组织(均P〈0.05)。胃底腺息肉病例的背景胃黏膜异型增生发生率显著高于息肉组织(P=0.000),且背景胃黏膜异型增生程度重于息肉组织(P=0.000)。息肉病例背景胃黏膜瘤变率(0.5%,7/1355)高于息肉组织(0.1%,2/1773),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病例的背景胃黏膜瘤变病例数分别为3例、1例和3例。结论胃息肉检出率较低;增生性息肉的息肉组织可以发生癌变;息肉背景胃黏膜存在癌前病变及瘤变,内镜检查时应重视对息肉背景胃黏膜的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