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9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11篇 |
内科学 | 4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223篇 |
综合类 | 39篇 |
预防医学 | 16篇 |
药学 | 33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8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5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供肝短缺已成为限制肝移植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如何扩大供体来源成为目前研究焦点之一.边缘性供肝用于移植有助于改善这一临床困境.然而,边缘性供肝存在术后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功能低下、迟发型移植物失活及疾病传染等风险.研究边缘性供肝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有助于推动肝脏移植的发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边缘性供肝的研究进展.结合本中心的经验,提出边缘性供肝应用于临床有助于改善供体短缺的现状,并强调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边缘性供肝的核心问题及未来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2.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伴发皮肤病的恶性肿瘤的警惕和认识,减少漏诊。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近两年诊治的2例分别以红皮病和皮肌炎为首发表现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因皮肤病人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行手术切除,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胃癌伴发皮肤病。结论伴肿瘤性皮肤病可以看做是内脏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该类患者需要通过肿瘤标志物、胃镜、PET/CT等检查以排除内脏肿瘤。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以人骨髓干细胞在中空纤维滤器中直接扩增并诱导分化为类肝细胞,从而直接构建成生物人工肝反应器的可行性. 方法 取志愿者骨髓血,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扩增至107数量级后种植入中空纤维滤器,继续培养扩增10 d后,以含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rhHGF)、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rhFGF-4)、重组人制瘤素M(rhOSM)等细胞因子的培养液诱导分化,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白蛋白、甲胎蛋白(AFP)水平;诱导18 d后检测氨代谢、安定代谢及尿素合成等功能.培养结束后以流式细胞仪检测消化滤器内细胞白蛋白表达率.培养全过程监测滤器内培养液葡萄糖浓度变化. 结果 ①扩增培养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中空纤维滤器内种植后的葡萄糖摄取量呈进行性升高,在诱导分化期保持相对平稳,诱导培养结束时细胞总数达109数量级.②进行诱导培养后6 d,培养上清液中出现AFP,12 d达到峰值;9 d出现白蛋白并持续进行性升高;诱导培养18 d时,滤器内细胞总体氨清除速率为2.0~2.7 mmol/24 h,尿素产生速率为1.8~2.2 mmol/24 h,安定清除速率为3.2~3.8 mg/24 h.③21 d滤器内细胞白蛋白表达率为66.18%~76.91%. 结论 人骨髓干细胞可在中空纤维滤器内扩增,并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生物人工肝反应器. 相似文献
24.
microRNA在肝细胞肝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一种遗传相关性的复杂性疾病,肝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多基因参与的、多步骤、多阶段的由体内外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1]),涉及编码和非编码基因结构和表达水平的异常.随着对非编码基因的逐步认识,那些曾被作为冗余的片段,已经发现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认识较为深刻的是microRNA(miRNA)~([2]). 相似文献
25.
组织工程包括细胞和生物支架两部分.其中细胞的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架材料的优劣.良好的生物支架应该能尽可能地模拟细胞在体内的内环境,从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微环境.纳米材料由于很好地模拟了细胞在体内的拓扑结构,从而在组织工程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综述了纳米材料在各种细胞体外培养中的作用,初步探讨了纳米材料对细胞促进作用的机制,并对纳米材料在肝脏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
生物人工肝构建及临床应用14例次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用聚砜膜纤维管构建的新型生物人工肝是否能有效支持肝脏功能。方法应用两步胶原酶法分离猪肝细胞 ,构建聚砜膜中空纤维管生物反应器 ,细胞数量 1× 10 10 个 ,与非生物人工肝同期或非同期使用 ,对 12例患者治疗 14例次 ,每次支持时间为 6h ,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一般状况并检测血氨、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肝功能指标。结果 应用生物人工肝治疗后血氨、凝血酶原时间和总胆红素均明显改善 ,治疗 2d后血氨仍为 (10 6± 131) μmol/L ,与治疗前相比较 [(172± 187)μmol/L]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 1个月 ,同期生物人工肝治疗组死亡 1例 ,非同期生物人工肝治疗组死亡 2例 ,患者总存活率 75 % (9/12 )。结论 我们构建的新型生物人工肝可支持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肝功能 ,同期生物人工肝治疗可能优于非同期生物人工肝。 相似文献
27.
胆管癌是一类难以早期发现、恶性程度高及手术切除率低的肿瘤,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3 %,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1-3].胆管癌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根据其发生部位,常分为肝内胆管癌(又称胆管细胞性肝癌)和肝外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包括肝门部胆管癌,约占胆管癌的50 %~60 %[4]. 相似文献
28.
29.
肝脏再生是指因手术、创伤、中毒、感染、坏死等致部分肝细胞功能丧失后,肝细胞重新修复的过程.对于肝再生的发生及其内在机制的认识和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最初认为可能存在一种特定的激素类物质决定肝再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30.
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疾病凶险,自然死亡率高达80%以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肝移植开始应用于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现今,结合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病人存活率大大提高,英国伯明翰伊丽莎白医院一组110例ALF结合肝移植病人1年存活率达到81%,5年存活率高达73%。笔者一组86例ALF结合肝移植资料表明病人的1年存活率为88%,5年存活率达71%。这些数据表明现代外科干预处理ALF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