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在“肾主骨”理论指导下,从肾论治骨病为临床治疗骨病的根本大法,调和肾阴、肾阳则为从肾论治的具体实践,本研究从调和肾阴、肾阳思想的起源、发展,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进行论述,形成了“调和肾阴、肾阳”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理、法、方、药的研究体系和创新模式,并展望提出了肾阴、肾阳表型组学,为慢性筋骨病的防治拓展了思路,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肾主骨”理论。  相似文献   
482.
目的:探讨肾阳方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肾阳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2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从双侧卵巢附近切除少量脂肪组织,模型组和肾阳方组大鼠摘除双侧卵巢,造模手术1个月后模型组和肾阳方组大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进行肾阳虚证造模。造模结束后,肾阳方组以肾阳方药液灌胃,其余2组均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60 d。药物干预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指标检测,以Micro-CT检测大鼠L4骨密度及骨组织微结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观察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肾阳虚证表现,肾阳方组大鼠肾阳虚证表现较模型组明显改善。(2)血清指标检测结果。3组大鼠雌二醇(estradiol, E2)血清含量、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AMP)血清含量、cAMP/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GMP)、骨钙素(osteocalcin, OCN)血清含量...  相似文献   
483.
<正>结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胃肠道肿瘤中居第三位[1]。其典型表现为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血、腹泻或便秘、肠梗阻等,及由此引起的全身症状,如消瘦、贫血和乏力等。部分结肠癌尚可因癌肿侵蚀或肠梗阻肠内压升高引起肠穿孔和腹膜炎[2]。但结肠癌慢性穿孔、侵犯脾脏引起脾脓肿、脾转移、结肠脾瘘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结肠脾曲癌伴脾脓肿、脾转移和结肠脾瘘,结合文献分析其诊治策略。  相似文献   
484.
黄晨  潘红英  徐晓晴  徐玉莲   《护理与康复》2016,15(10):974-976
总结节点管理理论在择期手术流程再造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梳理择期手术流程节点,通过不断的临床需求调研,研发各节点管理软件,对择期手术流程进行再造。节点管理软件上线后,择期手术缺陷率明显下降,术前住院等待时间、择期手术平均住院日、手术转运等待时间缩短,手术准点率提高。  相似文献   
485.
李朝燕  徐燕  黄晨 《中国肿瘤》2021,30(10):794-802
摘 要:[目的]利用二代测序技术研究胃癌中医证型的基因突变特征,从肿瘤基因组层面初步探索胃癌中医证候的客观化指标,指导临床精准治疗。[方法]收集临床病理分期为Ⅰ~Ⅳ期且未经任何治疗的胃癌患者,根据2011年《胃癌中医诊疗方案》进行辨证分型,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含450个肿瘤相关突变基因)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和中医证型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而探究胃癌中医证型的基因突变特点。[结果]共有130例Ⅰ~Ⅳ期胃癌患者纳入本研究,辨证分型为脾气虚证、血虚证、热毒证等共8个单证。对中医单证和测序获得的363个突变基因进行分析,得到与各单证相关的高频和驱动基因,脾气虚证多见ARID1A、PIK3CA、APC基因突变;血虚证多见KMT2C基因突变;热毒证多见TGFBR2、HNF1A、ERBB3、KMT2D基因突变。130例患者中共有92例携带与单证证型相关的突变基因,采用无监督层次聚类分析得到脾虚热毒证这一特征证型,该复合证型多有Hippo、TGF-β等信号通路的激活,表现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和高肿瘤突变负荷(TMB)的特点。[结论]不同单证的胃癌患者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特征,脾气虚证多有PIK3CA、ARID1A、APC基因突变;新发胃癌患者多为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型,辨证为脾虚热毒证的胃癌患者可能是免疫治疗的适宜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