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1篇
  免费   781篇
  国内免费   453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151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508篇
口腔科学   112篇
临床医学   1074篇
内科学   586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240篇
外科学   906篇
综合类   2254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994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945篇
  8篇
中国医学   679篇
肿瘤学   40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150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511篇
  2012年   712篇
  2011年   767篇
  2010年   739篇
  2009年   671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686篇
  2006年   562篇
  2005年   441篇
  2004年   325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98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概述 随着CT、MR新技术的发展,神经影像学已不只是显示单纯的解剖结构,而且能够提供生理、生化等功能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2.
用微量细胞法观察了肝癌细胞SMMC-7721,成纤维细胞L929。肺癌细胞A549及中国地鼠卵巢细胞CHOk1等4株传代细胞对绿脓杆菌外毒素A细胞毒作用的敏感性,结果SMMC-7721最敏感,L929次之,A549次于前两者,CHOk1最次,用ELISA法显示各细胞株表面绿脓杆菌外毒素A受体,且用图像分析比较受体密度,结果与细胞毒作用一致,以SMMC-7721为最高,显示了细胞毒敏感程度与受体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3.
变形链球菌F-ATP酶亚基基因uncA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因子F—ATP酶亚基α的结构基因uncA的遗传多态性,并探讨基因多态性与细菌耐酸力及龋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分别从高龋、无龋个体中分离变形链球菌34和30株,其中包括18株高耐酸株、20株低耐酸株。从细菌组DNA扩增uncA,行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核酸测序比较。结果不同限制性内切酶RFLP产生不同的基因型,测序证实了导致多态出现的基因变异;内切酶Hph Ⅰ产生的A、B基因型在不同患龋个体分离菌株的分布不同(P〈0.05),A型uncA在高龋分离株的检出率高于无龋分离株;内切酶MboⅡ产生的C、D基因型在不同耐酸力菌株中的分布不同(P〈0.05),C型uncA在高耐酸力菌株的检出率高于低耐酸力菌株。结论变形链球菌F—ATP酶的α亚基基因uncA具有明显遗传多态性,酸性环境下生存力强的菌株可能出现基因的适应性变异,不同基因型uncA分布与菌株的耐酸力及致龋力相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了解收容劳教人员对艾滋病认知情况和相关态度 ,提高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方法 教育前后采取相同问卷 ,以不记名自填式答卷方式对教育前后艾滋病认知状况进行调查。结果 健康教育后 ,收容劳教人员对艾滋病的认知显著提高 (P <0 0 5 )。对婚前、婚外性行为持正确态度的比例有所增加 ,但无显著性差异。选择部分安全行为的趋向显著提高。结论 在收容劳教人员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可行的 ,但扭转有关不正确态度需要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术后经硬膜外应用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PCA]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0例妇产科手术病人随机分成经硬膜外曲马多病人自控镇痛(PCEA)组和肌注曲马多(MI)组,每组60例,PCEA组曲马多负荷量为1mg/kg,PCA药物为曲马多600mg 0.5%布比卡因20ml+氟哌啶5mg+0.9%生理盐水至100ml,持续注速2ml/h,单次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20min。术后定时进行镇痛,24小时曲马多用量,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的观察比较。观察,PCEA组术后镇痛满意度在90%以上,不良反应少,镇痛过程生命体征平稳,结论,曲马多用于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6.
颈椎前路钢板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评价内固定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中的作用。方法 14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前路减压后自体髂骨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获得随访病例132例,随访时间平均20个月,观察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情况。结果 单节段与两节段病变者术后3月均获得骨性愈合,融合率为100%,16例3节段病变者融合体为81.3%,内固定并发症为5/132(3.8%)。术后椎间高度与生理曲度均获得满意重建。JOA记分平均改善率65.8%。结论 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手术中应用带锁钢板内固定可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并有助于后路间接减压。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α-干扰素(IFN-α)治疗肝癌产生耐药性的过程,探讨其机制。方法裸鼠肝内原位接种裸鼠人肝癌高转移裸鼠模型LCI-D20肿瘤组织,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其中治疗组于接种肿瘤后第2天皮下注射给予IFN-α(1.5×10~7 U/kg体重/d)20 d,治疗组A和B裸鼠于停药后第1和21天分别被处死;治疗组C和D于停药后第21天再次给予同剂量IFN-α(1.5×10~7 U/kg体重/d)联合格列卫(100mg/kg体重/d,灌胃)治疗20 d。对照组E~G分别在接种肿瘤后第28、48、68天被处死。观察裸鼠体重,肿瘤大小、体积,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浓度、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抽提A、D、E、G各组总RNA做关于血管生成SuperArray基因芯片。结果A~G组肿瘤的大小分别为0.27、1.54、3.22、2.23、0.68、1.93、3.98 g,其中组A和组E,组D和组G相比,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VEGF浓度组A和组E,组C、D和组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芯片结果提示在IFN-α治疗过程中,肝癌组织VEGF mRNA和裸鼠血清中的VEGF仍保持较低水平,而PDGF-AA 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组A微血管密度显著低于组E,而在组C和组G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异常核分裂象增多,肿瘤周围包膜变薄,纤维成分减少。结论肝癌可对IFN-α治疗产生耐药性,可能的机制为肝癌肿瘤血管生成由VEGF依赖转化为PDGF依赖。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及其治疗。方法选择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162例老年慢性腰腿痛患者,椎间盘突出92例(其中合并腰椎管狭窄者63例),单纯腰椎管狭窄10例,腰椎峡部裂或滑脱者37例,骨质疏松者23例。结果47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出院,但其中18例症状复发。11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椎板间扩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75例,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9例,单纯峡部植骨术8例,脊柱内固定者23例。97例手术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者65例,残留部分症状者29例,无改善者3例。结论脊柱退行性变是导致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以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为主,治疗上先予保守治疗,效果差时可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6例孤立性肺结节CT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观察CT平扫上结节的形态学特点,对穿刺活检术的诊断正确率与病灶的大小、位置、进针深度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析并发症情况。结果56例孤立性肺结节中,41例为恶性,7例为良性,8例活检未获明确诊断。恶性结节较良性结节多见,CT恶性结节表现有空泡征、分叶征、短细毛刺、嵴突征、血管集束征及胸膜凹陷征。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正确率为86%,气胸的发生率为3.6%。Logistic回归发现,病灶的大小是影响穿刺活检正确率的主要因素(Wald=2.903,P=0.038,OR=0.935)。结论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灶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临床价值大,准确率较高,而病灶的大小影响穿刺活检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30.
目的总结改良Norwood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2004年7月和2005年3月分别为1例7月龄单心室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女婴,采用主肺动脉和主动脉弓下缘直接吻合、主动脉肺动脉人工血管分流完成改良Norwood手术;1例出生13 d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新生儿,采用主肺动脉和主动脉弓下缘直接吻合、右心室肺动脉人工血管分流完成改良Norwood手术。结果例1术后平稳,动脉压为85~100/25~40mmHg(1 mm Hg=0.133kPa),动脉血氧饱和度为0.75~0.85,术后第3d撤离辅助呼吸,第11 d出院。例2术后平稳,动脉压为65~80/40~6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为0.67~0.89,术后第12 d撤离辅助呼吸,第28 d出院。结论改良Norwood手术的先进方法和技术,值得在我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