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31篇 |
免费 | 808篇 |
国内免费 | 48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5篇 |
儿科学 | 151篇 |
妇产科学 | 47篇 |
基础医学 | 523篇 |
口腔科学 | 114篇 |
临床医学 | 1106篇 |
内科学 | 599篇 |
皮肤病学 | 45篇 |
神经病学 | 127篇 |
特种医学 | 246篇 |
外科学 | 925篇 |
综合类 | 2306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1083篇 |
眼科学 | 91篇 |
药学 | 970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708篇 |
肿瘤学 | 4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09篇 |
2022年 | 259篇 |
2021年 | 304篇 |
2020年 | 274篇 |
2019年 | 154篇 |
2018年 | 150篇 |
2017年 | 237篇 |
2016年 | 170篇 |
2015年 | 284篇 |
2014年 | 429篇 |
2013年 | 524篇 |
2012年 | 732篇 |
2011年 | 797篇 |
2010年 | 758篇 |
2009年 | 688篇 |
2008年 | 620篇 |
2007年 | 701篇 |
2006年 | 574篇 |
2005年 | 442篇 |
2004年 | 326篇 |
2003年 | 268篇 |
2002年 | 199篇 |
2001年 | 200篇 |
2000年 | 151篇 |
1999年 | 6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校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320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生的总体幸福感得分75.19±10.66,不同年级护理本科生总体幸福感得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总体幸福感与生活事件总分及其6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学习负担重、与同学或好友发生纠纷、家庭经济困难、不喜欢上学4项生活事件对护理本科生的总体幸福感影响较大(均P<0.01).结论 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与生活事件密切相关,在护理本科教育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强化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经胸骨柄“U”形切除入路治疗上胸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12例上胸椎爆裂骨折并截瘫患者,全部采用经胸骨柄“U”形切除入路行伤椎次全切除减压、植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1~7年,椎间植骨均愈合好,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无切口感染、颈前血肿、窒息、气胸、乳糜漏、肺部感染等并发症。9例术后感觉、运动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Frankel分级:术前A级6例术后恢复至B级1例、C级2例、3例无明显改善;B级1例恢复至C级;C级3例恢复至D级2例、E级1例;D级2例恢复至E级。结论经胸骨柄“U”形切除入路解决了低位下颈椎前方入路因胸骨柄遮挡带来的操作不便,又可避免切断胸骨、锁骨的相关并发症。通常能显露至T4,并能在直视下完成T3及以上椎体的前方减压、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是治疗上胸椎爆裂骨折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73.
5kg以下低体重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报道低体重婴儿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手术修补结果和体会.方法1994年3月至1999年12月,对50例2~11月龄,体重3.2~5.0?kg的VSD病婴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行补片修补术.全组术前均伴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Pp/Ps平均为0.68±0.09).结果住院死亡2例,住院死亡率为4%,死亡原因分别为心包压塞和脑昏迷.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肺动脉高压危象和心律失常.结论对5?kg以下低体重婴儿的较大VSD采用外科手术修补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4.
目的:介绍先天性拇指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1988年起,对56例先天性拇多指畸形,先天性拇板机指及先天性拇巨指症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拇指赘生指切除、副指皮瓣转移,多拇残端修整术治疗拇多指畸形;巨指截指及整形术治疗巨指症;增厚狭窄腱鞘切除术治疗先天性拇板机指。结果:术后随访2-10年。(1)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主干拇指外形改善,拇外展充分,对指功能良好。(2)拇指板机指:拇指伸屈自如,发育满意。(3)先天性巨指症1例:示、中指巨指切除,拇指远节截除,近节缩短整形,术后外形欠佳。结论:先天性拇指多指畸形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以改善畸形、恢复拇指功能。先天性板机指明确诊断手术疗效佳。先天性巨指症采用截指方法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5.
生血肾灵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生血肾灵对肾性贫血的疗效和机制。方法:收集31例慢性肾衰竭(CRF)处于失代偿期和肾功能衰竭期的患,给予生血肾灵治疗2个月,观察患的一般症状和体征,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病人的血色素(Hb)、红细胞压积(Hc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中分子物质(MMS)、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并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结果:经生血肾灵治疗后患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治疗后的Hb、Hct及SO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Scr、BUN、MMS及LPO较治疗前显降低(P<0.01)。结论:生血肾灵能够明显改善CRF患的症状和体征,延缓肾衰进程,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76.
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选择性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术式的临床解剖基础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侧成人尸体胸部及上肢标本上,观测和比较胸小肌及拇对掌肌的解剖数据,行移植模拟试验以评估新术式的可行性;依据解剖研究结果,按新的手术方式施行临床手术治疗5例,术后随访拇对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解剖研究结果显示:胸小肌位置恒定,具备独立的动、静脉和神经支配;移植肌与受区对掌肌匹配;临床手术治疗5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拇对掌功能恢复,肌力均达到4级以上,大鱼际部外形满意。结论胸小肌移植重建拇对掌功能这一术式有其临床解剖基础,移植手术能达到恢复对掌功能的要求,是一种新的对掌功能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77.
多孔高密度聚乙烯应用于扩张法耳廓再造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作为再造耳支架对先天性小耳或后天耳廓缺失患者进行再造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2月-2004年2月收治61例耳廓缺失患者,男38例,女23例;年龄5~61岁。先天性小耳40例,其中双侧1例,单侧39例.外伤后耳廓缺损21例,其中双侧6例,单侧15例。应用耳后软组织扩张法,以Medpor为支架行耳廓再造术。手术分二期,一期为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二期为耳廓再造术。以耳后扩张皮瓣或扩张的耳后瘢痕瓣和乳突区皮下组织筋膜瓣包裹Medpor支架,再造耳廓。结果61例耳廓再造术患者均痊愈出院,获随访6个月~5年1个月,平均2.8年。其中49例(80.3%)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7例(11.5%)认为再造耳手术效果尚可,3例(4.9%)发生了支架外露,对手术效果不满意,2例(3.3%)于术后6个月行自体肋软骨移植,置换Medpor支架。结论扩张法耳廓再造术中,对不适合、不能或不愿取用自体肋软骨作为再造耳支架的患者,应用Medpor耳支架,是一种较为安全、简便及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磁转染MUC1/Y基因入树突状细胞抗膀胱肿瘤的免疫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磁转染人MUC1/Y基因至人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以及在体外诱导特异忡抗MUC1/Y膀胱癌的免疫效应。方法:以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DMN)作为载体,在多聚赖氨酸(PLL)的辅助下,通过静电作用结合MUC1/Y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MUC1/Y.在铜-硼-锡磁块的固定磁场作用下转染至人DC中,荧光显做镜下以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其转染效率;再将这种转基因DC与自体T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致敏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MUC1/Y特异性抗膀胱癌(膀胱肿瘤BIU87细胞系)的杀伤活性,即分别用LDH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和透射电镜观察CTL诱导靶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测定基冈修饰后的DC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IFN-γ了的能力。结果:pEGFP-C1/-MUC1/Y转染效率为15%左右,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与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后能诱导出湿著的MUC1/Y特异性的CTL对BIU87细胞的杀伤实验表明T-DC-MUC1的杀伤活性约为52%,显著高于埘照组T-DC诱导的CTL;住透射电镜下也可以清楚的观察到部分BIU87膀胱肿瘤细胞出现了细胞核核仁消失,染色质浓集于核膜周围等早期凋亡表现;基因修饰后的DC能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FN-γ,与未转染的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DMN)在固定磁场的作用下成功将MUC1/Y基因转入DC,并可有效诱导出特异性的抗MUC1/Y膀胱癌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7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生存质量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便利抽取住院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38例,应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测评表测量其疾病不确定感及生存质量.结果 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呈中等强度,评分为87.30±13.22;生存质量评分为84.17±6.13;COPD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生存质量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 对COPD患者需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其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0.
目的明确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行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后肺动脉发育、瓣膜反流及右心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12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31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1例;患儿手术时14d~14.50岁(47.90±53.84)个月,均采用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随访评估其吻合口及肺动脉发育情况、肺动脉与三尖瓣反流及其与随访时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右心室应变等指标评估右心功能。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随访27例(27/31,87.1%),随访时间4~129(35.97±28.24)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根治术后元吻合口再狭窄,姑息术后吻合口相对狭窄4例。吻合口及左、右肺动脉的直径均明显大于术后早期;肺动脉反流及i尖瓣反流加重,但肺动脉反流量与随访时间无相关关系。远期右心功能整体良好。结论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行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效果良好,吻合口及肺动脉分支可生长发育,术后中远期右心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