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297篇
  免费   20636篇
  国内免费   11511篇
耳鼻咽喉   1861篇
儿科学   3796篇
妇产科学   1628篇
基础医学   13943篇
口腔科学   3882篇
临床医学   26462篇
内科学   18932篇
皮肤病学   2165篇
神经病学   5406篇
特种医学   729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15965篇
综合类   52041篇
现状与发展   51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22532篇
眼科学   3414篇
药学   24074篇
  320篇
中国医学   19244篇
肿瘤学   10418篇
  2024年   678篇
  2023年   2625篇
  2022年   6315篇
  2021年   8681篇
  2020年   7300篇
  2019年   4586篇
  2018年   4695篇
  2017年   6006篇
  2016年   4922篇
  2015年   8197篇
  2014年   10724篇
  2013年   12984篇
  2012年   18500篇
  2011年   19459篇
  2010年   16747篇
  2009年   14900篇
  2008年   15708篇
  2007年   15088篇
  2006年   13369篇
  2005年   10711篇
  2004年   7555篇
  2003年   6274篇
  2002年   4879篇
  2001年   4217篇
  2000年   3338篇
  1999年   1533篇
  1998年   529篇
  1997年   534篇
  1996年   475篇
  1995年   374篇
  1994年   376篇
  1993年   210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95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81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6篇
  1974年   5篇
  1972年   6篇
  1971年   6篇
  196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71.
目的:探讨用长链核酸扩增技术评价病毒灭活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针对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糖蛋白gD基因前后的保守区设计预计产物长短不一的5对引物,用半巢式PCR技术扩增经低pH法(4.0±0.1)、巴氏消毒法[(60±1.0)℃]和s/D法(有机溶剂/洗涤荆)处理后的PRV核酸,同时以细胞感染法做平行对照.结果:低pH对PRV核酸有破坏作用,处理时间越长,核酸损伤程度越明显,处理60 min时,6.62 lgTCID50的PRV完全被灭活.5条不同长度PCR扩增产物中,只有3.9 kb的长片段检出与细胞培养结果一致.7.25 lgTCID50的PRV经(60±1.0)℃处理20 min后即被完全灭活,7.13 lgTCID50的PRV经s/D法处理1 h后被完全灭活,但各长度核酸片段扩增均为阳性,与细胞感染试验结果不符.结论:低pH对PRV核酸的损伤程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用长链PCR(3.9 kb)技术来评价经低pH法灭活病毒的效果是可行的,而该法不适合评价巴氏消毒法和S/D法灭活病毒的效果.  相似文献   
972.
JNK通路可能介导MPTP诱导的黑质神经元凋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激活的c-jun NH2-terminal kinase(JNK)细胞凋亡通路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神经元凋亡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采用MPTP制备PD小鼠模型,应用生化技术检测黑质区域谷胱甘肽(GSH)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尼氏体染色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神经元的损害情况,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和活化型Caspase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黑质神经元的凋亡情况,同时采用蛋白兔疫印迹法检测磷酸化JNK及磷酸化c-ju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PTP诱导的PD小鼠黑质区域GSH浓度明显降低,SOD活力明显升高,黑质致密带尼氏体阳性神经元和TH阳性神经元显著脱失,磷酸化JNK及磷酸化c-jun蛋白表达水平上升,同时活化型Caspase 3表达阳性细胞增多,黑质神经元TUNEL染色的阳性率增高。结论 MPTP可诱导小鼠黑质神经元凋亡,机制与增强氧化应激并激活JNK细胞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73.
瑶族体型的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的 探讨瑶族成人体型的特点与规律。方法 应用Heath -Carter人体测量法 ,对广西田林县利周乡 2 18例(男 116 ,女 10 2 ) 2 0~ 45岁盘古瑶族成人体型进行活体测量。结果 瑶族平均体型男性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 ( 1.8-4 .9-2 .2 ) ,女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 ( 3 .1-4 .3 -1.9) ;瑶族男性 2 0~ 40岁间各年龄组 ,内因子值和中因子值变化不大 ,外因子值略有减少 ,内、中因子值的最小值及外因子值的最大值均在 40~ 45岁组 ;女性 2 0~ 45岁间各年龄组 ,随着年龄增加 ,外因子值明显增加 ,中、内因子值略有减少 ;瑶族男女间体型各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 ,P<0 .0 5或P <0 .0 1。结论 瑶族与其他群体体型比较 ,体脂少 ,骨骼肌肉较发达 ,身体线性度适中。  相似文献   
974.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活性与心肌缺血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对74例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以白细胞计数lO×109/L分组,大于此数患者归于异常组,小于此数则属于正常组.把心肌缺血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心肌梗死组,另一组为心绞痛组,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就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在ld~3d/4d~6d/7d—lOd/lld—14d分四个阶段进行白细胞计数及活性测定。结果:心肌梗死组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及正常对照组;随着病情的减轻白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其白细胞活性与其记数呈正相关;且心肌梗死组白细胞教异常的病例数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结论:白细胞数及活性的升高参与了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75.
TNP-470对裸鼠体内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TNP-470对裸鼠体内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16只人结肠癌皮下移植瘤裸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隔日予以TNP-47030mg/kg,皮下注射,对照组予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化)和图象分析技术检测肿瘤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TNP-470明显抑制了肿瘤的生长,抑瘤率为45.53%。实验组肿瘤中PCNA的表达显低于对照组,凋亡指数上升,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结论 TNP-470除了通过抗血管生成作用抑制肿瘤生长外,还可通过抑制LOVO细胞本身的增殖和诱导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76.
肺炎衣原体感染小鼠肺组织免疫组化表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通过研究小鼠肺组织免疫组化 ,对肺炎衣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 方法 :以肺炎衣原体鼻内或静脉接种Icr小鼠 ,在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小鼠肺炎衣原体肺炎急性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结果 :小鼠吸入肺炎衣原体后第 3、7、14天 ,肺组织中肺炎衣原体的免疫过氧化酶染色呈阳性。炎性肺组织阳性染色呈不均一性 ,为局限性分布。肺炎衣原体抗原阳性表达主要在肺泡巨噬细胞、间质细胞以及支气管周围淋巴组织等部位。静脉接种组引起上述类似改变 ,但程度轻 ,肺炎衣原体抗原阳性表达主要集中在肺泡巨噬细胞及间质细胞中。 结论 :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肺炎衣原体肺炎急性期肺组织的病理改变 ,有助于肺炎衣原体肺炎急性期的诊断。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局部感染比血行感染的病理改变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77.
经喉内镜手术治疗喉部疾病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经喉内镜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冈及其防治措施。方法:使用从德国STORZ公司引进的国内首套喉内镜手术系统,治疗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声带囊肿、会厌囊肿、喉部炎性假瘤、喉部血管瘤等58例患者,并随访2~36个月,观察主要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结果:58例患者中发音正常者54例,发音功能明显好转者4例。主要并发症有:牙齿松动2例,牙齿脱落1例,声带粘连1例,舌体麻木1例,舌运动障碍1例,术后拔管时喉痉挛1例。结论:经喉内镜手术可住微创的前提下彻底清除病灶,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发音功能,只要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精细操作,其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978.
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几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颖虹  张光毅  徐川  吕和平 《医学争鸣》2003,24(17):1617-1618
目的 :评价几种诊断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检测方法 .方法 :对 386例患者行胃镜钳取胃窦粘膜 ,分别经改良Giemsa染色、快速尿素酶 (RUT)试验、14 C 尿素呼气试验 (14 C UBT)检查及HpIgG血清学检查 ,与细菌培养结果对照 ,用 χ2检验进行对比评价 .结果 :RUT ,14 C UBT和改良Giemsa染色的敏感性、特异性较高 ,与细胞培养的符合率相近 ,其中14 C UBT和改良Giemsa染色联合检测的符合率更相近 (99.7% ) ;HpIgG血清学检查的敏感度虽和其余检测方法无差别 ,但其特异度较低 ,尤其是复诊组的特异度 ,与其他检测方法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而且与初诊组相比也有差异 (χ2 =35 .18,P <0 .0 1) .结论 :HpIgG血清学检查可用于Hp感染的筛查 ,而不能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 ,14 C UBT和改良Giemsa染色联合检测是较可靠的Hp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79.
目的 了解四川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方法 对20个大骨节病病区县进行儿童右手X线检查、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调查,采集儿童发样及当地主食粮样进行含硒量检测.结果 儿童临床检出率平均为1.02%;X线检出率平均为2.12%(0~13.16%),其中10.00%及以上的病区村有13个.成人临床检出率平均为27.02%(3.34%~53.08%),其中Ⅰ度16.73%、Ⅱ度7.79%、Ⅲ度2.49%.儿童发硒水平平均为(0.289±0.079)mg/kg,粮食硒水平平均为(0.023±0.021)mg/kg.结论 四川省大部分地区儿童大骨节病病情处于控制或基本控制范围,但局部地区尚处于较高新发病水平,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80.
肝移植术后腹泻的相关病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腹泻的相关病因及处理。方法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肝移植术后腹泻的发生率约为10.00%~35.44%,可造成患者严重的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不适感、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的增高。艰难梭菌、巨细胞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及免疫抑制剂是最常见的病因。在支持治疗同时,着重判断引起腹泻的诱因和类型,予以对应治疗。结论腹泻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病因复杂,合理的处理方法有助于降低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