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215篇
  免费   12116篇
  国内免费   6854篇
耳鼻咽喉   1194篇
儿科学   2185篇
妇产科学   736篇
基础医学   7187篇
口腔科学   2619篇
临床医学   15075篇
内科学   10147篇
皮肤病学   1329篇
神经病学   2531篇
特种医学   4835篇
外科学   10662篇
综合类   34081篇
现状与发展   29篇
预防医学   14606篇
眼科学   1450篇
药学   14363篇
  173篇
中国医学   12474篇
肿瘤学   5509篇
  2024年   407篇
  2023年   1442篇
  2022年   3715篇
  2021年   4755篇
  2020年   4076篇
  2019年   2165篇
  2018年   2294篇
  2017年   3318篇
  2016年   2542篇
  2015年   4576篇
  2014年   6101篇
  2013年   7934篇
  2012年   11337篇
  2011年   11906篇
  2010年   10931篇
  2009年   9983篇
  2008年   10256篇
  2007年   9851篇
  2006年   8638篇
  2005年   6775篇
  2004年   4800篇
  2003年   3834篇
  2002年   2945篇
  2001年   2743篇
  2000年   2199篇
  1999年   725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后路腰椎间盘镜(MED)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4年经MED治疗的45例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对45例患者共93个椎间盘进行了手术,平均住院时间14.8d,平均手术时间92min,平均手术出血量145ml,术后随访3个月至40个月,手术优良率为91.6%。结论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是MED手术治疗的相对适应证,相对于单节段的MED手术,术前定位和术中操作更困难,严格的病例选择和全面的术前分析,辅以熟练的手术操作,仍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索p15基因异常甲基化在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中的变化及其在各分型中的表达。 方法:用特异PCR(MSP)的方法检测32例非何杰金淋巴瘤石蜡标本p15基因甲基化;检测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标本21例,用RT-PCR方法测定p15基因的表达。 结果:非何杰金淋巴瘤p15基因操纵区甲基化的发生率为18.9%(10/53),高度恶性比低度恶性更易发生甲基化,其发生率分别为27.3%和0%。 结论:p15基因甲基化可能是非何杰金淋巴瘤发病的原因之一,并与病程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聚乙二醇α-2a干扰素(PEG INF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选择80例HBV 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1:1随机分配进入PEG INFa-2a组和IFNα-2a组。结果 治疗6个月时,PEG INFα-2a组HBeAg血清转换率(45.7%)高于IFNα-2a组(35.1%),但P〉0.05。停药6个月后,持续的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8.6%和37.8%,P〉0.05。停药6个月后,持续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2.9%和45.9%,P〉0.05。治疗后,两组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性,为62.9%和45.9%,停药后6个月,两组的联合应答率分别为57.1%和40.5%。PEG INFα-2a组有3例患者HBsAg阴转,而IFNα-2a组仅有1例患者HBsAg阴转。两组有相似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重要的不良事件。结论PEG INFα-2a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IFN-2a,耐受性和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94.
桡动脉与冠状动脉几何性状和显微结构成份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正洪  黄铁柱  周新华 《解剖学杂志》2003,26(5):464-467,F003
目的:通过对桡动脉与冠状动脉几何性状和显微结构成份的比较研究,为桡动脉应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术提供依据。方法:非心脏病死亡的尸体,在其桡动脉的上端、中点、下端及冠状动脉主干根部,横断取材制作切片,光镜下观察并用图像分析仪对其显微结构成份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桡动脉的内、外径与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旋支、右冠状动脉接近,但它的内膜面积和管腔狭窄率均明显低于冠状动脉。桡动脉与冠状动脉的显微结构成份相似;管壁平滑肌的含量二者无显著差异。结论:桡动脉是冠脉搭桥术可供选择的较理想的移植血管。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带血(CB)CD34^+细胞体外增殖和造血重建能力的影响。方法取人骨髓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梭形细胞完全融合后传代,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表型;将CBCD34^+细胞接种到MSC或其他培养液中.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造血干细胞扩增能力、集落形成能力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结果在加入IL-3的培养体系中.在MSC和细胞因子作用下,CD34^+细胞扩增7d和14d后,有核细胞(NC)、CD34^+细胞和CDl33^+细胞数,实验组均显著多于对照组。CD34+细胞在未加入IL-3的培养体系中培养8d后,实验组NC、CD34^+细胞、CD34^+CD38-细胞和造血祖细胞集落扩增倍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扩增后CD34^+细胞的ALCAM、VLA-α4、VLA-α5、VLA-β1、HCAM、PECAM和LFA-1表达较扩增前无显著变化。结论MSC可为造血干细胞(HSC)体外扩增提供适宜的微环境,有助于CD34^+细胞体外增殖并抑制HSC分化,保持其造血重建潜能和归巢能力。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调控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RT-qPCR法检测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OLT-4、CCRF-CEM和CEM-C1中HOTAIR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用si RNA沉默CEM-C1细胞中HOTAIR的表达,CCK-8法检测si-HOTAIR对CEM-C1细胞活力的影响; Brd U法检测si-HOTAIR对CEM-C1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地塞米松抑制CEM-C1细胞增殖的增效作用; Hoechst 33342染色法和caspase 3/7活性检测法研究si-HOTAIR对CEM-C1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OLT-4、CCRF-CEM和CEM-C1中HOTAIR的表达显著高于人正常骨髓基质HS-5细胞(P 0. 01)。在CEM-C1细胞中干扰HOTAIR表达后,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增殖被抑制并发生凋亡,地塞米松抑制CEM-C1增殖的作用被增强,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上调(P 0. 01)。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HOTAIR增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活力,促进其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糖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97.
HIV/AIDS人员心理卫生状况与心理社会影响因素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HIV/AIDS (艾滋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患者 )人群的心理卫生状态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对象均接受一般情况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 90 ,SCL -90 )、生活事件量表 (LifeEventScale ,LE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enericQualityofLifeInventory -74,GQOLI -74)、自我接纳问卷 (Self -AcceptanceQuestionnaire ,SAQ )五个量表的测查。结果 :(1)病例组的SCL -90各个因子分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2 )病例组总生活事件和负性生活事件得分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3 )病例组自我接纳得分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4 )病例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得分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5 )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 ,SCL -90总因子分相关因素主要为躯体症状严重程度 (负向评分 )、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我接纳因子 ,躯体症状严重程度与SCL -90总因子分呈负相关 ,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SCL -90总因子分呈正相关 ,自我接纳得分与SCL -90总因子分呈负相关。结论 :HIV/AIDS组较对照组心理健康状态有明显差异 ,有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 ;自我接纳得分低于对照组 ;生活质量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HBsAg抗原的表达及其稳定性。方法 将HBsAg基因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中,构建成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用电穿孔法转染PA317细胞,包装成假病毒颗粒,在不同温度下冻存。于不同时间用假病毒颗粒感染HepG2、NIH3T3及293细胞,用RT—PCR及ELISA法检测HBsAg表达;以感染后G418抗性克隆形成数确定假病毒颗粒的活力。结果 在各个时间段HBsAg表达量均差异无显著性。在-20℃冻存时,6个月后克隆数即下降过半,12个月后仅形成少数克隆,24个月后无克隆形成;在-40℃冻存时12个月后HepG2、NIH3T3、293形成的克隆数分别为121、332和89,24个月后分别为42、137和43,与冻存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70℃冻存时,24个月后克隆数分别为159、463和112,与冻存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HBsAg重组逆转录病毒颗粒在-70℃保存2年后,病毒活力未受明显影响,HBsAg表达量亦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E),为深入研究PE的致病机理和免疫防治奠定基础。方法应用PCR技术从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中扩增外毒素A全长结构基因,将其克降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1中,所构建的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后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 IPTG诱导表达;制备融合蛋白包涵体,并采用Ni-NTA柱亲和层析、葡聚糖凝胶过滤和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和纯化目的蛋白;采用透析法对纯化后的目的蛋白进行复性,MTT法测定复性后的重组PE对L929细胞、B16黑素瘤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通过对PCR反应体系的优化,扩增到了PE全长结构基因。所构建的pQE-PE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与设计序列一致;转化E.coli JM109后,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率约为25%;SDS-PAG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_r)约为66×10~3,与理论预期值一致;破菌后电泳证实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亲和层析、葡聚糖凝胶过滤和阴离子交换层析后蛋白纯度大于95%。MTT法测得重组PE对L929细胞和B16黑素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2.13μg/ml、2.58μg/ml。结论通过对PE的表达纯化,获得了具有细胞毒活性的重组PE,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大量制备PE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细菌脂多糖(LPS)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at 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RPMVEC)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rc-suppressed C kinase substrate,SSeCKS)表达和细胞内定位的影响,探讨SSeCKS参与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用植块培养法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用抗大鼠CD31抗体进行细胞鉴定。LPS刺激体外培养的RPMVEC,用定量PCR、免疫印迹方法检测LPS刺激RPMVEC不同时间SSeCK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用0.05μmol/L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Calphostin C)预处理RPMVEC30min后再用LPS刺激6h,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Calphostin C对LPS诱导SSeCKS与纤维状肌动蛋白(filamentous—actin,F-actin)细胞内定位和结构改变的影响。结果定量PCR结果显示LPS刺激RPMVEC1h后SSeCKS表达水平达到最高,Westernblot结果与定量PCR结果相一致,同时,LPS以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SSeCKS磷酸水平增加。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PS刺激后,F-actin发生重构,细胞内形成应力纤维,SSeCKS向核周、细胞膜纤维、板状伪足末端聚集;Calphostin C部分抑制LPS对内皮细胞F-actin和SSeCKS细胞内定位改变的影响。结论LPS能够诱导内皮细胞SSeCKS表达增加和细胞内定位改变,PKC参与I娲诱导内皮细胞F-ac,6n的重构和SSeCKS重新分布;提示SSeCKS可能与LPS诱导内皮细胞F-actin的重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