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819篇
  免费   14511篇
  国内免费   7845篇
耳鼻咽喉   1547篇
儿科学   2596篇
妇产科学   1108篇
基础医学   12275篇
口腔科学   3120篇
临床医学   18427篇
内科学   15433篇
皮肤病学   2108篇
神经病学   4859篇
特种医学   64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4423篇
综合类   36487篇
现状与发展   36篇
一般理论   9篇
预防医学   16354篇
眼科学   2301篇
药学   17778篇
  187篇
中国医学   13530篇
肿瘤学   8181篇
  2024年   572篇
  2023年   1793篇
  2022年   4622篇
  2021年   6257篇
  2020年   4916篇
  2019年   3100篇
  2018年   3352篇
  2017年   4162篇
  2016年   3618篇
  2015年   6073篇
  2014年   7906篇
  2013年   9884篇
  2012年   14132篇
  2011年   14798篇
  2010年   12582篇
  2009年   11373篇
  2008年   12224篇
  2007年   11691篇
  2006年   10276篇
  2005年   8326篇
  2004年   6023篇
  2003年   4871篇
  2002年   3811篇
  2001年   3432篇
  2000年   2915篇
  1999年   1301篇
  1998年   396篇
  1997年   353篇
  1996年   303篇
  1995年   262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226篇
  1990年   163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108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31篇
  1978年   18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13篇
  1974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过表达对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α—SYN基因转染的MES 23.5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系,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α-SYN和TH的表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和MTT测试细胞氧化还原活性,观察α—SYN基因转染细胞的生长和损伤情况。结果 α-SYN过表达明显抑制MES 23.5多巴胺能神经元的TH表达,但对该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无明显影响,也不引起该细胞损伤。结论 α-SYN过表达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TH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胰腺癌P53蛋白表达与癌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量及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胰腺癌组织及25例正常胰腺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 AgNORs染色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的AgNORs含量;观察肿瘤的组织学分级。结果: 56例胰腺癌中P53蛋白表达阳性28例(50%),正常胰腺细胞均为阴性,P53蛋白在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28例P53蛋白阳性的胰腺癌组织,AgNORs计数为9.14±2.08;28例P53蛋白阴性的胰腺癌中,AgNORs计数为5.99±1.84,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的组织学分级之间,AgNORs计数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胰腺癌发生发展的过程包含了〖STBX〗p53〖STBZ〗基因的突变。P53蛋白表达和AgNORs含量可反映胰腺癌的恶性程度,是一个有效的判断胰腺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3.
耳蜗基底膜振动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耳蜗是一个非凡的感觉器件。它可以分辨出强度差别极其微小和频率非常相近的不同的声音。本文首先通过介绍耳蜗基底膜与听觉结构的生理和解剖特性,然后从数学和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耳蜗基底膜的结构特性,从而建立了耳蜗基底膜的振动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分析,结果发现本文所建立的耳蜗基底膜振动模型得出的结果与临床解剖和生理实验的结果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组织相容性抗原Ⅱ类HLA—DRB1等位基因与原发性肝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人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PCR)对105例确诊PBC患者,400例健康人群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及相关亚型基因分析。结果:PBC患者组DRB1*07的频率为37.26%,与正常人组的13.8%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比数比为2.7),所有阳性患者经亚型分析均为DRB1*0701;其余DRB1的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RB1*0701阳性与阴性患者群体的疾病进程、临床指征、实验室指征等无显著性差异。绪论:中国人群PBC患者可能与DRB1*0701易感性相关,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线索。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了解正常成人T亚群Ⅰ、Ⅱ型细胞比例,并比较以CD3+CD4双标记法和以CD3+CD8双标记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全血以PMA和伊能霉素刺激培养4h,以三色标记法流式检测T亚群Ⅰ、Ⅱ型细胞因子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CD3、CD8、CD4抗原在刺激后明显下调,但是不影响T亚群比例值。以CD3+CD8双标记法检测了23例正常成人,n1和Tcl细胞在CD3^+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2.6%(0%-23.8%)和2.2%(0%-23.3%)。Th2和Tc2细胞占CD3^+淋巴细胞2.8%(0.7%-13.3%)和1.6%(0%-5.1%)。以CD3+CD4双标记法检测了12例正常成人,Th1和Tc1细胞占CD^+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8%(0%-15.6%)和1.8%(0.3%-18.6%),Trh2和Tc2细胞占CD3^+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6%(0%-6.5%)和1.2%(0%-10.6%),均与以CD3+CD8标记检测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以CD3-FTTC和CD8-PerCP双标记法检测了17例正常人的IL-2表达,IL-2阳性的CD4^+T细胞占CD3+淋巴细胞的比例为3.7%(0%-30.0%),高于CD8^+IL-2^+T细胞在CD3^+淋巴细胞中的比例0%(0%-1.7%),P=0.005。结论可以建立有效的流式检测正常人T亚群Ⅰ、Ⅱ型细胞比例方法。以CD3+CD4双标记或以CD3+CD8双标记检测分析T亚群的Ⅰ、Ⅱ型细胞比例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6.
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与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健康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基因型特点及基因型特点与白色念珠菌分布的相关性。方法来自成都地区212例老年人分为4组:A1(男性,有义齿);A2(男性,无义齿);B1(女性,有义齿)和B2(女性,无义齿)。CHROMagar Candida^TM鉴定培养基、碳水化合物同化反应鉴定体系(API 20C AUX)和随机扩增片段多态性分析(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assays,RAPD)鉴定白色念珠菌。RAPD分析健康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基因型特征。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分组健康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结果212例受检个体中检出89株白色念珠菌(42%),A1、A2、B1、B2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56.2%、21.3%、56.6%、38%。A1组与A2组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JWFP和NA为随机引物的RAPD分析将白色念珠菌分为5型。RAPD分析基因型构成在A1组与A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主要以A型为主。结论健康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与义齿修复相关。义齿修复可能促进具有特定基因型特点的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增高。  相似文献   
997.
Villous adenomas are benign epithelial lesions with malignant potential which can occur at any site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They are usually encountered in the rectum and colon, less frequently in the small bowel and very rarely in the biliary trees. Nine cases of bile duct villous adenoma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However, 4 cases of bile duct villous adenomas have been reported in the Korean literature. Recently, we experienced a case of villous adenoma in the common hepatic duct in a 77-year-old man presenting with obstructive jaundice in which preoperative histologic diagnosis of villous adenoma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managing this patient. Herein, we present a case report of bile duct villous adenoma and a review of the reported cases in Korea to help define and manage this rare disease entity in the bile ducts. In addition, confusing nomenclature of bile duct adenoma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阑尾粘液囊肿 (AMC)的声像图表现 ,评价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7例AMC的声像图表现及超声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 ;结果  6例诊断正确 ,1例误诊 ,符合率 85 7% ,本组病理声像图的主要表现有①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的超声暗区 ;②AMC最小 37mm× 30mm ,最大 5 8mm× 6 5mm ;③位于右下腹相当于阑尾的解剖部位 ;结论 作者初步经验表明超声检查为发现AMC的一种敏感和可靠的方法 ,有助于对是否需行手术治疗作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MXA蛋白抑制HBV复制的活性。方法将pcDNA3.1-MXA重组质粒和PU19-1.24HBV重组质粒分别按1:1、2:1共转染HepG2细胞(MXA组),对照组使用空pcDNA3.1、Salon DNA和PU19-1.24HBV重组质粒共转染,3d后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Abbott法检测细胞上清HBeAg和HBsAg分泌量,定量PCR检测上清和胞内HBV DNA水平,统计学分析结果。pcDNA3.1-MXA与PU19-1.24HBV重组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对照组为pcDNA3.1-MXA重组质粒、PU19空质粒和Salon DNA共转染.3d后裂解细胞Western blot检测MXA蛋白表达。结果Western blot显示MXA组有MXA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cDNA3.1-MXA和PU19—1.24HBV重组质粒按1:1转染时,MXA组HBeAg下降27%.上清HBV DNA和细胞内HBV DNA分别下降1个log值和0.6个log值;按2:1比例转染时MXA组HBeAg较对照组下降66%,上清HBV DNA和细胞内HBV DNA水平分别下降1.9个和1.7个log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MXA蛋白抑制HBV组与对照组MXA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别。结论MXA蛋白在HepG2细胞具有抑制HBV复制活性,抑制活性与蛋白的表达量相关;在抑制HBV复制过程中MXA蛋白自身可能不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1000.
新生鼠缺氧缺血时脑TPA活性与微血管基膜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缺氧缺血时脑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与脑微血管基膜降解的相关性 ,本研究采用了下述二种方法 :第一组是将一日龄 SD大鼠分为五组 :(1)空白对照组 ,(2 )假手术组 ,(3 )缺氧缺血组 ,(4 )缺氧缺血后复氧 2 4h组 ,(5 )缺氧缺血后复氧 48h组 ,每组 12只。每组取 4例测 TPA活性和 8例鼠脑用抗 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抗体标记。第二组是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 :分为 (1)空白对照组 ,在常规条件下培养的细胞 ;(2 )缺氧组 ,在培养液表面覆盖无菌医用液体石蜡 ,形成缺氧环境 ,每组取 8例培养液测 TPA活性。结果证明 ,在三个实验组中以缺氧缺血组的 TPA活性最高 ,而后随着复氧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培养的内皮细胞缺氧组 TPA活性比对照组高 ,而星形胶质细胞缺氧组 TPA活性与对照组无差别。三个实验组的 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阳性染色平均单位面积较两对照组者小。三个实验组阳性产物呈不连续线状的微血管数较两对照组多。以上结果显示 ,缺氧缺血可激发新生大鼠脑内 TPA活性增高 ,主要是脑微血管内皮分泌的 TPA活性增高 ,然后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 ,使微血管基膜的细胞外基质成分— 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等降解 ,血脑屏障受损 ,微血管的渗透性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