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246篇
  免费   18909篇
  国内免费   11158篇
耳鼻咽喉   1738篇
儿科学   3380篇
妇产科学   1385篇
基础医学   12911篇
口腔科学   4000篇
临床医学   23713篇
内科学   17489篇
皮肤病学   2081篇
神经病学   4780篇
特种医学   71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6685篇
综合类   48606篇
现状与发展   52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20434篇
眼科学   3014篇
药学   21809篇
  255篇
中国医学   17969篇
肿瘤学   9809篇
  2024年   693篇
  2023年   2475篇
  2022年   6207篇
  2021年   8310篇
  2020年   6936篇
  2019年   4157篇
  2018年   4285篇
  2017年   5585篇
  2016年   4434篇
  2015年   7606篇
  2014年   9891篇
  2013年   12075篇
  2012年   17059篇
  2011年   18264篇
  2010年   15852篇
  2009年   14090篇
  2008年   14715篇
  2007年   14050篇
  2006年   12423篇
  2005年   10026篇
  2004年   7023篇
  2003年   5756篇
  2002年   4420篇
  2001年   3807篇
  2000年   3058篇
  1999年   1367篇
  1998年   458篇
  1997年   465篇
  1996年   396篇
  1995年   315篇
  1994年   292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鼻内镜微波凝固切断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微波凝固筛前神经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26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在鼻内镜引导和局麻下开放前组筛房,暴露筛前血管神经骨管,微波探针接触凝固。结果术后随访1年,其中显效16例,占61.5%,有效6例,占23%,无效4例占,15.5%,总有效率84.5%。结论鼻内镜微波凝固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定位准确、创伤小、术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1.5T场强MRI联合动物专用线圈是否可以活体示踪经门静脉移植的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为介人性门静脉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方法供体大鼠5只,梯度密度离心分离BMSCs,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和脂质体转染BMSCs,体外经普鲁士蓝染色和HE染色确定细胞标记率。受体大鼠15只,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的骨髓基质细胞经门静脉移植人正常大鼠肝脏后2h、3d、7d及2周组。1.5T场强MRI联合动物专用线圈行T1W、T2W和T2*序列扫描,观察肝脏信号改变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并且与组织切片对照。结果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和脂质体转染BMSCs,细胞标记率〉95%。经门静脉移植人正常大鼠肝脏后,T2*序列扫描显示经标记的BMSCs在肝内显示弥漫性的结节性低信号影,移植后2h到2周均可见到细胞在受体肝脏内存在,组织学切片显示信号缺失部位与铁颗粒标记细胞相一致。结论纳米级超顺磁性铁氧体颗粒标记的大鼠BMSCs经门静脉移植后可以通过1、5T场强行MRI活体示踪,为临床干细胞移植的应用提供可行的示踪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通过对肺肿瘤射频热消融(RFA)治疗效果的观察,评价其技术特点、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30例肺肿瘤患者共46个肿瘤接受了RFA治疗(其中肺部原发性肿瘤20例,转移瘤10例),在CT引导下将消融电极刺入到距肿瘤边缘组织1cm处,根据病灶大小,将子针打开至合适直径,达到靶温度后,持续7~15min。对患者进行1~9个月的随访,通过胸部X线片和增强螺旋CT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46个肿瘤,共做消融灶123个,治疗区域坏死率为100%。(1)随访1个月30例,46个肿瘤瘤体完全消融41个,占89.13%;部分消融5个,占10.87%。(2)随访3~9个月26例,40个肿瘤病灶完全缓解(CR)33个,部分缓解(PR)4个,无变化(NC)2个,进展(PD)1个,总有效率达925%(37/40)。结论 RFA治疗肺部肿瘤疗效肯定、安全,是1种应用前景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1.318 μm近红外激光视网膜损伤阈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1·318μm激光对视网膜的损伤效应,确定其损伤阈值。方法用输出波长1·318μm的Nd∶YAG激光为照射光源,固定照射时间0·2s,以不同剂量的激光照射散瞳后的家兔(25只)和大鼠(28只)眼睛,照射光斑直径分别为5mm和2mm,于照后1h和24h观察视网膜损伤发生率,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损伤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并于照后24h对损伤视网膜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1·318μm激光致家兔和大鼠视网膜损伤的阈值角膜剂量分别为13·7J/cm2和10·4J/cm2,阈值角膜能量分别为2·69J和0·33J。受损视网膜可见清晰的白色凝固斑,损伤重者累及视网膜全层。结论1·318μm激光可导致家兔和大鼠视网膜损伤,损伤阈值ED50分别为13·7J/cm2和10·4J/cm2。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吗丁啉综合治疗对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胃动素及胃排空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0年10月至2004年10月间连续人院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112例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46例,HBO组在给予吗丁啉(每次10mg,每天3次,连用4周)的基础上加用HBO治疗,HBO采用多人氧舱,在舱内停留120min,压力为0.25MPa(2.5ATA),戴面罩吸人纯氧60min(30min各2次,中间休息10min吸人舱内空气),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每疗程间隔3~5d(排除HBO治疗禁忌证)。对照组为单纯吗丁啉,每次10mg,每天3次,连用4周。45d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动素、空腹血糖、胃排空时间及症状的改善各项指标进行研究对比。结果HBO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和76.8%,症状的改善、胃动素及胃排空时间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性胃轻瘫患者在服用吗丁啉的基础上应用HBO可降低胃动素、加速胃排空时间,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利用计算机技术,搭建执业药师网上远程继续教育的平台,将主管部门审核的有关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放到网上,供参加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人员浏览学习。通过加强管理,严格考核,变传统教学模式为现代教育方式,实现教育的个性化,有效提高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谷氨酸是否能够影响腺苷A2A受体对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的调节。方法用1000ng/ml脂多糖(LPS)刺激小胶质细胞,分别加入100nmol/L A2A受体激动剂CGS21680以及不同浓度的谷氨酸(0,1,0,25,0,5mmol/L)干预,观察NOS活力变化。结果LPS诱导NOS活力增高,激活A2A受体可以产生抑制作用;0,25及0.5mmoL/L谷氨酸和A2A受体激动剂同时存在时,NOS活力进一步增高。结论高浓度谷氨酸可逆转腺苷A2A受体激动剂抑制升高NOS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总结分析女性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特征,以寻求和探讨鉴别诊断依据及CT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输卵管卵巢脓肿患者CT腹盆腔增强扫描资料。结果 10例患者CT均显示附件区厚壁囊性或囊实混合性肿块,肿块外缘模糊毛糙,增强多见脓肿壁呈厚壁分层强化及内部强化分隔。其他伴随的CT表现:子宫骶骨韧带增厚9例,直肠周围、骶前脂肪密度增高模糊9例,显示输卵管扩张积脓或积液的管状结构影6例,宫腔积液4例。CT观察到脓肿与盆腔结构粘连包括:肿块与子宫粘连者9例,与直肠、乙状结肠粘连者4例,与盆腔小肠肠管及盆壁结构广泛粘连3例;显示腹膜增厚伴腹水及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伴阑尾炎各2例。结论 CT除了能观察附件区囊实性肿块,还能显示相邻盆腔器官的受累粘连及盆底软组织或筋膜层的炎性浸润,能对附件脓肿做定性和定位诊断,对诊断不清的可疑妇科感染有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于监测中央型肺癌术后局部复发及胸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对55例110人次中央型肺癌术后胸部增强螺旋C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残端或吻合口复发9例,12人次。胸内淋巴结26例33人次淋巴结短径≥1 cm,其中14例结合临床及CT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中央型肺癌术后复发的监测,螺旋CT是最好手段之一,但对肿大淋巴结性质的评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福赛类杆菌与人类唾液富脯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分子。方法:Western—blot方法。将人工合成唾液富脯蛋白用生物素标记,福赛类杆菌全菌蛋白凝胶电泳,半干转移至纤维膜上,观察二者的相互作用。结果:富脯蛋白能与分子量为85KD、65KD、60KD、以及49KD的福赛类杆菌蛋白发生结合。结论:福赛类杆菌存在与人类唾液富脯蛋白相互结合的粘附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