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72篇
  免费   13322篇
  国内免费   7806篇
耳鼻咽喉   1191篇
儿科学   1904篇
妇产科学   728篇
基础医学   7426篇
口腔科学   2436篇
临床医学   14528篇
内科学   10543篇
皮肤病学   1165篇
神经病学   3182篇
特种医学   56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479篇
综合类   36395篇
现状与发展   28篇
预防医学   13911篇
眼科学   1710篇
药学   15891篇
  209篇
中国医学   14116篇
肿瘤学   5794篇
  2024年   560篇
  2023年   1693篇
  2022年   4296篇
  2021年   5426篇
  2020年   4655篇
  2019年   2487篇
  2018年   2600篇
  2017年   3640篇
  2016年   2776篇
  2015年   5209篇
  2014年   6598篇
  2013年   8434篇
  2012年   11708篇
  2011年   12662篇
  2010年   11539篇
  2009年   10061篇
  2008年   10235篇
  2007年   9702篇
  2006年   8758篇
  2005年   6719篇
  2004年   4638篇
  2003年   3742篇
  2002年   3010篇
  2001年   2695篇
  2000年   1875篇
  1999年   627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44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拉贝洛尔治疗对子痫前期患者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380例子痫前期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1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拉贝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 d后血液/尿液指标[尿肌酐(UCr)、24 h尿蛋白定量(24h UPQ)、血清脑利尿钠肽(BNP)、sFlt–1、PLGF]、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超声检查指标[血流阻力指数(RI)、脐动脉血流速度峰谷比(S/D)与搏动指数(PI)]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UCr、24h UPQ、血清BNP、s Flt–1水平、SBP、DBP、RI、PI、S/D均低于对照组,血清PL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13.16%,低于对照组的25.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联合应用硝苯地平与拉贝洛...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治的90例哮喘患儿,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并发症、肺功能、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消化道症状、肝肾功能损伤、嗜睡及心率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及C–A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白三烯D4(LTD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3+、CD4+及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可改善哮喘患儿肺功...  相似文献   
993.
摘 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预防上肢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就诊于 赣州市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 60 例行上肢皮瓣转移术的患者,采用简单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术后 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 “ 三抗 ” 治疗,观察组患者在 “ 三抗 ” 的基础上加服血府逐瘀汤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皮瓣的血运情 况、总体疗效。 结果:术后 3 d、7 d,观察组患者皮瓣肿胀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分别为 –2.28、–3.46, P < 0.05);术后 1 d、3 d、7 d,观察组患者毛细血管反应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分别为 –6.89、–6.29、–7.35, P < 0.05);观察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 –3.44,P < 0.05)。 结论:上肢皮瓣术后的患者在常 规 “ 三抗 ” 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可有效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皮瓣成活率。  相似文献   
994.
摘 要目的:研究机械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伴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因素。 方法:选取北 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 2020 年 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 AIS 伴心房颤动患者,均行机械取栓治疗, 入院时、治疗后 24 h、7 d、90 d 评估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在治疗 90 d 后评估患 者的预后效果,参考改良 Rankin 修订量表(mRS)评价,并对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总结分析。 结果:入院时所有患 者 NIHSS 评分为(11.25 ± 2.34)分,治疗后 24 h 的 NIHSS 评分为(8.21 ± 1.52)分,治疗后 7 d 的 NIHSS 评分为 (5.12 ± 0.93)分,治疗后 90 d 的 NIHSS 评分为(3.06 ± 0.54)分,NIHSS 评分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侧支循环建立情况、 开始治疗时间、血管再通时间及入院 NIHSS 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显示,导致 AIS 伴心房颤动患者机械取栓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 60 岁、高血压、未建立侧支循环、 血管再通时间≥ 4 h、入院 NIHSS 评分≥ 14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机械取栓术治疗 AIS 伴 心房颤动患者可减缓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 60 岁、高血压、未建立侧支循环、 血管再通时间≥ 4 h、入院 NIHSS 评分≥ 14 分,故临床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究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缺失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集的EC患者术后石蜡包埋子宫内膜组织标本5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检测MMR蛋白表达,包含MLH1、MSH2、MSH6及PMS2,观察MMR蛋白表达缺失率,对不同年龄及EC病理特征的MMR蛋白表达缺失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50例EC患者MMR蛋白表达缺失发生率为36.00%。MMR蛋白MLH1、MSH2、PMS2、MSH6表达缺失率分别为22.00%、6.00%、30.00%、6.00%,其中单项缺失4例(8.00%),两项表达缺失14例(18.00%)。(2)≤50岁EC患者MMR蛋白缺失表达率(56.00%)高于> 50岁EC患者(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不同细胞分化程度、肌层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患者MMR蛋白表达缺失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MMR蛋白在EC中表达缺失率较高,以PMS2表达缺失为主,且MMR蛋白表达缺失率在≤50岁EC患者中更高,故需...  相似文献   
996.
报告1例产前超声联合胎儿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胎儿脑灰质异位合并细丝蛋白A(filamin A,FLNA)基因突变的病例。患者超声检测结果显示侧脑室外壁凹凸不平,颅后窝池宽,透明隔间腔略窄,小脑延髓池轻度增宽。MRI诊断结果为胎儿脑灰质异位合并大枕大池。羊水穿刺获得脱落细胞,采用全外显子测序和基因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CNV)分析,显示与脑灰质异位疾病相关的FLNA基因外显子出现缺失,其为可能导致脑灰质异位的致病基因。因此,超声结合胎儿颅脑MRI能有效提高脑灰质异位的诊断率,其中染色体检查可筛查出部分致病原因,并对下次妊娠提供帮助。该病例可丰富临床医生对胎儿大脑灰质异位的产前超声检查、合并畸形、临床表现等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状况,探讨影响昌平区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的因素,为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昌平区2012-2018年15个涉农镇内农村自备井枯水期和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总大肠菌群数、大肠埃希菌数和菌落总数的监测结果,以及自备井的基本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合格率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检测1082件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总体合格率为72.18%,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的合格率分别为98.52%、72.55%和95.01%。微生物综合指标、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4.548,P<0.001;χ2=8.095,P=0.04;χ2=15.954,P<0.001)。枯水期微生物综合合格率、总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菌的合格率分别为80.40%、80.77%和97.59%,均大于丰水期(χ2=33.530,P<0.001;χ2=33.816,P<0.001;χ2=15.281,P<0.001);未消毒、按要求消毒及偶尔消毒的自备井以上指标的合格率不全相同(χ2=23.289,P<0.001;χ2=22.510,P<0.001;χ2=10.643,P=0.005);非山区以上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59.38%、60.07%和93.40%,均大于山区(χ2=34.562,P<0.001;χ2=34.640,P<0.001;χ2=7.438,P=0.006);浅井、深井和泉水微生物综合指标、总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均不全相同(χ2=38.742,P<0.001;χ2=38.829,P<0.001),大肠埃希菌的合格率亦不全相同(Fisher确切概率法,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是否为山区、水期类型、水源类型、消毒方式为影响水样微生物指标的综合合格率的因素。结论昌平区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需进一步提高,水期类型、水源类型、消毒方式均不同程度影响其合格率,建议完善并加强消毒管理,加强饮水安全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了解云南省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防治D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云南省社区T2DM患者(年龄≥18岁,且均在云南省居住≥1年)为调查对象,于2019年1—3月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统计DN发病情况。采用χ2检验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DN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5 122例T2DM患者,男性2 317例(45.24%),女性2 805例(54.76%);平均年龄(56.28±19.03)岁,以45~59岁为主,共2 649例(51.72%);婚姻状况以在婚为主,共3 834例(74.85%);居住在城市2 190例(42.76%),农村2 932例(57.2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共2 051例(40.04%)。DN发病1 462例,发病率为28.54%。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60~90岁(OR=1.994,95%CI:1.409~2.821)、T2DM病程11~15年(OR=1.530,95%CI:1.207~1.939)、吸烟(OR=1.441,95%CI:1.203~1.726)、肉类摄入频次>1次/周(OR=1.347,95%CI:1.134~1.599)、肥胖(OR=1.678,95%CI:1.338~2.104)、高血压(OR=2.086,95%CI:1.367~3.182)、总胆固醇(TC)升高(OR=2.070,95%CI:1.842~2.327)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OR=1.799,95%CI:1.550~2.089)是云南省T2DM患者DN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参加体育锻炼(OR=0.613,95%CI:0.426~0.883)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OR=0.573,95%CI:0.413~0.794)是T2DM患者DN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 云南省T2DM患者DN发病率较高,年龄较大、T2DM病程较长、吸烟、肉类摄入频次、参加体育锻炼、高血压、HbA1c是否达标及BMI、TC、HDL-C是该地区T2DM患者DN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评估替诺福韦(tenofovir,TDF)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的HIV/AIDS患者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分析TDF组和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组HIV/AIDS的人口学信息及临床检查资料,比较2组患者CKD的发生率和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TDF组患者CK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32例HIV/AIDS患者,其中TDF组249例,AZT组193例,开始治疗时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2(26,50)、31(26,43)岁,传播途径主要以同性传播为主(分别为69.48%、82.90%)。TDF组与AZT组24个月CKD累积发生率分别是2.8%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中,AZT组均高于TDF组(均P<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DF组患者中,女性(HR=57.46,95% CI:2.981~67.684)和基线eGFR异常(HR=4.75,95% CI:1.351~16.702)者发生CKD的风险更高。结论 TDF可以引起HIV/AIDS患者CKD的发生,但发生率较低,女性和基线eGFR异常者发生CKD的风险更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女性患者以及评估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分析胆道感染患者病原学特征并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锦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792例胆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和药敏分析。观察不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基础疾病、胆道疾病类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史、胆道手术史的患者胆道感染发生率,分析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54例胆道感染患者,胆道感染发生率为19.4%(154/792)。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7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9.8%),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2.3%)、真菌(7.9%)。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26.3%)、肺炎克雷伯菌(19.0%)所占比例较高,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8.9%)、表皮葡萄球菌(6.1%)所占比例较高。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83.0%)、环丙沙星(70.2%)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0.0%)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79.4%)、头孢他啶(67.6%)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0.0%)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75.0%)、红霉素(62.5%)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0.0%)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81.8%)、氨苄西林(63.6%)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0.0%)、替考拉宁(0.0%)敏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2.214)、恶性胆道疾病(OR=2.373)、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史(OR=3.979)、胆道手术史(OR=2.912)为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胆道感染患者具有一定的病原学特点,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治疗药物。胆道感染有患者年龄大、恶性胆道疾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史、胆道手术史多种危险因素,应当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