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9132篇 |
免费 | 14183篇 |
国内免费 | 788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189篇 |
儿科学 | 1899篇 |
妇产科学 | 730篇 |
基础医学 | 7819篇 |
口腔科学 | 2552篇 |
临床医学 | 14749篇 |
内科学 | 10666篇 |
皮肤病学 | 1186篇 |
神经病学 | 3129篇 |
特种医学 | 5702篇 |
外科学 | 10496篇 |
综合类 | 37222篇 |
现状与发展 | 28篇 |
预防医学 | 14840篇 |
眼科学 | 1718篇 |
药学 | 16087篇 |
213篇 | |
中国医学 | 15091篇 |
肿瘤学 | 587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7篇 |
2024年 | 2070篇 |
2023年 | 2200篇 |
2022年 | 4749篇 |
2021年 | 5777篇 |
2020年 | 5018篇 |
2019年 | 2748篇 |
2018年 | 2760篇 |
2017年 | 3738篇 |
2016年 | 2898篇 |
2015年 | 5287篇 |
2014年 | 6642篇 |
2013年 | 8507篇 |
2012年 | 11713篇 |
2011年 | 12662篇 |
2010年 | 11560篇 |
2009年 | 10075篇 |
2008年 | 10244篇 |
2007年 | 9696篇 |
2006年 | 8742篇 |
2005年 | 6698篇 |
2004年 | 4621篇 |
2003年 | 3724篇 |
2002年 | 2998篇 |
2001年 | 2677篇 |
2000年 | 1852篇 |
1999年 | 608篇 |
1998年 | 154篇 |
1997年 | 135篇 |
1996年 | 135篇 |
1995年 | 105篇 |
1994年 | 88篇 |
1993年 | 49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29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12篇 |
1966年 | 2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1篇 |
195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目的当对有间质细胞混杂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与膀胱移行细胞癌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时,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cap-turemicrodissection,LCM)是不可缺少的,然而从LCM所得的细胞中获取足够RNA量相当困难。本文首次将LCM与RNA线性扩增结合用于膀胱癌相关基因研究,目的是确定一条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将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从膀胱粘膜中分离出来,将膀胱癌细胞从肿瘤间质细胞中分离出来,并对其进行RNA体外线性扩增,以备进一步研究。方法采用LCM技术分别从正常膀胱粘膜及膀胱癌组织冰冻切片中获取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及膀胱癌细胞,提取RNA,并对微量RNA进行体外线性扩增。然后用RT-PCR验证扩增前、后RNA中β-actin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对照实验I证实经LCM后RNA完整性较好;经对照实验Ⅱ初步确定设定条件下LCMshooting次数与可获得RNA量间对应关系。从膀胱粘膜种捕获膀胱移行上皮细胞25万shootings;从膀胱癌组织中获取癌细胞20万shootings。产物RNA扩增后获得片段大小为0.5-2.5kh的aRNA,且β-actin基因表达表达完整。结论LCM结合RNA体外线性扩增技术能成功地获取较为单一的研究目的细胞,扩增后RNA完整性较好,能用于进一步研究中。 相似文献
122.
尖吻蝮蛇毒中一种新类凝血酶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技术,从尖吻蝮蛇毒中纯化得到一个具有凝血活性的组分.经Superdex 75 HR10/30预装柱检测,纯度达99.91%.SDS-PAGE显示为单一条带,还原、非还原条件下分子量分别为59.25k、52.58k.该组分的凝血酶比活为41.5u/mg,精氨酸酯酶比活为14.29u/mg,但不激活血浆凝血因子ⅩⅢ.EDTA不能抑制其凝血活性,而苯甲磺酰氟则产生不可逆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酶是一种新尖吻蝮蛇毒类凝血酶. 相似文献
123.
利用LC-MS/MS法快速鉴定盐酸头孢吡肟中的同分异构体杂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应用LC-MS/MS技术快速鉴定盐酸头孢吡肟原料药中的同分异构体杂质的方法。方法以乙腈-10 mmol·L-1乙酸铵(5∶95)为流动相经C18柱分离,通过电喷雾串联质谱在线检测,获得相关的色谱和质谱信息。结果在所建立的条件下,盐酸头孢吡肟及其同分异构体杂质获得有效分离,主成分和其同分异构体杂质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5.28 min和9.18 min,同时它们的二级质谱产物离子信息及其裂解方式呈现明显的差异。结论本法能快速、准确地分离鉴定盐酸头孢吡肟原料药中的同分异构体杂质,从而可以对其原料药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研究金属烤瓷修复体制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如何补救,探讨提高金瓷修复体修复工艺方面的问题。方法 收集并分析临床近5年制作的580例、共650件金属烤瓷修复体,归纳其在制作中出现的问题。结果 瓷裂及崩瓷18件,占2.76%:气泡15件,占2.31%;铸造缺陷11件,占1.69%;色泽不协调12件,占1.85%。结论 金瓷修复体的加工制作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与技工室制作、临床设计及牙体制备都有密切关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修复体的失败。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老龄大鼠膀胱生理特性的改变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年轻成年组(6月龄)和老龄组(24月龄),通过在体充盈期膀胱测压,判定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最大膀胱容量和漏尿点压的差异;在水浴条件下,分别测量两组新鲜逼尿肌条的自发收缩频率、应力作用下的反应张力、对电刺激的反应强度等指标,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年轻成年组相比,老龄大鼠表现为更易出现逼尿肌不稳定;麻醉条件下最大膀胱容量显著增加(P<0.01),漏尿点压无明显差异;自发收缩频率显著增高(P<0.05).老龄大鼠逼尿肌条在应力增加时,张力上升缓慢;应力降低时,张力下降迅速.应力改变时电刺激诱发收缩表现为与单纯应力改变时的张力改变相似,张力增加值在两组间元差异.结论:老龄膀胱功能的改变与自身逼尿肌兴奋性增加、高顺应性、弹性降低有关,肌源性改变是其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6.
纳洛酮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疗效。方法 :83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人分为纳洛酮组 38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 0 .3mg·kg- 1加入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中静脉滴注 ,qd× 3d ,3d后减为 4 .8mg·d- 1,qd× 7d ,10d为一个疗程 ;常规治疗组 4 5例 ,单用常规治疗。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观察病人症状。结果 :常规治疗组和纳洛酮组的昏迷时间分别为 (30±s 4 )d和 (2 0±4 )d ,死亡分别为 16例和 6例 ,恢复良好分别为 12例和 2 3例 ,中残分别为 7例和 6例 ,重残分别为 10例和 3例、植物生存各 1例 ;2组昏迷时间及疗效比较 ,P <0 .0 1。结论 :纳洛酮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中能降低死亡率 ,缩短昏迷时间 ,减少残存率。 相似文献
127.
128.
目的 :考察头孢哌酮钠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比较头孢哌酮钠复方制剂与单组分头孢哌酮钠的药动学差异。方法 :对6只健康家犬单剂量静脉注射头孢哌酮钠粉针剂和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复方制剂后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头孢哌酮钠的血药浓度 ,用3p97药动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单一制剂与复方制剂的头孢哌酮钠在体内的处置都符合二室模型 ,AUC0→∞分别为 (486 17±117 98)、(469 74±71 49) (mg·h)/L ,T1/2β 分别为 (0 96±0 13)、(0 85±0 17)h ;参数值经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和[1 -2α]置信区间法分析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5)。结论 :以AUC0→∞为衡量指标 ,两种制剂中的头孢哌酮钠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颈髓损伤后出现多尿症、低钠血症的机理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强直性脊柱炎颈髓损伤并多尿症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病人存在尿崩,且为肾性。多尿原因之一为伤前就存在的肾性尿崩,其二是颈髓损伤所致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多尿症及低钠血症是颈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结论颈髓损伤后发生的低钠血症存在两种理论解释,一是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SIADHS),一是脑盐耗综合征(CSWS)。多尿症同样有两种解释,一为颈髓损伤所致的交感神经抑制,再就是颈髓损伤同时颅内损害所致的中枢性尿崩。确切发病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明确。 相似文献
130.
增殖细胞核抗原突变体的稳定高表达对HeLa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稳定高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或突变体PC-NA(mutant PCNA,mPCNA)目的蛋白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观察PCNA在顺铂诱导的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显性负突变策略,通过构建重组人PCNA或mPCNA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5-His A-PCNA(His-PCNA)和pCDNA31/V5-His A-mPCNA(His-mPCNA),稳定转染到HeLa细胞中,G418筛选建立稳定高表达目的蛋白的HeLa细胞系;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测定顺铂损伤后不同细胞系的细胞存活率.结果 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测序分析与实验设计完全一致;稳定建系后,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在相应位置可见清楚的目的条带;MTT结果显示稳定高表达突变体PCNA的细胞系与对照组相比,其细胞存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His-PCNA和His-mPC-NA;建立了稳定高表达该质粒的HeLa细胞系;稳定高表达突变体PCNA的细胞系对顺铂损伤更敏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