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02272篇 |
免费 | 43526篇 |
国内免费 | 2304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75篇 |
儿科学 | 6293篇 |
妇产科学 | 2236篇 |
基础医学 | 24085篇 |
口腔科学 | 8230篇 |
临床医学 | 47471篇 |
内科学 | 32269篇 |
皮肤病学 | 4300篇 |
神经病学 | 8475篇 |
特种医学 | 15862篇 |
外科学 | 34498篇 |
综合类 | 114527篇 |
现状与发展 | 86篇 |
预防医学 | 49139篇 |
眼科学 | 4543篇 |
药学 | 49688篇 |
644篇 | |
中国医学 | 44736篇 |
肿瘤学 | 177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6篇 |
2024年 | 6143篇 |
2023年 | 6513篇 |
2022年 | 14025篇 |
2021年 | 17088篇 |
2020年 | 14908篇 |
2019年 | 8080篇 |
2018年 | 8326篇 |
2017年 | 11342篇 |
2016年 | 8772篇 |
2015年 | 15531篇 |
2014年 | 20139篇 |
2013年 | 25568篇 |
2012年 | 36987篇 |
2011年 | 39211篇 |
2010年 | 35481篇 |
2009年 | 31964篇 |
2008年 | 32218篇 |
2007年 | 30905篇 |
2006年 | 27214篇 |
2005年 | 21500篇 |
2004年 | 15121篇 |
2003年 | 12295篇 |
2002年 | 9361篇 |
2001年 | 8588篇 |
2000年 | 6381篇 |
1999年 | 2297篇 |
1998年 | 460篇 |
1997年 | 392篇 |
1996年 | 358篇 |
1995年 | 277篇 |
1994年 | 315篇 |
1993年 | 201篇 |
1992年 | 133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103篇 |
1989年 | 76篇 |
1988年 | 50篇 |
1987年 | 78篇 |
1986年 | 82篇 |
1985年 | 57篇 |
1984年 | 64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3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了解正常上颌复合体在不同状态相同载荷条件下,上颌窦区的应力分布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其本身的生物力学行为特征。方法:在自主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分别模拟张口位和正中咬合时上颌复合体的边界条件,计算并绘制出2种工况下上颌窦区各种应力的数据和图像。结果:正常上颌窦在正中咬合和张口位2种状态下,双侧第一磨牙受垂直集中压力作用,其各部位应力值均较小;当受到相同的载荷作用时,应力大小是不相等的。正中咬合时应力值小于张口位。结论:正常上颌窦各壁应力值在2种工况下均远远小于加载力,其中张口位应力分布不如正中咬合时均匀。 相似文献
82.
激光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光在牙体牙髓病治疗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在选择激光的类型和照射参数时,应根据牙体牙髓病的病变程度,以达到治疗目的,同时避免和减少激光的副效应。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成人单侧后牙反患者髁突的对称性及矫治后髁突位置(R)的变化。方法:21例成功矫治的单侧后牙反成年患者作为实验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18~23岁,平均21.8岁。21例安氏Ⅰ类错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0例,女11例,年龄19~23岁,平均22.1岁。实验组矫治前后与对照组均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和双侧矫正薛氏位片,测量髁突的不对称指数和髁突在关节窝中的相对位置。结果:实验组两侧髁突高度(CH)不对称,与对照组相比,CH的不对称指数明显增大(P<0.05)。实验组矫治前后两侧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均无显著性差异,但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非反侧髁突相对位置由前位趋于正中位(R由13.52减小为9.48)。结论:成人单侧后牙反患者的髁突形态存在不对称性,而髁突位置相对对称,颞下颌关节可随咬合关系和下颌骨位置的变化发生改建;正畸治疗后髁突位置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犬乳恒牙替换过程中IL-6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IL-6在乳恒牙替换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半定量分析的方法检测IL-6在成年犬和幼犬替牙期的表达。结果:成年犬IL-6的表达呈阴性;幼犬替牙期的乳牙成牙本质细胞层、牙周膜和恒牙胚上方骨组织中均有阳性信号表达。结论:提示IL-6可能在幼犬乳牙替换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贵金属烤瓷合金反复多次熔铸后金相学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比较反复多次铸造 对贵金属烤瓷合金金相结构的影响。方法:应用倒置式金相显微镜观察Bio Herador N金烤瓷合金熔铸前、后及再反复熔铸3次后,各代铸件金相组织;侧重观察组织致密程度及铸造缺陷产生情况。结果:厂商产品之金相明显不同于铸态组织金相;从Ⅰ-Ⅳ代,随着反复熔铸次数增加,铸件铸态组织呈松散化趋势,表现在缩孔松数量分布逐代增多增广,至Ⅲ、Ⅳ代晶界逐渐模糊、消失,晶粒形态不清。结论:对BioHerador N合金而言,反复多次熔铸会使铸件铸态组织产生明显改变;提示废旧合金单纯重熔利用会导致铸件在性能方面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6.
软衬材料用于下颌慢性牙槽嵴疼痛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软衬材料用于治疗下颌慢性牙槽嵴疼痛的效果。方法:对16例下颌慢性牙槽嵴疼痛的患者,采用Molloplast-B软衬材料衬垫下颌全口义齿,于修复后1个月行舒适度问卷调查,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于使用软衬前后进行咀嚼效能测定。结果:16例患者的疼痛症状均有缓解,7例患者的固位有改善,14例咀嚼效果有改善;使用软衬后咀嚼效能显著提高。结论:短期内Molloplast-B软衬材料对下颌慢性牙槽嵴疼痛,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龋病与口腔白色念珠菌家族传播的关系。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间采集35个家庭(119个样本)口腔牙菌斑,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白色念珠菌基因型,并记录龋失补(DMFT)指数。结果18个家庭(18/35,51.4%)、34个样本(34/119,28.6%)中检出白色念珠菌,其中11个家庭存在家族传播(11/18,61.1%)。呈垂直传播、垂直-水平传播和水平传播的白色念珠菌基因型一致率分别为0(0/5),66.7%(2/3),66.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571,P<0.01)。念珠菌感染与DMFT指数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口腔白色念珠菌的传播呈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念珠菌感染与龋病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8.
3种充填材料治疗老年人后牙根面龋临床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选择老年人后牙根面龋充填治疗的理想材料。方法 2 79颗患牙随机分成 3组 ,分别用银粉加强型玻璃离子、DyractAP及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治疗 ,随访 18~ 2 4个月。结果 银粉加强型玻璃离子组的成功率为 96 .4 % ,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组 (6 7.12 % ) ,P <0 .0 5 ,与DyractAP组 (92 .4 7%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银粉加强型玻璃离子治疗老年人后牙根面龋优于光固化树脂 相似文献
89.
目的 了解福建地区切牙先天缺失患者的颅颌面形态特征,探讨切牙先天缺失对颌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切牙先天缺失患者分为3组:L1组,先天缺失1颗下切牙;L2组,先天缺失2颗下切牙;U2组,先天缺失2颗上颌侧切牙;12例个别正常牙合作为对照组.对受试者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1组ANB增大(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L2组ANB、SNA、UL-EL增大,N-S-Ar减小(P<0.05);U2组H角、L1-NB、MP-SN、N-ANS、NA-PA、N-Me、N-S-Ar减小,SNB增大,U1-L1增大(P<0.05).结论 下颌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上颌骨相对前突,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患者下颌前突,呈Ⅲ类骨型趋向.上、下切牙缺失对颅颌面结构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对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时间效应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中间普氏菌内毒素 (Pi)对离体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增殖的时间效应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噻唑盐比色测定法 (MTT)和流式细胞仪技术。结果 :MTT法结果表明 ,加入10 μg/mLPi内毒素 3h后 ,即明显抑制人牙周膜细胞的增殖 (P <0 .0 5 ) ,且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 ,在 10 μg/mLPi内毒素作用后 6和 12h ,DNA合成前期细胞所占百分比 (G1% )有所增高 ,而DNA合成期细胞所占百分比 (S % )降低。作用 2 4h后S期细胞数量增加 ,G1期细胞数量下降。结论 :Pi内毒素对人PDLC有直接毒害作用 ,可能是内毒素抑制静止态的G1期细胞进入S期 ,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