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913篇
  免费   39568篇
  国内免费   23463篇
耳鼻咽喉   3958篇
儿科学   6293篇
妇产科学   2234篇
基础医学   22818篇
口腔科学   7878篇
临床医学   46826篇
内科学   31955篇
皮肤病学   4211篇
神经病学   8396篇
特种医学   15742篇
外科学   34221篇
综合类   112116篇
现状与发展   86篇
预防医学   48118篇
眼科学   4516篇
药学   49332篇
  633篇
中国医学   42103篇
肿瘤学   17508篇
  2024年   2151篇
  2023年   5211篇
  2022年   12941篇
  2021年   16314篇
  2020年   14272篇
  2019年   7496篇
  2018年   8009篇
  2017年   11122篇
  2016年   8497篇
  2015年   15378篇
  2014年   19990篇
  2013年   25390篇
  2012年   36971篇
  2011年   39165篇
  2010年   35460篇
  2009年   31923篇
  2008年   32186篇
  2007年   30854篇
  2006年   27220篇
  2005年   21501篇
  2004年   15125篇
  2003年   12295篇
  2002年   9361篇
  2001年   8588篇
  2000年   6387篇
  1999年   2295篇
  1998年   459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312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33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的检测方法,估测介导此诱发电位的外周神经传导速度.方法 受试者取卧位,应用CHEP刺激器,于两个强度水平(49.5℃和54.5℃)应用可调节脉冲,刺激部位为鱼际肌、手背、前臂的掌侧面.受试者在每次刺激后,按照视觉模拟评分标准对刺激强度分级.以Keypoint仪器记录,记录点为Cz和Pz.测定刺激强度和疼痛分级的关系、诱发电位的主要成分及外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刺激强度和疼痛分级的关系为:49.5℃和54.5℃刺激鱼际肌皮肤,疼痛分级分别为(3.2±0.3)、(4.4±0.5)级;54.5℃刺激手背和前臂掌侧面皮肤,疼痛分级分别为(6.3±0.8)、(7.2±0.5)级.于记录点记录到3个主要成分:Cz/N550、Cz/P750和Pz/P1000.介导此诱发电位的外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12.9±7.5)、(1.7±0.4)m/s,分别与Aδ纤维和C纤维的传导速度相对应.结论 CHEP能较为稳定、可靠地引出,介导此诱发电位的外周神经为Aδ纤维和C纤维.  相似文献   
912.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双极汽化电切术(TUPKV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TUPKVP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放手术2例,切除前列腺组织10~80 g,平均32.5 g。手术时间25~150 min,平均60 min,术中输血10例,无电切综合征(TURS)发生。术后随访2~36个月,患者最大尿流率升高,IPSS症状评分值降低,排尿通畅,疗效好,并发症少。结论:TUPKVP出血少,手术安全,疗效确切,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13.
目的 :探讨6 7Ga心肌显像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VMC)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静脉注射6 7Ga 枸橼酸盐 ,48h、72h后开始显像 ,观察心脏部位放射性浓聚情况 ,并计算心 /肺 (H/L)指数 ,根据H/L指数判断心肌炎性病变的严重程度 (H/L指数 >1.2为阳性 )。结果 :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 ,50例阳性 (占 64% ) ,其中急性期阳性率为 84% ,恢复期阳性率为 50 % ,慢性期为 2 9% ,急性期阳性率明显高于恢复期和慢性期 (P<0 .0 5)。结论 :心肌6 7Ga放射性浓聚与心肌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直接反映了病变心肌的炎症反应情况 ,对诊断VMC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并对VMC治疗、预后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14.
二步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ACL-骨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新鲜异体和二步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 前交叉韧带 (ACL) 骨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差异。方法 :将 6 0只新西兰兔和 6 0只日本大耳兔分别随机分成自体骨 ACL 骨移植组、新鲜异体骨 ACL 骨移植组和二步冷冻保存同种异体骨 ACL 骨移植组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 1周、2周、3周、4周各采血 2ml测定血清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水平 ,术后 4周、12周切取移植关节 ,作苏木精 -伊红染色。结果 :光镜下检查显示 ,自体移植组和二步冷冻保存移植组均未见明显炎性细胞浸润 ,胶原排列规则 ,分化成熟。新鲜异体移植组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其IL 2水平明显高于自体移植组和二步冷冻保存同种异体移植组且高于术前水平 (P <0 .0 1)。结论 :二步冷冻减轻了同种异体骨 ACL 骨移植后排斥反应 ,移植后其组织学改变同自体移植相似  相似文献   
915.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多巴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用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痕量多巴胺 (DA)的效果。方法 :采用涂布法制成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 ;在pH =5 .4的KH2 PO4 Na2 HPO4缓冲溶液中 ,采用该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DA。结果 :该修饰电极对DA有着显著的电催化作用 ,与裸玻碳电极相比较 ,其灵敏度大大提高 ,在2 .0× 10 -7~ 6 .0× 10 -4mol/L浓度范围内 ,DA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为 5 .0× 10 -8mol/L。将该修饰电极用于盐酸多巴胺针剂的测定 ,相对平均偏差为 1.4 % ,平均回收率为 99.2 %。结论 :该修饰电极响应快 ,灵敏度高 ,稳定性好 ,寿命长 ,适合于具有电活性生物分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916.
目的比较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及脐血CD34+细胞诱导树突细胞(DC)的方法及其特性.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法获得单核细胞;经GM-CSF及IL-4诱导获得DC.磁性活化细胞分选系统(MACS)分选脐血CD34+细胞,以GM-CSF、IL-4、TNF-α、SCF、FL、TPO等细胞因子诱导获得DC.用电镜、普通显微镜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DC表型;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llo-MLR)观察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因子GM-CSF、IL-4、TNF-α,脐血CD34+细胞在GM-CSF、IL-4、TNF-α、SCF、FL、TPO等因子作用下,可生成DC,并表达相应的DC分化抗原CD14、CD80、CD83、CD86、HLA-DR.脐血CD34+细胞具有较强的扩增能力,经2周诱导,体系细胞数可增加173.8士26.7倍,两种来源的DC均能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结论外周血单核细胞与脐血CD34+细胞,在体外均可诱导成DC,并具有相应的DC分化抗原和功能.  相似文献   
917.
目的 该文以Cr:liSAF激光作为激发光源 ,针对生物大分子设计了荧光实验 ,以探讨其在组织自体荧光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氙灯泵浦Cr:LiSAF二次谐波用来产生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 ,并设计了自体荧光试验。结果 最后设计并实现了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 ,得到了良好的输出特性。结论 氙灯泵浦Cr:LiSAF二次谐波产生可调谐蓝光脉冲激光输出得到了良好的输出特性 ,该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自体荧光产生机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18.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 2 9眼 ,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体摘除 14眼 ;睫状体扁平部三孔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晶体摘除 15眼。一期植入人工晶体 12眼。结果 :随访 2 2眼 1~ 12月 ,平均 8.5月。 18眼眼压 <2 1mmHg ,2眼局部滴抗青光眼眼水 ,眼压为 2 4mmHg ,2眼口服降眼压药物 ,眼压为 2 4 .0 0± 3.2 5mmHg。视力提高 16眼 ,无变化 6眼。结论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19.
碰撞癌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碰撞癌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碰撞癌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患病率、发病年龄、性别比、好发部位、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疗手段、病理特点。结果:碰撞癌罕见,好发年龄大于58岁,男性发病多见,好发部位为食管-贲门,食管-胃底等。临床表现无特殊,术前影像学检查多不能明确诊断,术后病理诊断是唯一的确诊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或放疗。病理特点为同一宿主同一部位或器官2个不同类型肿瘤的结合,瘤组织间没有移行和混合,有各自的转移途径,碰撞癌以鳞癌和腺癌的碰撞为主。结论:碰撞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结合,临床特点有待进一步总结,影像学综合诊断有助于提高其确诊率。  相似文献   
920.
创伤性湿肺是胸部外伤中常见的继发性改变,首先由Brford(1945年)报道并命名,后经Daniel氏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国内70年代就陆续有对本病的论述和报道。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提供更加明确的诊断,现将我院2004年6月~2005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湿肺39例,报告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39例创伤性湿肺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其中男32例,女7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9岁,以30~60岁男性为多见。临床表现:以胸痛、气短、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休克为主要症状。外伤原因:车祸伤15例,高处坠落伤17例、重物挤压伤4例、钝器打击伤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