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0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217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37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579篇
内科学   305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94篇
特种医学   172篇
外科学   342篇
综合类   1097篇
预防医学   475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474篇
中国医学   287篇
肿瘤学   16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刘和平  成聪  王钊  范丽 《山东医药》2011,51(11):7-9
目的探讨天麻素(Gas)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将N2a细胞(APP695)和293细胞(293SW)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分别加入255、0、1002、00μM的Gas,对照组为正常的培养基。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无胞体形态变化、轴突回缩、贴壁不良、细胞悬浮或成簇现象;Gas预处理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但Aβ水平明显降低,且随Gas药物浓度增加而降低。结论 Gas治疗AD可能有功效,其机制可能为抑制Aβ表达。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单纯性细支气管肺泡癌的高分辨CT(HRCT)特点。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单纯性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21例(22处病变),对照术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非黏液产生型单纯性细支气管肺泡癌20例,21处病变,黏液产生型单纯性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野口分类:A型3例,B型12例,C型5例,黏液型未作分类。病期分类:21例均为ⅠA期,肿瘤最大径0.3~3.0 cm(平均1.3 cm)。全病例均无胸膜和脉管浸润,无淋巴结转移。HRCT所见:根据磨玻璃密度影(GGO)的含量多少,将病变分为4种类型,病变全部呈GGO为A型(5例);GGO中心少量线状影为B型(7例);GGO中心及周边线状影散在为C型(7例);结节形成型为D型(3例)。伴有胸膜牵引11例。肿瘤境界清晰,边缘光整的病例5例,余17处病变边缘不规则,境界不清。阴影中心部伴有血管、支气管阴影者21例。结论 HRCT能够反映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病理组织学的结构特征,对于病理侵袭度的预测及预后评估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高血压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中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该院的高血压阵发性AF患者80例作为AF组,选取高血压无阵发性AF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血浆hs-CRP、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左室质量指数(LVMI),以及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瓣膜病、冠心病和孤立性房颤等一般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阵发性AF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瓣膜病、冠心病和孤立性房颤、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数据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血低切黏度、LA、LVEF、LVMI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越大、hsCRP对数值越大、左心肌越厚、左房越大出现阵发性AF的可能性越大。结论血浆hs-CRP与高血压阵发性AF的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4.
目的 通过分析糖尿病高危足患者临床资料及预后,为糖尿病足溃疡的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对2012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的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按照既往是否有足溃疡或者截肢(趾)史,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随访患者从出院至2021年1月31日,对患者生存及溃疡复发或新发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 最终纳入患者123例,高风险组患者29例,低风险组患者94例。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受教育程度、接受正规治疗比例、定期监测血糖比例、体质量指数、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胼胝、足畸形、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肠自主神经病变、高血压、冠心病的比例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组的女性比例(51.7%vs. 29.8%)、年龄[(69.8±10.3)vs.(64.4±11.3)岁]、合并下肢动脉病变比例(62.1%vs. 34.4%)、合并高尿酸血症比例(27.6%vs. 10.6%)高于低风险组(P<0.05)。在随访(67±20)个月后,有2...  相似文献   
85.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112所医院感染控制监测数据收集和分析,了解贵州省及各地州市医院感染基本情况与发生特点,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1月1日-9月30日对112所贵州省各地州市二级以上医院的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手术部位感染及重点部位感染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各医院通过邮件、传真形式上传数据至省质量控制中心,由质量控制中心审核数据后,录入、分析。结果共112所医院参与调查,106所医院参与感染率调查,占94.64%;共调查医院患者4 4 771例,发生医院感染1 279例、1 349例次,感染率2.84%、例次感染率3.21%;37 128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预防用药、治疗用药的平均使用率分别为44.54%、28.91%、71.09%,病原菌送检率19.41%;调查手术患者58 598例,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70例,感染率为1.14%,肺部感染156例感染率为0.27%。结论通过对贵州省各级医院横断面调查,掌握医院感染变化趋势,提示各医疗机构应进一步规范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高病原菌送检率,减少耐药菌发生,认真落实重点部位感染预防相关指南,以降低侵入性操作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游离髂骨联合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背侧骨皮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7例手指背侧骨皮缺损的患者,手术方案为:3例污染较轻者经急诊清创后Ⅰ期给予修复,4例感染者Ⅰ期彻底清除病灶,控制感染后,Ⅱ期行游离髂骨植骨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手指于功能位,腹股沟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34周断蒂,皮瓣全部成活;临床植骨愈合时间为8周3例,9周4例,平均8.5周;术后3个月复查全部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随访104周断蒂,皮瓣全部成活;临床植骨愈合时间为8周3例,9周4例,平均8.5周;术后3个月复查全部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随访103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满意,髂骨塑形良好,未出现骨髓炎、骨不愈合等情况。结论游离髂骨联合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手指骨皮缺损是一种理想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7.
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洁  袁耀宗 《胃肠病学》2008,13(3):181-183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近年研究认为其发病与免疫、遗传、环境、微生物等因素均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对近年IBD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包括IBD的易感基因、环境因素对IBD的影响、宿主防御反应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以及IBD的肠黏膜屏障和内环境、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8.
目的:初步探讨长春新碱载体红细胞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代谢情况。方法i昆明种小鼠腋窝皮下接种S180肉瘤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长春新碱、长春新碱载药红细胞2组,经尾静脉分别注射长春新碱200ug及长春新碱载药红细胞(浓度1cg/L)。注射后0、1、2、3、4、24、48及72h取小鼠血液、肝脏及肿瘤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药物浓度,计算半衰期。结果:长春新碱进入体内后血浆浓度迅速增高,其代谢速率也很快,48h后完全测不出,半衰期1.53h。长春新碱载药红细胞在血浆中浓度稳定而持久,72h仍可测出,药物半衰期达4.1h,是前者的2.68倍。载药红细胞在肝脏及肿瘤中的浓度和稳定性均高于游离药物,且随着时间延长,这种优势越来越大。结论:载药红细胞延缓药物释放,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增强了药物向肝脏及肿瘤的靶向聚集,减少不良反应。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和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89.
目的回顾调查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例,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病因、诱因和病死率,探讨防治对策。方法从住院病历数据库中检索出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出院和住院期间死亡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4760例,以60~69岁,70~79岁和≥80岁分为3个年龄段,比较分析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70~79岁和≥80岁年龄段与60~69岁年龄段相比,病因中冠心病随增龄增多(48.9%、51.6%比37.3%,P〈0.001),风湿性心脏病和心肌病随增龄减少(分别为7.3%、2.1%比20.8%和4.3%、1.6%比8.7%,P〈0.001),70~79岁年龄段肺心病比例最高;诱因中肺炎随增龄明显增多(17.3%、23.0%比13.8%,P〈0.01与P〈0.001);伴随疾病中高血压病、糖尿病随增龄增多(分别为51.9%、55.6%比41.7%和28.8%、28.0%比24.0%,P〈0.05至P〈0.001),心律失常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死率随增龄显著增高(13.1%、14.7%比7.1%,P〈0.001)。结论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因、诱因和伴随疾病构成比中,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和肺炎随增龄增多,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随增龄减少,心律失常无显著性变化,住院期病死率随增龄增高。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超声介导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16 5 (VEGF165)基因靶向微泡促梗死心肌血管新生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 pcDNA3 1-/VEGFcDNA165,将其包载于脂质泡中 ,超声辐射下向鼠心肌传输。采用RT PCR、WesternBlot检测mRNA、蛋白表达 ,观察微血管密度评价血管新生效果。结果  (1)成功构建VEGF165基因 ;(2 )脂质体微泡可包载VEGF165基因 ;(3)超声介导辐射下向心肌靶向传输VEGF165基因 ,实验组基因表达及血管密度高于空白对照组 ,但低于VEGF165基因心肌直接注射。结论 具有心肌显影功能的脂质体载VEGF165基因微泡在超声辐射下可向大鼠梗死心肌靶向传输 ,并产生促血管新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