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5篇
  免费   1006篇
  国内免费   517篇
耳鼻咽喉   103篇
儿科学   146篇
妇产科学   96篇
基础医学   550篇
口腔科学   171篇
临床医学   1215篇
内科学   679篇
皮肤病学   71篇
神经病学   231篇
特种医学   425篇
外科学   705篇
综合类   2545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995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1103篇
  26篇
中国医学   1026篇
肿瘤学   521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374篇
  2021年   471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326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391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591篇
  2012年   854篇
  2011年   876篇
  2010年   800篇
  2009年   636篇
  2008年   655篇
  2007年   575篇
  2006年   587篇
  2005年   445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低分子量肝素与香丹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低分子量肝素与香丹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 0例病人分为 3组 ,联用组 4 0例 ,用低分子量肝素 5 0 0 0抗Xa国际单位腹部脐周皮下注射 ,每12h 1次 ,香丹注射液 4 0ml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5 0 0ml中 ,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低分子量肝素组 30例 ,只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 ;香丹组 30例 ,只用香丹注射液治疗。 3组治疗时间均为 10~ 14d。结果 :联用组的临床疗效高于低分子量肝素组和香丹组(P <0 .0 5 )。不良反应发生率 3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和香丹注射液联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效果优于单用其中一种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2.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病人颅内压及凝血功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病人的颅内压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开颅肿瘤切除病人18例,麻醉诱导前行蛛网膜下腔穿刺,监测颅内压(ICP),并由足背动脉放血400—600ml,开始诱导同时经外围静脉快速补充2—2.5倍于采血量的等效肢体和晶体。麻醉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中连续监测有创血压、心率、氧饱和度,分别于血液稀释前后监测ICP,中心静脉压(CVP)、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因子1(FIB)、血小板(PLT)、血球压积(HCT)。结果 与血液稀释前相比,血流动力学稳定;PT明显延长(P<0.05),PLT、HCT明显降低(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APTT、FIB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颅内压无明显增高。结论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开颅手术病人的颅内压和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简便的血液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甘草次酸 (G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原癌基因c fosmRNA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探讨GA与血管紧张素Ⅱ (AⅡ )受体结合的可能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3H]TdR参入DNA、MTT分析法、Northernblot。结果 ①低浓度GA( 1× 10 -9mol·L-1)及高浓度GA( 1× 10 -5mol·L-1)均能导致c fosmRNA迅速表达 ;1× 10 -5mol·L-1Sar AⅡ能够阻断AⅡ、GA诱导的VSMCc fos表达 ;低浓度和高浓度GA都能促进AⅡ ( 1× 10 -5mol·L-1)诱导的VSMCc fos表达 ;②低浓度GA对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随着浓度的升高 ,促增殖作用减弱 ;高浓度GA抑制细胞的增殖。Sar AⅡ单独作用于VSMC ,不影响细胞增殖 ;Sar AⅡ能够阻断AⅡ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Sar AⅡ既抑制低浓度GA促细胞增殖作用 ,也消除高浓度GA抑制细胞增殖作用 ;低浓度GA与AⅡ联合作用 ,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高浓度GA与AⅡ联合作用于VSMC ,则可减轻高浓度G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GA能激活c fos转录因子 ,从而产生对VSMC的增殖作用 ,因此 ,GA具有AT1受体的激动剂2 0 0 2 0 4 0 3收稿 ,2 0 0 2 0 7 2 3修回作者简介 :张凤云 ,女 ,33岁 ,硕士 ;贺师鹏 ,男 ,67岁 ,教授。研究方向 :酶和受体的拮抗剂样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医院开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医院开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 PIVAS)工作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依据药物特性设计而且符合GMP规范,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制定医院全封闭输液配置中心药物领用流程,配药信息传递流程.配药工作流程及相关的管理规程。结果与结论 开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保证溶液的无菌性;防止微粒污染;推动临床药学发展;将给药错误减少至最低;确保相溶性和稳定性;减少药物浪费和减低成本;确保职业暴露防护。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对美国CMS公司生产的肿瘤治疗计划系统 (TPS)计算结果值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方法 按照测量条件下的带有Farmer型电离室的固体水模在螺旋CT下进行扫描 ,图像通过网络数字传输系统传入TPS中 ,分别进行 10cm× 10cm规则野与不规则野、均匀组织与不均匀组织(分别含骨和肺 )、源轴距 10 0cm中心轴上深度 6和 10cm、野内任意点、机架角 30°、楔形板、MLC、铅挡、源皮距 90和 12 0cm条件下 6和 15MVX线计划设计并采用卷积和叠加两种算法计算 ,再与加速器治疗机上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均匀组织和含骨的不均匀组织卷积和叠加算法的计算结果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偏差在 0 .5 %以内。多数实测值与计算值偏差在2 .5 %以内 ,个别计算与实测结果偏差在 3%以内 ,含肺的不均匀组织做不均匀组织校准后卷积算法与实测偏差较大 ,6MVX线为 7.8% ,15MVX线为 4 .5 % ,而叠加算法与实测偏差在 1.5 %以内。结论 除了卷积算法不能用于含肺组织或含气空腔剂量计算以外 ,卷积和叠加算法均可用于剂量计算 ,且偏差符合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06.
254例肾细胞癌的诊治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燕翔  方祖军  郑捷  杨醌  李强  张佐良  陈波  姚孟树  丁强  张元芳 《肿瘤》2004,24(3):248-250
目的探讨肾癌的临床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本院1993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254例肾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典型肾癌“三联征”的发生率为2.4%;肾癌偶发癌占45.7%.“肾外表现”主要有:贫血40.9%,消瘦14.6%,发热12.6%,高血压10.2%.病程<3个月占73.6%(187/254).辅助检查以B超、CT为主.治疗以肾癌根治术为主,占87.4%,术后结合干扰素治疗,效果确切.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8.7%、72.9%.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肾癌的预后与肿瘤分期、直径大小和C-erbB2阳性与否相关.结论临床上无任何表现而体检偶发的肾癌日渐增多,典型的肾癌“三联征”已少见.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体检,结合辅助检查,有助于肾癌的早期诊断,适当条件下的健康体检有积极意义.治疗仍以肾癌根治术为主,术后免疫治疗有积极的意义.肿瘤分期、直径大小和C-erbB2阳性与否对肾癌的预后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7.
Objective  Ovarian dysgerminoma is an uncommon ovarian malignancy, Its clinicai features are special and there a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its prognosis. If treated properly, the patient can be cured. Otherwise it may endanger the patient’s life.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factors related to prognosis of ovarian dysgerminoma. Methods  Data from 57 patients with pure ovarian dysgerminom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the Cancer Center, Sun Yat-sen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1.1964 to December 31, 2000. Results  The main clinical features were abdominal mass (56.1% ), abdominal pain (21.1% ), abdominal swelling (17.5%.), vaginal bleeding (5.3% )and genital tract abnormalities (5.3%). Twenty-six patients had stage I diseases, 8 stage II.9 stage III.1 stage IV and 13 recurrent and persistent diseases. The uterus was involved in 41.2% of patients with stage II -III diseases. Combined modality was given to 52 cases and a single-method treatment to 5 cases. The total overall 5 and 10-year survival rates for stages I-IV was 80.1 % and 70.0% respectively.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for stage I was 100%, stage II 55.2%. stage III 55.6% and stage IV 0%; for recurrent and persistent diseases, 72.7%. The stage I group of 12 patients. received adnexectomy and 14 patients underwent hysterectomy and adnexa remova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5 and 10-year survival rates (all 100%). Of the 23 patients in the stage I group to whom oniy chemotherapy was given after operation, 19 cases received 3 or more courses and were well without recurrence; 4 patients received only one course and one of them recurred 21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In the group of stages II and III cases,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86.7% for those whose chemotherapy courses were 3≥ 4 and 25.0% for patients who received less than 4 courses of chemotherapy (P<0.05). Conclusions  The prognosis of ovarian dysgerminom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isease stage and treatment modality. A fertility-preserving operation can be considered in early -staged patients, but caution needs to be exercised in the middle to late staged cases. Good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with an operation-based combined modality in recurrent patients.  相似文献   
108.
综合治疗Ⅱ+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比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及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的疗效,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方法.方法 64例Ⅱ+Ⅲ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成两组,诱导化疗加放射治疗组(诱导化放组)32例,采用EP方案(顺铂100 mg/m2,第1天,依托泊甙100 mg/m2,第1~3天)化疗2~3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完成后行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量60~70 Gy,6~7周完成.同步放射治疗加化疗组(同步放化组)32例,采用EP方案(顺铂20 mg/m2,第1~5天,依托泊甙50 mg/m2,第1~5天)化疗2个周期,每4周为1个周期;化疗第1天开始行放射治疗,总剂量为60~70 Gy,6~7周完成.结果诱导化放组有1例未完成治疗计划,同步放化组3例未完成治疗计划.诱导化放组完全缓解率占31.3%,部分缓解率占50.0%,无变化+病变进展占18.7%;同步放化组分别占37.5%、46.9%、15.6%,2个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11,P>0.05).诱导化放组中位生存期为13.4个月,同步放化组为21.6个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8,P<0.05).1、2、3年生存率诱导化放组分别为65.6%、21.9%、12.5%,同步放化组分别为71.9%、43.8%、31.3%,2个组生存曲线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7.06,P<0.01).毒副反应方面,同步放化组高于诱导化放组,尤以造血系统毒性明显,但能为绝大多数患者耐受.结论同步放化疗能延长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9.
子宫切除术后盆腔包块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 的探讨 因 良 性 疾病 行 子 宫 切除 术 后 盆 腔包 块 形 成 的原 因 、临床 特 征 及 治疗 。 方 法 收 集 并分 析30例 子 宫 切 除术 后 盆 腔 包 块 的 两 次 手 术 前 后 情 况 、包 块 的 性 质 、二 次 手 术 前 后 情 况 、包 块 的 性 质 、二 次 手 术方 式、治疗 效果 及 随访 结果 。 结果 30例 患者 在子 宫 切除 时 均保 留了 一 侧或 两侧 附 件,53% 病 例包 块 以 体 检或 自查 方式 发现 ,47% 有 症 状;大 多 数病 程长 、包 块 大、活动 差、以囊 性为 主 、用 抗 生素 治 疗 或 中药 治 疗 无 效;B超43% 有分 隔,CA 在 正常 范 围。70% 病 例与 粘 连性 囊 肿有 关,原子 宫 切除 时有 粘 连者11例 在 本次 手术 时 均有 粘连 ,38% 粘 125连 性囊 肿于 子 宫切 除术 后6个月 内 出现 包块 ,62% 术 后2年内 出现 包 块,卵巢 囊肿 均 为术 后1年以 上 发现 包块 。二 次手 术时 腹腔 镜 手术 比开 腹 手术 出血 量 少,但医 疗费 用 高,平 均 住院 日及 手 术时 间差 异 无显 著 性,总复 发率26% 。结论 粘 连性 包 块多 数术 后2年 内 发 现 ,卵 巢 囊肿 大 多1年 以 后 发 现;保 留附 件 是 再 次形 成 包 块 中 液体 的  相似文献   
110.
超抗原(SAg)是一类能高效地刺激T细胞增殖并且使之释放大量细胞因子的细菌或病毒产物.SAg与抗肿瘤单克隆抗体(McAb)的偶联物或者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制成的它们的融合蛋白对MHCⅡ类分子阳性或阴性的肿瘤细胞都有强大的杀伤作用.体外细胞毒实验和动物体内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它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新型肿瘤免疫导向治疗剂.但是目前尚未见临床应用的报道.本文综述了用McAb与SAg结合物介导的T细胞对肿瘤进行免疫导向治疗的实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