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847篇 |
免费 | 2804篇 |
国内免费 | 178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22篇 |
儿科学 | 476篇 |
妇产科学 | 138篇 |
基础医学 | 1580篇 |
口腔科学 | 447篇 |
临床医学 | 3388篇 |
内科学 | 2610篇 |
皮肤病学 | 321篇 |
神经病学 | 575篇 |
特种医学 | 1211篇 |
外科学 | 2672篇 |
综合类 | 7873篇 |
现状与发展 | 6篇 |
预防医学 | 3321篇 |
眼科学 | 337篇 |
药学 | 3227篇 |
38篇 | |
中国医学 | 2643篇 |
肿瘤学 | 125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3篇 |
2023年 | 378篇 |
2022年 | 914篇 |
2021年 | 1135篇 |
2020年 | 1044篇 |
2019年 | 531篇 |
2018年 | 541篇 |
2017年 | 825篇 |
2016年 | 583篇 |
2015年 | 1079篇 |
2014年 | 1399篇 |
2013年 | 1821篇 |
2012年 | 2587篇 |
2011年 | 2765篇 |
2010年 | 2460篇 |
2009年 | 2239篇 |
2008年 | 2239篇 |
2007年 | 2215篇 |
2006年 | 1871篇 |
2005年 | 1547篇 |
2004年 | 1089篇 |
2003年 | 880篇 |
2002年 | 704篇 |
2001年 | 638篇 |
2000年 | 412篇 |
1999年 | 173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9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0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4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 评价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胀亡的影响及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3月龄,体重280 ~ 3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5组(n=12):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P组)、七氟醚后处理+苍术苷组(SP+ ATR组)和苍术苷组(ATR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P组和SP+ ATR组于缺血27 min到再灌注开始后2 min吸入2.5%七氟醚,共5 min,其余组吸入氧浓度33%的空气.SP+ ATR组和ATR组于缺血前15 min经颈静脉注射MPTP开放剂苍术苷5 mg/kg.记录心率和收缩压,计算二者乘积(RPP);于再灌注2h时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诱导膜损伤的前胀亡受体(Porimin)表达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心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含量.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4组心肌梗死范围扩大,Porimin表达上调,NAD+含量和RPP降低(P<0.05);与I/R组和SP+ATR组比较,SP组心肌梗死范围缩小,Porimin表达下调,NAD+含量升高(P<0.05),ATR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后处理可通过抑制MPTP开放,减少心肌细胞胀亡,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总结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治疗病态性肥胖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行LsG手术、并获得至少1年术后随访的57例病态性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格的术后管理.并通过随访了解其术后额外体质量减轻百分率(EWL%)和术前合并症的缓解情况。结果除1例因腹腔广泛粘连中转开腹,其余5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2.0±15.2)min,术中出血(132.3±45.6)ml。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切口感染发生。术后出血2例。其中1例经输血和止血药等保守治疗止血,另1例行再次腹腔镜探查止血。全组患者术后3、6和12月,EWL%分别为(54.9±13.8)%、(79.0±23.6)%和(106.9±25.1)%,且术前合并症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改善。结论LSG对肥胖症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以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23.
随着三维矫形理论和脊柱内固定系统的发展,重度脊柱畸形后路截骨术在临床逐步得到推广应用。该技术具有矫形效果好、减压充分等优点,但也存在缺乏标准化及个性化治疗策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该文综述后路截骨技术的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术前检查及评估,不同的手术方式及其适应证、矫形效果,手术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等。 相似文献
124.
目的 探讨儿童胰母细胞瘤的CT、MRI特征及临床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选取术后病理证实为胰母细胞瘤患儿7例,采用CT或MRI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7例均发生于胰头区,肿块大小1.0~7.5cm,平均约4.3 cm,CT表现为与胰腺密度相仿或低密度结节影,密度均匀或欠均匀、呈分叶状,2例囊变,1例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5例病灶表现为不均匀轻度强化,2例表现为均匀强化;2例MRI表现为边界清楚结节影,T1WI呈低或中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等高信号,增强后不均匀强化,1例主胰管扩张,3例胆总管扩张。结论 儿童胰母细胞瘤作为罕见病,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具有胰头区低密度占位并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等特点,偶合并胰胆管扩张可提高对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5.
不同组织病理学类型肝细胞癌超声造影定量血流灌注参数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病理学类型肝细胞癌(HCC)CEUS定量血流灌注参数的差异。方法选择36例经手术治疗并有病理结果的HCC患者。术前利用CEUS软件绘制病灶区时间-强度曲线,分析不同组织病理学类型HCC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36例中,小梁状型14例,假腺样型9例,实性型11例,硬化型2例。小梁状型HCC的曲线峰值降半时间、下降斜率与假腺样型及实性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组织学结构类型HCC之间CEUS曲线参数存在差异;CEUS曲线参数对于判断HCC分化程度及组织学类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肺部不同病变病理类型及病灶大小对18 F-FDG摄取差异的影响。方法分析155例患者胸部病变的18F-FDG显像,根据手术、活检等病理结果测量病灶T/NT比值及病灶大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恶性病变(肺鳞癌、肺腺癌和小细胞肺癌)及结核摄取18 F-FDG均高于炎性改变,恶性病变T/NT比值与病灶大小呈正相关(P均〈0.05);但结核及炎性改变T/NT比值与病灶大小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恶性肿瘤18 F-FDG显像T/NT比值明显大于炎性病变,但结核仍是导致假阳性的重要因素。恶性病变大小与T/NT比值呈正相关,良性病变大小与T/NT比值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27.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31例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40~70岁.骨折按AO分类[1]:A1型11例;A2型13例;A3型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入院至手术时间1~16 d.合并疾病:高血压5例,糖尿病2例,胃溃疡1例,胆囊炎1例.
1.2治疗方法全麻或硬膜外麻醉.C臂机透视下利用牵引装置进行手法复位.伴有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或股骨转子下骨折并移位者,需侧方牵引、切开撬拨复位,使用多枚克氏针临时固定后放置解剖锁定钢板,钢板上端凹陷处与股骨转子贴近,在干骺端先用1枚加压螺钉固定钢板位置,C臂机透视下置入股骨颈的锁定螺钉,骨折远端股骨干上固定3枚以上螺钉.见图1.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评价急诊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首次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本院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1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纳入本研究范畴,其中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首次肾绞痛时就诊,急诊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纳入第一组;80例患者对症处理后立即入院或肾绞痛再次发作入院并常规检查后再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纳入第2组.对两组患者的碎石效果、辅助治疗及相关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140例患者均经输尿管镜检查,第1组结石大小0.80±0.31 cm,结石一次性清除率96.67%,无患者因结石疼痛再次就诊;第2组结石大小0.75±0.35 cm,结石一次性清除率95.00%,因结石疼痛再次就诊次数2.03±1.85,两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诊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并首次肾绞痛安全可行,能及时解除疼痛.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肢体淋巴水肿。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2008年8月—2011年6月采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29例淋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抽取骨髓过程中2例出现乏力症状,第2天好转,其余患者均无异常。分离的单个核细胞计数为(110~820)×108mL-1,干细胞移植过程顺利。术后有3例患者自述患肢局部注射部位发热、胀痛感,后逐渐缓解,无其他明显并发症。平均随访18.3个月,10例患者肢围较术前无明显改善,但肢体皮质硬化程度有所下降;19例患者患肢与健肢周径之差明显减小,未发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水肿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但远期安全问题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分析和精确矫形的新方法,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膝内外翻畸形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5年9月~2010年9月共收治膝内、外翻畸形患者18例;膝内翻4例,膝外翻14例。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14~54岁,平均25.4岁。所有患者采用薄层CT扫描获取双下肢的二维图像数据,计算机辅助建立的双下肢三维解剖模型,将双下肢三维解剖模型导入逆向工程软件Imageware中,通过计算机辅助精确测量股骨角、胫股角、胫骨关节面夹角等参数,根据计算机辅助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截骨部位、截骨角度,通过提取表面点云数据,CAD设计个性化辅助截骨模板,最后采用计算机模拟设计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精确截骨和矫形的手术过程。术中根据计算机辅助模拟的手术方案,对4例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采用胫骨近端截骨+内固定术,14例膝关节外翻畸形患者采用股骨髁上截骨+内固定术。采用膝关节HSS评分标准评定术前、术后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18.7个月。术后早期X线证实:膝内、外翻畸形完全矫正,下肢负重力线恢复正常。术前计算机辅助测量与X线的测量值,两者测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及术后X线测量的股骨角、胫股角、胫骨关节面夹角等参数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膝关节HSS评分标准:术前(55.4±15.2)分,术后半年(81.8±9.6)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方法组与计算机辅助矫形组相比,术后口角、B角和膝关节功能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有内固定失败、骨不愈合、膝内外翻复发、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其中3例患者术后2周出现异体骨排斥反应,给予伤口换药治疗后好转,随访期间未发现骨不愈合。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膝内外翻分析和精确矫形,将膝内外翻畸形的精确矫形提升到数字化水平,具有更加精确、更加可靠、更加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