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5篇
  免费   1068篇
  国内免费   839篇
耳鼻咽喉   153篇
儿科学   316篇
妇产科学   58篇
基础医学   761篇
口腔科学   196篇
临床医学   1283篇
内科学   902篇
皮肤病学   78篇
神经病学   277篇
特种医学   382篇
外科学   1128篇
综合类   3380篇
预防医学   1287篇
眼科学   113篇
药学   1265篇
  12篇
中国医学   1166篇
肿瘤学   495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330篇
  2016年   246篇
  2015年   445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797篇
  2012年   1045篇
  2011年   1117篇
  2010年   997篇
  2009年   917篇
  2008年   941篇
  2007年   892篇
  2006年   873篇
  2005年   691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245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易斌  姚润  丘世飏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5):1382-1384
目的 探讨GGT及UN、CRE、β2-MG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糖尿病非肾病和糖尿病。爵病患者各75例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尿素(UN)、肌酐(CRE)和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中UN、GGT、CRE、β2-MG均高于糖尿病非肾病组。结论GGT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有意义,联合其它肾功能指标能更加灵敏。  相似文献   
962.
精确管理在医院质量建设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精确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应用于医疗质量管理领域,可以促进医疗质量从以"定性为主"的粗放式管理向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精确管理模式转变,有利于医疗质量缺陷与风险的识别、质量管理标准的创新、质量管理组织结构与流程的优化和质量管理系统的改善。在医院实行精确管理应以观念更新为先导,以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原则,以信息化为手段,以持续质量改进为目的,用精确管理的理念、精确管理的技术来实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963.
964.
千里光、千柏鼻炎片和总生物碱大鼠胚胎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千里光及其复方千柏鼻炎片的胚胎毒性及其特点,为妊娠期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受孕SD雌性大鼠2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环磷酰胺组(10 mg·kg~(-1))、千里光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含生药7.5,15.0,30.0 g·kg~(-1);千柏鼻炎片复方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含生药7.5,15.0,30.0 g·kg~(-1);千里光总生物碱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含生药7.5,15.0,30.0 g·kg~(-1)等11组,于大鼠胚胎器官形成期(妊娠期第6~15天)给药,于妊娠期间定期称量母鼠体重和摄食量,称量子宫质量和胎仔体重,记录早期吸收胎、晚期吸收胎、F吸收胎、死胎、活胎、黄体以及着床腺数目和胎仔性别.对每只胎仔进行外观检查,测量胎仔的身长和尾长,并进行内脏检查和骨骼检查.结果:复方高剂量组的母鼠体重增长减缓,摄食量降低;各种受试物给药组均未见吸收胎明显增高,但水提物和总碱高剂量组的死胎百分数(分别为2.7%,3.36%)较对照组(0.0%)显著升高;总碱高剂量组的胎仔体重和身长明显降低.水提物、复方和总碱各剂鼍组均可见一定程度的骨骼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囟门增大,顶骨、顶间骨、枕骨发育不全或枕骨缺失、颈椎弓发育不全,少数动物出现第14对肋骨等,剂量关系不明显.总碱组骨骼畸形发生的窝百分率高达80%,复方的死胎发生率和骨骼急性发生率相对较低.结论:千里光单味药及其复方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胚胎毒性,主要表现为骨骼发育异常.尽管复方的胚胎毒性与单味药比较相对较低,但复方仍然能够造成部分动物胎儿骨骼畸形,因此建议千里光以及含千里光的复方在妊娠期禁用.  相似文献   
965.
中学生物质滥用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中学生对物质滥用、艾滋病的认知和对成瘾物质(毒品、镇静催眠药、烟草、酒精)的滥用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重庆市931名在校高一年级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90%以上的中学生对物质滥用及其危害的知识了解全面,但对吸烟、饮酒所致疾病不太清楚;大多数对艾滋病传播途径有错误、模糊认识。有266名中学生曾尝试过成瘾物质,其原因主要是好奇模仿和为缓解学习压力。结论:重视和加强学校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物质滥用、艾滋病对社会和个人的危害,从而在中学生中杜绝物质滥用,预防艾滋病以确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66.
目的:探讨具有活血补肾作用的中药丹仙康骨胶囊对股骨头缺血坏死修复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手术方法制作兔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应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微血管灌注及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中药丹仙康骨胶囊治疗兔股骨头坏死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VEGFmRNA)表达、血管生成及骨组织修复情况。结果:股骨头坏死模型组4周时可见有坏死骨周围VEGFmRNA表达呈阳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至8、12周时VEGFFmRNA表达均为阴性,再生血管密度低,只见少量间充质细胞增生及新骨形成;丹仙康骨胶囊治疗组至8、12周时VEGFmRNA表达呈强阳性,并可见明显血管增生,血管密度显著增高,大量新骨形成。结论:活血补肾的丹仙康骨胶囊能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修复过程中VEGFmRNA的表达、血管的再生和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967.
Ithasbecomeacommonmethodforcancertreatmentthroughantivascularizationinthepresent.Somestudieshaverevealedthatlivercancer ,lungcancerandcervicalcancercanbetreatedsuccessfullythroughholdingback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 tor (VEGF) proteinbecauseofitsimport…  相似文献   
968.
波形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波形蛋白是中等纤维的主要成分之一,在细胞骨架与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探讨波形蛋白在增生性瘢痕中表达程度及对瘢痕增生与挛缩的作用。方法 收集患者不同时期增生与非增生瘢痕作为研究标本,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差异基因,选择波形蛋白的基因特异片段,制成寡核苷酸探针与瘢痕组织切片原位杂交。同时,将各标本进行组织块培养,制成成纤维细胞爬片,进行原位杂交。结果 波形蛋白基因在3个月,6个月的增生性瘢痕中表达均明显强于9个月,12个月增生瘢痕及非增生瘢痕,阳性细胞比例也高于9个月,12个月增生瘢痕及非增生瘢痕。结论 瘢痕增生挛缩与细胞骨架运动的相关基因存在密切关系,而波形蛋白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可能实现减轻瘢痕增生与挛缩。  相似文献   
969.
单细胞水平β地中海贫血诊断膜芯片检测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对在单细胞水平β地中海贫血诊断膜芯片检测技术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15个碱基的随机引物对单个细胞的基因组进行引物延伸预扩增(Primer extension preamplification,PEP),取其产物5μl分别对β地中海贫血的目的基因片段进行巢式或半巢式扩增,然后来用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RDB)技术检测β地贫突变型。结果 将这些技术应用于4例已经确定突变基因型的β地贫患者及1例正常女性,检测结果与预料的相符。结论 结合我们的实验结果,提示在单个细胞或微量DNA模板水平运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遗传病检测是可行的,而且将来在胚胎植入前基因诊断和无创性产前诊断领域可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0.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瘤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应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颈椎转移瘤,观察其疗效,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病变的操作技术。方法对11例颈椎单椎体转移瘤病变椎体行PVP治疗,均应用国产器械与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中C21例,C32例,C44例,C53例.C61例。在X线透视监测下经前外侧人路途径操作10例,在CT和X线透视联合监测下经后外侧人路途径行C2椎体成形术1例。PMMA在牙膏期向椎体内注射。于手术前后行CT检查对照。对患者随访7~1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1例穿刺全部成功,术后CT检查显示PMMA填充病灶均在50%以上。术后7d内1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缓解:疼痛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5例。止痛效果在6个月内为7(7/10)例,在1年内为5(5/9)例。未发生由于穿刺途径出血或PMMA外溢出现临床症状的并发症。结论椎体成形术治疗颈椎转移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