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91篇
  免费   2949篇
  国内免费   1771篇
耳鼻咽喉   200篇
儿科学   510篇
妇产科学   202篇
基础医学   1959篇
口腔科学   651篇
临床医学   3755篇
内科学   2603篇
皮肤病学   279篇
神经病学   619篇
特种医学   1155篇
外科学   2762篇
综合类   8778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3814篇
眼科学   331篇
药学   3728篇
  45篇
中国医学   2967篇
肿瘤学   1346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974篇
  2021年   1207篇
  2020年   1092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559篇
  2017年   762篇
  2016年   565篇
  2015年   1162篇
  2014年   1491篇
  2013年   1972篇
  2012年   2766篇
  2011年   3028篇
  2010年   2774篇
  2009年   2507篇
  2008年   2546篇
  2007年   2475篇
  2006年   2201篇
  2005年   1805篇
  2004年   1196篇
  2003年   1012篇
  2002年   773篇
  2001年   722篇
  2000年   501篇
  1999年   21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不同术式的近期效果。方法对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发生持续性妊娠率2%(1/38)。结论输卵管妊娠是腹腔镜手术的最佳适应证,镜下开窗术是标准的保守性手术,对年轻有生育要求者更具临床价值,而伞端挤压术发生持续妊娠的倾向性大,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72.
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在135例手术治疗的肝胆管结石病人中,61例(45.2%)采用了肝切除术(研究组),74例术中未采用肝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愈率(98.4%)高于对照组(85.1%)(P<0.05),残石率(9.8%)低于对照组(29.7%)(P<0.01),而两组的手术并发症并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2年和5年随访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4.2%和89.1%)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3.3%和68.6%)(P<0.01和P<0.05)。结论:应用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好于对照组病例。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观察三七总甙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和细胞周期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并应用三七总甙进行干预,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观察TGF-β1的表达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三七总甙能够显著抑制细胞TGF-β1的表达,并使细胞停滞于S期,而G0-G1期、G2-M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三七总甙改变细胞周期和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可能成为防治增生性瘢痕的药物。  相似文献   
74.
宫腔电切镜治疗宫腔粘连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宫腔电切镜分离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2月对32例宫腔粘连采用宫腔电切镜进行粘连分离治疗。结果14例Ⅰ、Ⅱ度宫腔粘连分离至宫腔完全恢复正常。9例Ⅲ度宫腔粘连中6例可暴露出患侧输卵管开口。9例Ⅳ、Ⅴ度宫腔粘连中5例宫腔形状分离至恢复正常,但无法暴露出输卵管开口,1例子宫穿孔,腹腔镜手术修补,术后恢复良好。无水中毒、术后感染等并发症。27例月经异常25例(92.6%)术后月经正常,2例(7.4%)仍闭经。12例术前有不同程度周期性腹痛术后得到缓解。术后妊娠率42.9%(6/14)。结论宫腔镜分离粘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5.
义齿PMMA基托表面粗糙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技工操作因素对义齿树脂基托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方法:在不同粉液比、充填时期、聚合温度、混合方式以及出盒温度成型的上颌半口义齿基托上选取1.5cm^2范围,按照统一的打磨顺序,由粗到细打磨抛光完成,浸入冷水中,7天后进行粗糙度测试,所得数据经t检验统计处理。结果:在单体含量降低组、丝状期充填组.热处理时直接放入70℃水中维持9h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影响PMMA树脂表面粗糙度的制作工艺因素有单体含量降低、丝状期充填和未经100℃高温热处理。  相似文献   
76.
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自1995年7月-2006年8月,共64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中18例发生假体周围骨折,术中骨折11例(股骨距骨折7例,假体柄下端骨折4例),术后骨折7例(假体柄下端、远端骨折),男12例,女6例,年龄51-79岁,平均68岁,按照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骨折的AAOS分型:I型1例,Ⅱ型4例,Ⅲ型4例,IVa型4例,IVb型2例,V型1例,Ⅵ型2例,其中术中假体周围骨折11例有10例予立即内固定,1例(Ⅱ型)股骨距劈裂骨折无明显移位未做内固定,仅延迟下地负重时间;术后假体周围骨折7例有4例在两周内行手术内固定,2例合并假体松动而采用全髋关节翻修术,1例(Ⅵ型)假体远端骨折因身体原因无法手术而采取保守治疗予以骨牵引4周后改石膏外固定。[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2个月(6-38个月),15例患者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保守治疗的1例患者术后6个月拍x线片示骨折畸形愈合,术后8个月因内科疾病死亡。Harris评分平均80分(67-92分)。[结论]术中暴力、股骨髓腔发育异常、假体型号过大、骨质疏松是术中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骨溶解、假体松动、骨质疏松加外伤是术后发生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促进骨折愈合,稳定假体,减少卧床时间和并发症(尤其对高龄患者更为重要),尽早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77.
原发性肝癌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原发性肝癌 6 0例进行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凝血酶时间 (TT) 4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与对照组相比 ,PT、APTT、TT均显著延长 P<0 .0 1,FIB明显降低 P<0 .0 5 ,肝癌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相比 ,PT、APTT均显著延长 P<0 .0 1,P<0 .0 5 ,FIB显著降低 P<0 .0 1;原发性肝癌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相比 ,PT、APTT明显延长 P<0 .0 5 ,FIB显著降低 P<0 .0 5。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显示 PT、APTT和 FIB有显著差别。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而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对评估肝癌肝损害的程度、监测病情变化 ,指导临床治疗及其预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腹腔镜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POM),因有补片引起腹内组织粘连引发肠梗阻甚至复发等报道,目前争议较多,未能推广应用。作者改进了以上方法的多个步骤以克服该方法的不足。探讨改进后的方法在成人疝修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缝合小儿疝的方法关闭内环口;把补片的中心固定在疝环口的中心:经腹壁用可吸收线代替钉合枪以针织的方法把补片四周牢牢地固定并展平紧贴在腹膜上。利用脐内侧韧带腹膜覆盖网片的内侧:减少网片外露的面积,减少粘连发生。结果 具有容易与腹膜相融合特性的网片能很快地与腹膜融合成一柔韧性组织,加强了疝环薄弱区,极少引起腹内肠管的粘连,更没有肠梗阻的发生,复发率低。结论 作者认为经过改进后的IPOM方法是一种效果确切、创伤少、并发症少、费用低、有微创优点。值得继续探索应用。  相似文献   
79.
脑梗死OCSP分型和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OCSP临床分型的构成及不同亚型与预后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登记2002年1月~2005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617例脑梗死患者,按照OCSP标准分型并进行随访,分析各亚型与预后及复发的关系。结果OCSP各亚型构成比分变为:TACI占7.3%,PACI23.3%,POCI6.0%,LACI63.4%,分型与预后明显相关,TACI的预后最差,POCI和LACI预后相对较好,PACI次之,卒中复发与分型无明显相关。结论OCSP分型作为一种脑梗死临床分型方法,可以为脑梗死的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0.
闫清尧 《医疗设备信息》2006,21(12):105-105
本文介绍ABL50型血气分析仪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电、液路故障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