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511篇
  免费   18247篇
  国内免费   10787篇
耳鼻咽喉   1768篇
儿科学   3068篇
妇产科学   1124篇
基础医学   10591篇
口腔科学   3192篇
临床医学   21555篇
内科学   15315篇
皮肤病学   2252篇
神经病学   3670篇
特种医学   71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876篇
综合类   51017篇
现状与发展   37篇
预防医学   22163篇
眼科学   1857篇
药学   21860篇
  276篇
中国医学   20093篇
肿瘤学   7635篇
  2024年   1010篇
  2023年   2455篇
  2022年   5973篇
  2021年   7685篇
  2020年   6728篇
  2019年   3550篇
  2018年   3863篇
  2017年   5249篇
  2016年   3911篇
  2015年   7358篇
  2014年   9375篇
  2013年   11714篇
  2012年   16687篇
  2011年   17437篇
  2010年   15953篇
  2009年   14283篇
  2008年   15121篇
  2007年   14285篇
  2006年   12369篇
  2005年   9575篇
  2004年   6816篇
  2003年   5451篇
  2002年   4112篇
  2001年   3934篇
  2000年   2894篇
  1999年   1061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17篇
  1996年   208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丁咯地尔对椎基底动脉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患随机分为丁咯地尔组(46例)和盐酸培他啶组(46例),逐日观察疗效。结果:丁咯地尔组临床效果显,用药治疗72h后总有效率96.6%。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疗效好,起效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纳洛酮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纳洛酮组用5% GS 250 ml+纳络酮注射液 0.8 mg 静滴,每日2次;对照组用5% GS 250 ml+复方丹参 16 ml 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 14 d,在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和起效时间比较.结果纳洛酮组总有效率为 93.5%,对照组为 7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纳洛酮组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服用奥利司他治疗前后血压和超声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30例肥胖合并轻度高血压患者(肥胖高血压组)服用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120 mg,每日3次,共12周,服药前后诊所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血压,并行肱动脉超声检查,测定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15例非肥胖的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肥胖高血压组治疗前加压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平均增加9.6%,增加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奥利司他治疗12周后,加压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增加达14.2%、流速增加达56.7%,FMD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肥胖高血压组患者治疗后平均减重5.3 kg,腰围减少6.3 cm,收缩压/舒张压平均下降13.3/5.7 mmHg(1mmHg=0.133kPa),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 奥利司他能降低肥胖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体重及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能改善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动脉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94.
甲氨碟呤脂质体的几种制备方法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以便在具体工作中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逆相蒸发法、注射法、薄膜法和超声法制备包裹了甲氨喋呤和环胞苷的脂质体。对各种方法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讨论。结果被包物质如不稳定 ,采用薄膜法轻轻振摇超过 10h ,包封率可比短时间或震荡激烈提高。被包物质如经过短时间的超声和有机溶剂处理 ,采用逆相蒸发法 ,可获得较高包封率。结论根据被包物质的性质及具体工作不同 ,选择适当的脂质体制备方法 ,会得到较高的包封率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低聚果糖产生菌黑曲霉 (Aspergillusniger)SIPI 6 0 2来源的 β 果糖基转移酶 (β FT)的性质。 方法经典的酶学研究方法。结果 β FT催化蔗糖转化成蔗果三糖的Km和Vmax分别为 2 6 8.37g L和 2 .37g (min·L) ;将蔗果三糖转化成蔗果四糖的Km和Vmax分别为 173.0 8g L和 0 .10g (min·L)。葡萄糖是 β FT的竞争性抑制剂 ,其Ki=2 4 5 .2 3g L。β FT反应的最适pH为 4 .5~ 6 .0 ,最适温度为 5 5℃。β FT在中性条件、5 0℃以下稳定性良好。β FT转化蔗糖生成低聚果糖的反应进程实验表明 ,高浓度的底物有利于提高反应速度和转化率 ,并且产物中果糖浓度较低浓度底物中低。结论黑曲霉SIPI 6 0 2来源的 β FT适合用于工业化生产低聚果糖  相似文献   
996.
美洛昔康栓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美洛昔康栓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6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分别应用美洛昔康栓和美洛昔康片,剂量均为15mg·d~(-1),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9%和77.42%,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总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90%和21.87%,不良事件主要集中在胃肠道,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美洛昔康栓对AS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安全性与美洛昔康片类似,且总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单项最高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片剂组。  相似文献   
997.
氢化可的松-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氢化可的松-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HC-HP-β-CD),并初步考察其溶解性。方法:采用超声法制备HC-HP-β-CD,并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筛选出包合物制备的最佳工艺,测定了包合物及HC的溶解度,比较了二者的紫外吸收光谱变化、X-射线衍射图谱、差示扫描量热图谱以及其在水中的溶解性。结果:通过比较包合物中药物浓度大小,确定包合最佳条件为HP-β-CD与HC比率为2:1,包合时药物浓度为3mg·mL~(-1),包合时间为20min。包合后HC的晶体衍射峰消失,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结果显示形成一种新物相,使氢化可的松的溶解度增大了267倍,且常温下稳定性好。结论:HC与HP-β-CD形成新物相,明显提高了HC的水溶性,制成注射剂可避免通常普通制剂中的溶媒乙醇对机体的不良刺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应用神经反应遥测 (neuralresponsetelemetry ,NRT)技术 ,测试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 (electrically evokedcompoundactionpotential,ECAP)阈值以指导小儿人工耳蜗映射调图的策略与时机。方法 应用NRT3 0软件对幅值增长函数进行线性拟合 ,确定ECAP阈值。比较 6例儿童植入者在术后 1、2、3个月ECAP阈值的变化 ,同时比较 7例儿童术中、术后ECAP阈值的差异。结果ECAP幅值增长函数在接近阈值或进入饱和时不再呈线性。术后ECAP阈值保持稳定。各导电极的术中ECAP阈值比术后阈值平均高约 15CL ,二者有显著性相关 (R2 =0 915 4)。结论 应选取幅值增长函数的直线段部分进行拟合以确定ECAP阈值。术后应用ECAP阈值指导小儿映射调图时 ,测试一次ECAP阈值即可。术中ECAP阈值可用作开机时映射图的C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确定老年性痴呆患者 (seniledementiaoftheAlzheimer′sdisease ,AD)有无周围性听功能障碍及其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利用纯音测听、言语识别率、声导抗、听觉脑干反应检测AD患者 43例 ,健康老年人 50例 ,评定受试者测听可信度 ,统计测试结果 ,并将上述结果同受试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ini mentalscaleofequastionnaire ,MMSE)得分进行对照分析 ,寻找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受试者两耳间周围听力差异无显著性 ,以右耳听力结果 ( x±s)进行统计。AD组纯音听阈为 (2 6 3± 8 5)dBHL和 (2 9 1± 8 7)dBHL ,言语识别率为 (85 5± 5 5) % ;对照组纯音听阈为 (2 3 2± 1 0 6)dBHL和 (2 6 2± 1 1 8)dBHL ,言语识别率为 (87 6± 6 8) %。虽然AD组周围听功能检查结果低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测听可信度、声导抗和ABR阈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老年性痴呆患者纯音听阈和言语识别率与老年聋相似 ,其周围听功能障碍与MMSE认知量表得分无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人类鼻黏膜上皮细胞应答炎性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 1 β(interleukin 1 β ,IL 1 β)和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 α ,TNF α) ,合成诱发型一氧化氮合酶 (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 ,iNOS)的能力及其机制 ,以及类固醇药物对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人类鼻黏膜上皮细胞(包括鼻息肉上皮细胞 ,下鼻甲上皮细胞 )进行无血清原代细胞培养 ,分别加入各种不同浓度的炎性刺激因子 (IL 1 β和TNF α)以及地塞米松 ,采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不同条件下iNOSmRNA的水平。结果 ①不论用IL 1 β或是TNF α刺激 ,iNOSmRNA水平均随浓度的增加 ,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尤以鼻息肉上皮细胞明显。但当浓度到一定水平后 ,iNOSmRNA水平不再继续升高 ;②用IL 1 β +TNF α共同刺激 ,iNOSmRNA水平要高于单纯用其中的一种 (P <0 .0 1 ) ,同样鼻息肉上皮细胞iNOSmRNA水平要高于下鼻甲上皮细胞 ;③加入地塞米松后 ,被炎性因子诱发的iNOSmRNA升高的水平下降。当地塞米松浓度为 4 0ng/ml以上时 ,iNOSmRNA水平不再继续下降。 结论 ①IL 1 β和TNF α上调人类鼻黏膜上皮细胞合成的iNOSmRNA水平 ,鼻息肉上皮细胞更为活跃。它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核因子 κB途径 ;②地塞米松降低这种上调作用 ,它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