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13篇
  免费   4349篇
  国内免费   2751篇
耳鼻咽喉   380篇
儿科学   557篇
妇产科学   215篇
基础医学   2739篇
口腔科学   735篇
临床医学   4970篇
内科学   3719篇
皮肤病学   522篇
神经病学   737篇
特种医学   1652篇
外科学   3785篇
综合类   12047篇
现状与发展   17篇
预防医学   5469篇
眼科学   629篇
药学   5448篇
  76篇
中国医学   5065篇
肿瘤学   1451篇
  2024年   247篇
  2023年   680篇
  2022年   1586篇
  2021年   1880篇
  2020年   1698篇
  2019年   911篇
  2018年   949篇
  2017年   1261篇
  2016年   989篇
  2015年   1736篇
  2014年   2183篇
  2013年   2777篇
  2012年   4008篇
  2011年   4215篇
  2010年   3789篇
  2009年   3413篇
  2008年   3432篇
  2007年   3395篇
  2006年   2864篇
  2005年   2227篇
  2004年   1589篇
  2003年   1211篇
  2002年   970篇
  2001年   878篇
  2000年   699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8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目的 评估国产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系统microTyper MS鉴定革兰阴性菌的性能.方法 使用国产MALDI-TOF MS系统microTyper MS与进口质谱系统VITEK MS系统同步鉴定该实验室储存的标准菌株及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株.鉴定结...  相似文献   
202.
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燕春山  王兵  冯芳军  潘飞 《中国骨伤》2005,18(7):402-404
目的:评价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引起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5例(男19例,女16例)经CT、MRI证实由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史3个月~4年,椎间盘突出0.20~0.40cm,平均0.24cm,采用盘内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并结合颈椎牵引治疗。32例得到随访,随访3~38个月。分别按病史、年龄分组。结果: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颈椎病评定标准进行手术前后随访评分,本组优12例,良7例,好转6例,无效7例。结论:颈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治疗由间盘突出引起的脊髓型颈椎病手术简单、效果明显、安全。  相似文献   
203.
目的 探讨辣木叶水提物(MOLAE)对脂肪堆积人HepG2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制备MOLAE冻干粉;通过CCK-8法检测油酸钠-钠棕榈酸酯(O-P)对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油红O染色检测O-P对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试剂盒法检测O-P对细胞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的影响,筛选O-P诱导HepG2细胞脂质代谢异常模型的作用浓度及时间;CCK-8法检测辛伐他汀、MOLAE对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安全作用浓度;设立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阳性药,15 μmol·L-1)组和MOLAE(3.125、6.250、12.500、25.000、50.000 μg·mL-1)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给予0.4-0.2 mmol·L-1的O-P诱导细胞脂质沉积,诱导3 h后开始给药,干预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中脂滴形成情况,试剂盒法测定细胞中TG、TC、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确定造模方式为:0.4-0.2 mmol·L-1的O-P作用HepG2细胞3 h后开始给药;10、15 μmol·L-1的辛伐他汀和3.125~100.000 μg·mL-1的MOLAE作用于HepG2细胞24、48 h后,不影响细胞活力。与模型组比较,不同浓度的MOLAE(3.125、6.250、12.500、25.000、50.000 μg·mL-1)均能降低TG、TC、MDA水平(P<0.05、0.01),显著升高GSH、SOD水平(P<0.05、0.01)。油红O染色结果表明,辛伐他汀组和MOLAE组(12.5、25.0 μg·mL-1)脂滴堆积现象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MOLAE能够降低O-P诱导的HepG2细胞中TG、TC水平,提高GSH、SOD水平和降低MDA水平,减少细胞中脂质堆积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4.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家族是近年发现的由某些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组成的家族,而作为该家族中首个被发现的基因,转移性肿瘤抗原1(metastatic tumor antigen 1,MTA1)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并且与人类肿瘤的恶性特征密切相关。MTA1基因在乳腺的激素调控和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MTA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检测可能成为乳腺癌新的临床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5.
目的探讨食管癌联合受侵气管、支气管部分切除胸内胃壁修补气管、支气管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8例食管癌患者,常规行食管癌切除的同时,联合窗形切除受侵气管、支气管膜部或楔形切除软骨环部,软骨环部缝合,膜部胃壁修补。结果 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3~6个月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气管、支气管腔内无狭窄,内壁光滑,缝合修复处的组织呈支气管黏膜上皮化。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2%、68.5%、27.4%和9.6%。结论食管癌连同受侵气管、支气管部分切除胃壁修补呼吸道重建术,提高了食管癌切除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或避免食管气管瘘的发生,提高了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6.
化痰逐瘀通脉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药化痰逐瘀通脉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颈动脉斑块和中医痰瘀互结诊断标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化痰逐瘀通脉颗粒(半夏、陈皮、茯苓等,1剂/d)联合辛伐他汀(10 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仅采用辛伐他汀口服,治疗6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IMT、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中IMT和血脂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 中药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能够起到消除或减缓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7.
围生期产妇健康素养量表条目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围生期产妇健康素养量表条目池进行条目筛选,形成条目更可靠、更准确的围生期产妇健康素 养量表。方法:运用Delphi法,请14名妇幼专家对研究者自行编写的56个条目的需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两轮函询,保 留50个条目。用该条目池对350名产后1~3 d的产妇进行横断面调查,选取其中10%的调查对象1周后重测。在这些数 据基础上,运用χ2检验法、相关系数法(2种)、因子分析法、Cronbach’s α系数法、重测信度法6种方法进行条目筛 选,保留3种或3种以上方法均不需删除的条目,组成最终量表。结果:重测结果Person相关系数为0.507(P=0.004)。 通过6种筛选方法删除的条目数量分别为:1)χ2检验法删除9条;2)相关系数法1删除25条;3)相关系数法2删除1条;4) Cronbach’s α系数法删除19条;5)因子分析法删除8条;6)重测信度法删除37条。最终由33个条目组成围生期产妇健 康素养量表。结论:运用6种条目筛选方法获得了精简后的量表,但距离推广应用还有很大距离,需要在人群中进行 大样本调查,进行信效度检验。  相似文献   
208.
【目的】观察胃痞消对脾虚证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剂量为0.2 g·kg-1·d-1),胃痞消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5、7.5、3.75 g·kg-1·d-1)。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溶液(200μg/m L)自由饮用、小承气汤(2 m L/只,生药1 g/m L)灌胃法及饥饱失常等多因素造模18周复制脾虚证胃癌前病变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组织病理学及行为学变化,检测血浆TNF-α及IL-4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浆TNF-α、IL-4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维酶素组、胃痞消高剂量组、胃痞消低剂量组血浆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与胃痞消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酶素组、胃痞消高剂量组、胃痞消中剂量组、胃痞消低剂量组血浆IL-4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痞消改善脾虚证胃癌前病变大鼠组织学变化的机制可能通过调节血浆TNF-α、IL-4含量变化及胃黏膜间质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动员而实现。  相似文献   
209.
兔肝VX2瘤活体二维多体素 1H-MRS成像STEAM和PRESS序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的定位序列对兔肝VX2瘤活体二维多体素1H-MRS(2D 1H-MRS)成像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兔肝VX2瘤荷瘤兔14只,于第一期(种植后第2~3周)和第二期(种植后第4周)利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MRI,并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条件下分别采用激励回波采样(STEAM)和点解析波谱(PRESS)序列行活体2D 1H-MRS检查,观察不同序列波谱图的基线情况,测量主要代谢物波峰的信噪比、中心位置、半高宽和峰下积分面积比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STEAM和PRESS序列各行25瘤次2D 1H-MRS采集,其中第一期成功率为78.6%,第二期成功率为100%,总体技术成功率为88.0%.(2)在相同时期、相同部位,不同序列所得波谱图在基线情况、代谢物波峰的信噪比、中心位置、半高宽及各个代谢物峰下积分面积的比值(包括谷氨酸胺和谷氨酸复合物(Glx)/脂质(Lip)、胆碱化合物(Cho)/Lip和糖原和葡萄糖复合物(Glyu)/Li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行兔肝VX2瘤活体2D 1H-MRS检查可成功获得可析性波谱,技术成功率为88.0%.其他扫描条件和参数相同时,采用短TE(30 ms),STEAM和PRESS序列在波谱质量和检测肝内主要代谢物的敏感性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10.
胃脂肪瘤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胃脂肪瘤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胃脂肪瘤临床表现,总结钡餐、CT和MRI检查时病灶大小、边缘、密度和信号及溃疡形成等影像学特征.结果 13例胃脂肪瘤均为单发,起源于胃窦、底、体部黏膜下层,向腔内生长.6例钡餐检查表现黏膜下低密度充盈缺损,局部胃壁柔软,3例伴溃疡、呈"牛眼征".8例CT扫描见大小不等圆形、卵圆形低密度肿块,CT值-50~-120 HU,4例显示溃疡.2例MRI T1/T2WI呈高信号、T2抑脂呈低信号的脂肪特征.结论 影像学各项检查对胃脂肪瘤的诊断各具特点,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