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26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159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97篇
  4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难治性鼻腔大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和超选择性血管栓塞治疗。方法: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送入5F Cobra导管,入颈总动脉,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对出血血管进行分析、诊断,采用直径为140-250um的真丝线段超选择性栓塞出血血管。结果:全部病例止血效果确切,术后随访2月-1年无复发,8例患者1周内行耳鼻喉手术,均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降低了手术难度,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本组资料表明:选择性血管造影的诊断,超选择性的栓塞治疗,相应大小的栓塞物质和颗粒,适当的栓塞速度是成功的关键。上颌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止血与治疗方法,并为耳鼻喉的部分手术开辟了良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2.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新生儿时期是心理现象的发生时期,是个体的心理活动的起点[1]。如果把感受作为心理现象的最低指标,而新生儿一出生就具备了感受各种内外刺激并做出相应行为表现的能力,即标志着人的心理现象的出现。还有人形象地以新生儿刚离开母体的啼哭,做为心理现象的始点。在临床中我们对305例新生儿行为表现进行了观察及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收集我院产科2004年1月1日-12月1日出生的孕周在36~42周的新生儿937例,随机抽取305例从分娩方式、Apgar评分、体重、新生儿行为表现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掌握新生儿的病理…  相似文献   
93.
腹部手术后并发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明兰  王晓燕  王永烁 《职业与健康》2006,22(19):1642-164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后发生麻痹性肠梗阻30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麻痹性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3~5 d,经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积极采取治疗护理措施,其中26例在1~2 d肠麻痹解除,肠功能恢复,腹胀消失,肛门排气。4例在4~5 d肠功能恢复。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肠功能恢复,可防治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4.
王东  刘昶  许军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12):910-912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用于胰腺外科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9月至2010年8月24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胰腺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行腹腔灌洗引流术,5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胰腺部分切除术,1例行胰腺体尾部切除术,1例行胃空肠侧侧吻合术.结果:手术时间0.5~10 h,平均5.7h.术中出血量5~300 ...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检测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和p21WAF1在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及骨转移灶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乳腺癌骨转移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126例,其中未发生骨转移者88例,发生骨转移者3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发灶及骨转移灶中BMP-2和p21WAF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①乳腺癌组织中BMP-2和p21WAF1的阳性表达率在有骨转移、有淋巴结转移组中均低于无骨转移、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②临床Ⅲ~Ⅳ期的乳腺癌组织BMP-2和p21WA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59%、23.53%,明显低于其在临床Ⅱ期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P<0.01).③BMP-2阳性表达率在骨转移灶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原发灶中的表达(P<0.05),p21WAF1阳性表达率在骨转移灶中也低于原发灶,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BMP-2和p21WAF1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887,P<0.01).结论 ①乳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时骨转移的发生率高.②临床分期越晚,骨转移的发生率越高.③BMP-2和p21WAF1高表达者淋巴结转移少,发生骨转移的机会较少;而BMP-2和p21WAF1的低表达预示具有形成骨转移的潜能.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 探讨我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不同ALT水平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09年3月经肝活体组织检查证实的108例NAFLD患者的人口学、生物化学及病理学资料,并比较血清ALT正常与增高患者的病理学及临床特征. 结果在108例NAFLD中,49例(45.4%)为单纯性脂肪肝(NAFL),57例(52.8%)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2例(1.9%)为NASH相关肝硬化.ALT和AST水平,NASH患者分别为(156.2±137.7)U/L和(82.2士67.8)U/L,NAFL患者分别为(103.9±93.7)U/L和(52.2±33.4)U/L,t值分别为2.55和3.13,尸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ST/ALT比值NASH患者为0.61±0.30,NAFL患者为0.78土0.77,NASH患者AST/ALT比值低于NAFL患者,t=2.18,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T增高组中NASH占64.9%(50/77),ALT正常组NASH占29.0%o(9/31),x~2=11.49,p=0.00.ALT增高组炎症程度显著高于ALT正常组,x~2=10.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肝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在两组之间,x~2=5.52,6.12;P=0.12,0.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T增高组血清AST、y-谷氨酰转肽酶、总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和收缩压水平均比ALIT正常组显著增高(t值分别为5.91,2.00,2.30,2.10,3.14,2.43;p值分别为0.00,0.05,0.02,0.04,0.00,0.02),而AST/ALT比值、B超下脾脏肋间厚度则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3.70和2.95;p值分别为0.00和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T增高与病理学NASH相关(OR=2.78,95%CI 1.06~7.3,p=0.04),但血清ALT预测NASH的准确性欠佳,ROC曲线下面积为0.69(95%CI 0.59~0.8,P=0.00).结论 在中国成人NAFLD患者中可以见到完整的疾病谱.ALT升高患者NASH比例更高,血清ALT水平可预测NAFLD患者炎症程度,但不能预测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相关性。方法:CKD患者60例,按eGFR分为CKD1-2期、CKD3-4期、非透析CKD5期组,每组各20例,同期正常体检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以红细胞膜C3b受体花环率(RCR)表示,采用郭峰法检测。结果:随着eGFR下降,iPTH水平逐渐升高,RCR进行性下降,CKD3-4期组及CKD5期组与健康对照组及CKD1-2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肾功能减退,Hb下降,CKD3-4期组及CKD5期组与健康对照组及CKD1-2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肾功能减退钙磷代谢紊乱加重,CKD5期组血钙明显降低、血磷显著升高,血钙及血磷与CKD1-2期组及CKD3-4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CKD3-4期组及CKD5期组患者RCR与iPTH水平呈负相关(r=-0.36,P<0.05),与Hb呈正相关(r=0.46,P<0.05),与eGFR呈正相关(r=0.41、P<0.05)。结论:肾功能减退及PTH异常升高可导致CKD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99.
目的 :以肺结核为载体,探讨腧穴反映病症效应及其规律。方法 :采用M301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分别采集肺结核患者、健康自愿者包括双上肢在内的正面半身红外热成像。以经穴红外高温异常频率,经脉红外温度温差率为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肺结核患者高温异常经穴在肺经上呈集中分布趋势。②肺结核患者手三阴经脉温度变化均高于对照组,双侧肺经为显著,P<0.05。③心包经内关穴高温异常频率显著,提示病变部位相关经脉和经穴同样具有循经病理效应。结论 :肺结核患者,病变脏腑及部位相关经脉、经穴红外温度均呈高温改变;病理效应以经穴为显著,并具有循经特异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of the inter-dental area of both jaws for orthodontic miniscrew placement. The 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images of 32 non-orthodontic adults with normal occlusion were taken to measure the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in both jaws.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in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Buccal cortical bone in the mandible was thicker than that in the maxilla. In the maxilla,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was thicker in the buccal side than in the palatal side. Buccal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in the mandible was thickest at the site distal to the first molar, and in the maxilla it was thickest at the site mesial to the first molar, while in the palatal side of maxilla it was thickest at the site mesial to the second premolar.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varies at different sites. In the buccal side of maxilla, the thinnest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was found to be at 4 mm level from the alveolar crest, while the thickest was at 10 mm level (except for the site mesial to the first premolar). The buccal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at the sites mesial or distal to the first molar in the mandible and palatal cortical bone thickness of maxilla tended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alveolar b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