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551篇
  免费   16993篇
  国内免费   10968篇
耳鼻咽喉   1676篇
儿科学   2641篇
妇产科学   959篇
基础医学   11267篇
口腔科学   3011篇
临床医学   20969篇
内科学   15620篇
皮肤病学   1858篇
神经病学   4919篇
特种医学   70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6052篇
综合类   46088篇
现状与发展   49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9195篇
眼科学   2249篇
药学   20853篇
  220篇
中国医学   15768篇
肿瘤学   8067篇
  2024年   597篇
  2023年   2123篇
  2022年   5251篇
  2021年   6864篇
  2020年   6019篇
  2019年   3545篇
  2018年   3723篇
  2017年   4893篇
  2016年   3759篇
  2015年   6628篇
  2014年   8767篇
  2013年   10626篇
  2012年   15293篇
  2011年   16425篇
  2010年   14712篇
  2009年   13159篇
  2008年   13579篇
  2007年   13120篇
  2006年   11709篇
  2005年   9137篇
  2004年   6771篇
  2003年   5869篇
  2002年   4574篇
  2001年   4179篇
  2000年   3229篇
  1999年   1365篇
  1998年   475篇
  1997年   370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268篇
  1994年   251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67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探讨用长链核酸扩增技术评价病毒灭活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针对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糖蛋白gD基因前后的保守区设计预计产物长短不一的5对引物,用半巢式PCR技术扩增经低pH法(4.0±0.1)、巴氏消毒法[(60±1.0)℃]和s/D法(有机溶剂/洗涤荆)处理后的PRV核酸,同时以细胞感染法做平行对照.结果:低pH对PRV核酸有破坏作用,处理时间越长,核酸损伤程度越明显,处理60 min时,6.62 lgTCID50的PRV完全被灭活.5条不同长度PCR扩增产物中,只有3.9 kb的长片段检出与细胞培养结果一致.7.25 lgTCID50的PRV经(60±1.0)℃处理20 min后即被完全灭活,7.13 lgTCID50的PRV经s/D法处理1 h后被完全灭活,但各长度核酸片段扩增均为阳性,与细胞感染试验结果不符.结论:低pH对PRV核酸的损伤程度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用长链PCR(3.9 kb)技术来评价经低pH法灭活病毒的效果是可行的,而该法不适合评价巴氏消毒法和S/D法灭活病毒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2.
目的 :探讨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控释片 (商品名 :拜新同 )对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观察34例EH(EH组 )患者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前后的抗氧化能力、白细胞黏附血管壁功能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并与 2 1例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 :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前 ,EH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丙二醛(MDA)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一氧化氮 (NO)及血浆C 型利钠肽 (CNP)的含量均明显降低 (P <0 .0 1) ;硝地平控释片治疗 4周后 ,EH组SICAM 1、MDA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1) ,SOD活性及CN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P <0 .0 1) ;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总有效率 82 .35 %。结论 :硝苯地平控释片在有效降压的同时 ,不仅能抑制白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 ,而且可改善内皮功能障碍 ,因而对EH患者的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3.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对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成年弥漫性脑损伤(DBI)大鼠模型,采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分裂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弥漫性脑损伤后2、4、6、8、12 d时NOS抑制剂干预组大鼠与相应对照组大鼠之间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结果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应用7-硝基引唑(7-NI) 进行干预可抑制脑损伤后第2、4、6天时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P<0.05)。应用氨基胍进行干预可明显减少大鼠弥漫性脑损伤诱导的各个时间点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P<0.01)。结论NOS可能是弥漫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不同类型的NOS在弥漫性脑损伤后神经发生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944.
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起源于肺动脉(ACAPA)影像学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ACAPA的影像学表现。11例均行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Echo)和心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例行电子束CT(EBCT)检查。结果 10例为左冠脉起源于肺动脉,1例为右冠脉起源于肺动脉。11例胸片均未确诊,Echo诊断3例,EBCT诊断1例。心血管造影全部诊断正确,其中左冠脉异常起源者左冠脉均发自主肺动脉后窦或后壁,通过扩张的右冠脉藉侧支逆行充盈;右冠脉异常起源者右冠脉从主肺动脉右窦发出。手术与造影所见相同。3例前乳头肌缺血性纤维化,二尖瓣环扩大,前叶脱垂致二尖瓣关闭不全。结论 X线胸片诊断受限,Echo简便、无创,但操作技术及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心血管造影仍是术前确诊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945.
近年来,依达拉奉脑保护作用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尤以对缺血性脑卒中和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防治研究最为深入,而联合治疗策略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就近5年这些热点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40 Hz听觉相关电位(40Hz AERP)测试的相关性及对聋儿听力评估的重要性。方法:对401例6岁以下聋儿行ABR和40Hz AERP测试并比较。结果:ABR测试无反应者为589耳(73.4%),40 Hz AERP测试无反应者为311耳(19.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1)。两种测试中有残余听力的耳数随阈值的升高,检出率亦升高,结论:ABR测试只反映高频听阈,无反应率高,而40 Hz AERP可显示低、中频的听阈,无反应率低。两种测试应同时进行,可全面了解聋儿的听力损失情况。同时因聋儿多为重度聋,更应及早选配助听器。  相似文献   
947.
目的 :探讨氧化反应对糖尿病大鼠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糖尿病动物模型 ,8w后分 3组 :正常对照组 (SD组 )、糖尿病对照组 (DM组 )和糖尿病 +造影剂组 (CM组 )。其中CM组大鼠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入 76%泛影葡胺 ( 10ml/kg体重 ,3gI(iodine) /10ml) ,DM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3d后收集血标本检测血肌酐、血尿素氮 ;取肾脏组织 ,测定肾组织丙二醛 (MDA)与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糖尿病组 (DM组 )的MDA含量与SOD活性均明显升高 (P <0 .0 5 ) ;糖尿病大鼠注射造影剂 (CM组 ) 3d后MDA含量明显增加 ,SOD活性明显降低 ,与DM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大鼠造影剂肾病发生时 ,肾脏组织产生过氧化物增多、清除能力下降 ,提示氧化反应对糖尿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48.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活性与心肌缺血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对74例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以白细胞计数lO×109/L分组,大于此数患者归于异常组,小于此数则属于正常组.把心肌缺血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心肌梗死组,另一组为心绞痛组,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就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在ld~3d/4d~6d/7d—lOd/lld—14d分四个阶段进行白细胞计数及活性测定。结果:心肌梗死组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及正常对照组;随着病情的减轻白细胞计数逐渐下降,其白细胞活性与其记数呈正相关;且心肌梗死组白细胞教异常的病例数明显高于冠心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结论:白细胞数及活性的升高参与了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4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诊断胸壁结核的方法和使用价值。方法 :对 2 5例患有胸壁结核患者 ,在 B超引导下经皮胸壁细针穿刺抽吸活检 ,同时与超声图像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诊断正确者 2 3例 (92 .0 0 % ) ,不正确者仅 2例 (8.0 0 % ) ;超声图像诊断正确者 11例 (44 .0 0 % )。结论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诊断早期、不典型的胸壁结核 ,具有诊断正确率高 ,诊断迅速等特点。  相似文献   
950.
经喉内镜手术治疗喉部疾病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经喉内镜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冈及其防治措施。方法:使用从德国STORZ公司引进的国内首套喉内镜手术系统,治疗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声带囊肿、会厌囊肿、喉部炎性假瘤、喉部血管瘤等58例患者,并随访2~36个月,观察主要并发症并作相应处理。结果:58例患者中发音正常者54例,发音功能明显好转者4例。主要并发症有:牙齿松动2例,牙齿脱落1例,声带粘连1例,舌体麻木1例,舌运动障碍1例,术后拔管时喉痉挛1例。结论:经喉内镜手术可住微创的前提下彻底清除病灶,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发音功能,只要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术中精细操作,其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