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71篇 |
免费 | 1215篇 |
国内免费 | 57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2篇 |
儿科学 | 183篇 |
妇产科学 | 97篇 |
基础医学 | 711篇 |
口腔科学 | 132篇 |
临床医学 | 1406篇 |
内科学 | 959篇 |
皮肤病学 | 201篇 |
神经病学 | 250篇 |
特种医学 | 437篇 |
外科学 | 1008篇 |
综合类 | 3266篇 |
现状与发展 | 3篇 |
预防医学 | 1462篇 |
眼科学 | 154篇 |
药学 | 1306篇 |
18篇 | |
中国医学 | 1121篇 |
肿瘤学 | 44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7篇 |
2023年 | 144篇 |
2022年 | 363篇 |
2021年 | 458篇 |
2020年 | 364篇 |
2019年 | 228篇 |
2018年 | 272篇 |
2017年 | 333篇 |
2016年 | 259篇 |
2015年 | 505篇 |
2014年 | 611篇 |
2013年 | 748篇 |
2012年 | 1008篇 |
2011年 | 1170篇 |
2010年 | 1017篇 |
2009年 | 928篇 |
2008年 | 927篇 |
2007年 | 909篇 |
2006年 | 827篇 |
2005年 | 634篇 |
2004年 | 426篇 |
2003年 | 330篇 |
2002年 | 232篇 |
2001年 | 230篇 |
2000年 | 175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咳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支气管扩张咳血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同的临床治疗,对护理组患者实施全面、规范化的护理,观察并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支气管扩张咳血患者进行临床监护、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生活指导、饮食运动等方面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索不同级别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对体外制备优势DC2细胞的影响。方法取SPF级和健康普通级C57BL/6小鼠股、胫骨骨髓细胞及脾细胞,设细胞因子诱导的实验组、低浓度GM-CSF对照组、无外源细胞因子对照组及脾细胞组。骨髓细胞采用GM-CSF,IL-4,Flt3L和SCF的不同细胞因子浓度和组合体外培养诱导。脾细胞培养2d去除大部分淋巴细胞,第3天采用流式细胞术4色荧光标记法分析细胞表型,骨髓细胞诱导的各组同样于第3天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型,比较不同级别小鼠骨髓细胞所诱导的DC2细胞的表型和比例。结果SPF来源的小鼠骨髓细胞诱导的各组第3d在CD11c+的DC细胞群中CD8α+DC2所占比例及不成熟DC2的比例均高于普通级小鼠,显示普通鼠来源的骨髓细胞更倾向于产生成熟的DC,不易诱导产生高比例的不成熟的DC2。对两种动物脾细胞DC2的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鼠脾脏中CD8α-MHCⅡ+的成熟DC1比例为75.58%,远远超过SPF鼠的30.60%。结论小鼠的微生物级别可影响耐受性DC的诱导效果,采用SPF级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体外制备优势DC2细胞效果优于普通级鼠,原因可能与普通鼠接触微生物较多,免疫系统更易于产... 相似文献
33.
咖啡酸苯乙酯对大肠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咖啡酸苯乙酯(caffeic acid phenethyl ester,CAPE)对培养的大肠癌SW48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CAPE处理培养的大肠癌SW480细胞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率,TUNEL染色观察凋亡细胞。结果CAPE对SW480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2.5、5.0、10mg/L的CAPE对SW480处理24h后,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细胞比例下降,细胞凋亡率上升,呈剂量依赖性。TUNEL染色也发现CAPE作用后凋亡细胞数量增加。结论CAPE对大肠癌SW480细胞株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G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中介体复合物亚基28蛋白(mediator complex subunit 28 protein,MED28)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癌旁组织中表达及其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首次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手术的OSCC患者标本142例,其中91份OSCC标本包含癌旁正常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于OSCC及癌旁组织石蜡切片检测MED28的表达.分析OSCC组织与癌旁组织的MED28表达差异.计算MED28表达结果即切片最终评分的平均值,并以此为标准将OSCC患者分为MED28低表达组和MED28高表达组,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ED28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MED28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并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MED28在OSCC组织中高表达(P<0.01).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MED28表达与吸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ED28低表达组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1).吸烟和性别也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MED28在OSCC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影响预后,其表达与吸烟、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期门穴三维形态结构的可视化人体模型。方法:以VOXEL-MAN为操作平台,结合腧穴解剖学知识,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学技术进行期门穴相关解剖结构的辨认、分割以及可视化。结果:实现了期门穴在可视人体中的定位与表达,完成了相关解剖结构的分割与可视化,建立了相关医学知识库,生成了QTVR格式的智能动画。结论:期门穴三维形态能多层次、多角度显示期门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全过程,有助于提高针刺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6.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纯度控制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在中国药典与美国药典方法的基础上,优化了两种不同的流动相系统(三乙胺-乙腈-四氢呋喃系统和磷酸氢二铵-甲醇系统),用梯度洗脱对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及其有关物质进行分离。结果:与中国药典方法相比,分离效果显著提高,两种方法在2.5~4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10ng。结论:改进后的RP-HPLC方法能更加真实的反映去甲万古霉素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3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骨脂中三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建立补骨脂中三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补骨脂中补骨脂甲素和补骨脂异黄酮的含量。色谱柱 :汉邦 Lichrosphore C1 8(2 5 0 mm× 4.6mm ,5μm) ;流动相 :乙腈 -水 (4∶6) ;流速 1.0 ml/ min;检测波长 :2 79nm(0~ 3 0 min) ,2 47nm (3 0~ 45 min) ;进样量 2 0μl。补骨脂查耳酮 :色谱柱 :汉邦 L ichrosphore C1 8(2 5 0 mm× 4.6mm,5 μm) ;流动相 :甲醇 -水 (85∶ 15 ) ;流速 1.0 ml/ min;检测波长 3 87nm ;进样量 2 0μl。结果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2 % ,RSD为 1.3 % ,0 .0 489~ 0 .3 91μg,r=0 .9999(n=7)。结论 :该方法适合于测定补骨脂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应用该方法对不同产地的补骨脂中 3种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不同产地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 ,对补骨脂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应成为补骨脂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了解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 基因突变在人脑星型细胞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NCAM基因的外显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找出可疑突变,回收PCR产物纯化测序及序列分析,ORF finder 软件分析蛋白质序列。结果:43例星型细胞瘤中有1例胶质母细胞瘤NCAM 7号外显子1 126号核苷酸由A颠换为C, 导致369号氨基酸由赖氨酸变为谷氨酰胺,该病人1年后死于复发。结论:NCAM基因点突变导致的蛋白质结构改变在星型细胞瘤的发生中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不良反应。方法:对40例ALL患儿采用HD-MTX 2.0~5.0 g/m2治疗,观察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临床治疗后,患儿出现了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感染、肝损害、黏膜损害、心脏损害、神经系统症状、皮疹及脱发等不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1.3%,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51.9%,感染发生率为38.1%,肝损害发生率为41.3%,黏膜损害发生率为15.6%,心脏损害发生率为10.0%,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为15.0%,皮疹发生率为6.9%,脱发发生率为5.0%;未见明显的肾功能损害。结论:HD-MTX治疗ALL患儿的不良反应较多,要积极对症治疗,加强对MTX血药浓度的监测以及个体化治疗,以提高患儿的长期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