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98篇
  免费   1205篇
  国内免费   544篇
耳鼻咽喉   102篇
儿科学   175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687篇
口腔科学   132篇
临床医学   1372篇
内科学   930篇
皮肤病学   196篇
神经病学   205篇
特种医学   429篇
外科学   990篇
综合类   3237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预防医学   1383篇
眼科学   154篇
药学   1307篇
  15篇
中国医学   1101篇
肿瘤学   43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444篇
  2020年   359篇
  2019年   212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737篇
  2012年   977篇
  2011年   1134篇
  2010年   996篇
  2009年   907篇
  2008年   914篇
  2007年   892篇
  2006年   812篇
  2005年   619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人颅骨电阻抗频率特性及其与解剖结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阻抗断层成像(EIT)技术应用于脑部成像的研究中,颅骨的电阻抗对驱动电流的屏蔽效应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成像效果(特别是中心区域)。本研究采用离体人颅骨,二电极法,用频响分析仪(Solartron 1255B)经电阻抗接口(Solartron 1294),在0.1Hz~1MHz频率范围内进行测量,描记出颅骨电阻抗频响特性曲线,初步观察了颅骨电阻抗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研究了颅骨解剖结构同其电阻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颅骨电阻抗幅值随时间明显增大;其特征频率应在10KHz附近,颅骨组织的解剖结构对颅骨电阻抗有重要的影响,含有板障层的厚颅骨由于颅骨内、外板中富含毛细血管的原因,其电阻抗较不含板障层的薄颅骨电阻抗小。本研究结果为解决颅骨高阻抗的屏蔽效应问题提供了可能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紫草素对氧糖剥夺(OGD)损伤模型中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0. 02、0. 2、2和20μmol/L)紫草素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经进行预处理,再经OGD损伤处理,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和荧光素二乙酸酯/碘化丙啶(FDA/PI)双染法分别检测神经元活性和凋亡情况,选择最适紫草素浓度。然后,在加入紫草素之前提前加入LY294002(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1μmol/L),用Wesern blot法检测神经元p-Akt(Ser473)水平变化,用LDH法和FDA/PI双染法检测神经元活性和凋亡率变化。结果:0. 2、2及20μmol/L的紫草素可显著提高神经元存活率(P 0. 05),同时还可使神经元内p-Akt(Ser473)水平显著升高(P 0. 05); LY294002可显著阻断紫草素对神经元p-Akt(Ser473)水平和凋亡率的影响(P 0. 05)。结论:紫草素可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来减少OGD诱导的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凋亡。  相似文献   
83.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基因表达谱差异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建立大鼠正常视网膜和糖尿病8周视网膜基因表达谱,比较两者差异,初步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基因。方法 通过限制片段差异显示 PCR( restriction fragments differential display-PCR,RFDD-PCR)获得正常大鼠视网膜及8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转录组片段。应用Fraent Analysis等软件,对差异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确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基因/表达序列标签( expression sequence tag, Ksr)。结果 获得有意义的片段共3639个,有差异的片段840个,占表达数的23.08%。其中包括5个视觉传导相关基因,13个兴奋性神经递质受体基因和3个抑制性神经递质受体基因。糖尿病8周大鼠视网膜Rhodopsin kinase,β-arrestin,Phosducin, rod photoreceptor cGMP-gated channel 和 Rpe65的表达下调,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1-4下调,代谢性谷氨酸受体及γ-氨基丁酸受体各亚型则普遍上调,而甘氨酸受体表达无变化。结论 糖尿病8周大鼠神经视网膜已受到累及,其基因表达模式的改变,可能与糖尿病早期视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84.
本研究提出一种用模糊ART神经网络进行心律失常分析的方法。确定用于描述QRS波群特征的若干属性 ,提取其特征 ,模糊化处理后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模式矢量。神经网络为三层结构 ,经过竞争学习 ,对QRS波群进行自动分类。分类结果用MIT -BIH数据库进行了检验 ,证明本方法非常有效 ,30min数据的分析时间小于 2s,满足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研究儿童屈光参差的临床特点,探讨屈光参差对视功能的影响及屈光参差程度与弱视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就医的3~7岁儿童进行视力筛查,视力异常者用阿托品眼膏散瞳验光,选出符合屈光参差标准的儿童.所有患儿均配镜后进行弱视治疗,治疗期间遮盖健眼、随访.结果 ①屈光参差占屈光不正的15 .5 3% ,单纯球镜屈光参差2 1例(32 .8% ) ,单纯柱镜屈光参差37例(5 7.8% ) ,球镜及柱镜屈光参差同时存在6例(9.4 % ) .所有患儿追踪观察1年,屈光参差度无明显变化;②屈光参差程度越大双眼视力差越大.结论 ①屈光参差是影响儿童视功能,造成弱视的原因之一;②屈光参差的程度越大,双眼视力差越大,治疗的难度加大.因此屈光参差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6.
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流变现象,是影响血液循环的主要因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是某些疾病的重要特征。本文从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和其他因素三个方面,介绍了小同因素对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并比较、讨论了测量红细胞变形性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构建含小鼠卵泡刺激素(亚单位(FSH-β)与闭锁因子(Ocln )特定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以期获得靶向干扰睾丸支持细胞功能的重组避孕疫苗.方法 运用PCR 技术,分别扩增小鼠FSH-β亚单位特定基因序列和闭锁因子第二个胞外环序列片段;定向克隆到pET28b表达载体中;并运用免疫印迹法对重组蛋白的表达做初步鉴定.结果 通过双酶切分析、测序鉴定证实特定的FSH-β亚单位和Ocln基因片断被成功克隆到pET28b中,且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能够被抗小鼠FSH-β及抗O cln抗体所识别.结论 重组分子具有两种靶分子的抗原性,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及免疫避孕效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8.
目的:采用影像遗传学研究方法探索精神分裂症的影像遗传学特征。方法:在传统稀疏回归模型的基础上,改进 了其在不同范数条件下进行变量选择的能力,形成一种基于稀疏表示变量选择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208 个受试者的 41 236个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和722 17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的综合分析。通过对两类数据施加不同的权重因子,并 使用不同的Lp (p=0、0.5、1)范数分别对模型进行求解,筛选出两类数据在不同条件下的显著特征。结果:基因DAOA和 HTR2A在3种范数下均被筛选出。此外,在影像学数据方面,发现中央前回、枕上回、顶下缘角回、角回、内侧和旁扣带脑 回、后扣带回脑区与精神分裂症相关,此发现与先前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医学研究结果一致。结论:基于稀疏表示变量选择 方法应用于影像遗传学数据分析是一个有效可行的途径,为今后精神分裂症的影像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 思路。  相似文献   
89.
本文报告外用冻伤灵膏治疗冻伤的双盲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冻伤灵膏组(治疗组)共收治457例Ⅰ-Ⅱ度冻伤患者;冻疮膏组(对照组)共收治61例也属Ⅰ-Ⅱ度冻伤患者。2组均为局部用药。结果在1wk左右治疗组治愈412例(90.2%),对照组治愈26例(43%),疗效差异显著(p<0.01)。表明冻伤灵膏的疗效明显优于冻疮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冻伤灵膏具有预防冻伤并在-70℃超低温下,对实验动物有良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究家庭社会经济状况(SES)与3岁以内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关系,为我国儿童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源于201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的西安地区数据。研究共纳入父/母亲文化程度、父/母亲职业和家庭年收入5项指标因子,构建了SES综合指标作为自变量。结局变量为身长、体重和评估的营养状况结局。调整儿童性别和月龄后,分别建立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ES与身长体重和营养结局的关系。结果 研究共纳入3岁以内儿童12 017人,经评估营养不良者281人(2.3%),营养过剩者531人(4.4%)。调整儿童性别和月龄后,与低水平SES儿童相比,中等水平SES儿童身长增加0.32 cm(95%CI:0.16~0.47),发生营养过剩的风险降低20%(OR =0.80, 95%CI:0.65~0.98);高水平儿童身长增加0.77 cm(95%CI:0.61~0.92),体重增加0.06 kg(95%CI:0.006~0.12),发生营养过剩的风险降低33%(OR=0.67, 95%CI:0.53~0.83)。结论 较好的社会经济状况可能降低营养过剩的风险,有助于儿童的发育与营养健康。应改善家庭育儿环境,加强对低SES家庭的儿保宣教,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