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01篇
  免费   2379篇
  国内免费   1339篇
耳鼻咽喉   196篇
儿科学   404篇
妇产科学   164篇
基础医学   1421篇
口腔科学   412篇
临床医学   3031篇
内科学   2140篇
皮肤病学   312篇
神经病学   372篇
特种医学   974篇
外科学   2698篇
综合类   6570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2797篇
眼科学   273篇
药学   2820篇
  27篇
中国医学   2144篇
肿瘤学   949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673篇
  2021年   923篇
  2020年   777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449篇
  2017年   654篇
  2016年   483篇
  2015年   872篇
  2014年   1228篇
  2013年   1542篇
  2012年   2248篇
  2011年   2317篇
  2010年   2097篇
  2009年   1985篇
  2008年   1963篇
  2007年   1977篇
  2006年   1705篇
  2005年   1385篇
  2004年   905篇
  2003年   807篇
  2002年   599篇
  2001年   574篇
  2000年   457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 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社区居民的满意度,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拦截式调查方法,对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下属1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520名就诊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502份,有效率为96.5%.满意度最高的是方便到达(84.3%),其次是隐私保护(82.1%),满意度较低的有设施配备(58.6%)、药品供应(63.5%)和药品价格(68.9%)等.结论 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已取得初步成效,但还应进一步加强医疗队伍建设、完善硬件设施,并通过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和加大宣传力度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2.
从医疗费用、医保基金风险、现行支付制度的困境分析我国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医疗服务提供方的角度,探讨支付制度改革对医院管理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从医疗质量、临床路径、成本管理、信息化管理、谈判机制等5方面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3.
章润贞  夏荣 《安徽医药》2019,40(2):126-128
目的 比较热牙胶充填系统2种根管充填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因牙髓病、根尖周病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83例,共83颗患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42例患者,42颗患牙(119个根管),对照组41例患者,41颗患牙(111个根管)。试验组患者采用热牙胶连续波加压充填+冷牙胶侧方加压法进行根管充填,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热牙胶连续波加压充填法。比较2组患者充填方法在临床操作中容易出现的失误率(携热器带出牙胶尖、根管内气泡)、根充恰填率以及1年后临床成功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携热器向上拔出时牙胶尖带出根管数6根,对照组43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内气泡实验组5根,对照组11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根管恰填113根,对照组根管恰填74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治疗术后1年复查,试验组患者临床成功率为95.24%,对照组为85.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根管充填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热牙胶连续波加压充填联合冷牙胶侧方加压法较单纯热牙胶连续波加压法充填根管操作失误少、根尖封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采用HPLC建立清火退热口服液的特征图谱,并同时测定5种成分的含量。方法 以绿原酸、葛根素、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和黄芩苷为对照品;采用CAPCELL PAKC18 MGⅡ S5(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5%磷酸水溶液,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05 nm,柱温3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绿原酸、葛根素、连翘酯苷B、连翘酯苷A和黄芩苷分别在3.06~61.16,6.51~130.22,4.68~93.55,3.43~68.56,14.61~292.28 μg·m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1%,98.32%,95.99%,98.59%,97.26%。结论 所建立的特征图谱相关性强,可结合5种成分含量测定全面控制清火退热口服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分型的脂肪肉瘤(liposarcoma,LPS)在CT及MRI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本院经病理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CT、MRI影像学表现,从而分析脂肪肉瘤不同病理类型的CT、MRI特点。结果32例脂肪肉瘤患者中,分化良好型10例、黏液型(含圆细胞脂肪肉瘤)6例、去分化型7例、多形性5例、混合型4例。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以脂肪密度或信号为主;黏液型脂肪肉瘤单囊性稍低密度或信号为主;去分化脂肪肉瘤结节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多结节病变内结节之间分界清楚,可见出血或钙化;多形性脂肪肉瘤密度及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不规则,无明显包膜;混合型脂肪肉瘤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各结节的密度或信号及强化方式均不相同。结论不同病理分型的脂肪肉瘤在CT、MRI均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可以为脂肪肉瘤的准确诊断、手术方案的制订及预后的评估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996.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固定方式对兔肝动脉插管技术难度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固定于自制木质平板手术台上行CT增强扫描,获取动脉期腹腔干和腹主动脉信息,CT多曲面重建获取腹腔干及其下层面腹主动脉间夹角;采用改良固定方式固定30只实验兔并获取腹腔干和腹主动脉间夹角。比较两种固定方式下兔腹腔干和腹主动脉夹角的差异。将3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以改良固定方式固定兔,行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插管,对照组兔固定于木质平板手术台行肝动脉插管,获取并比较两组实验兔手术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板固定方式下腹腔干和腹主动脉间夹角为117.93°±13.42°,改良固定方式下夹角为144.40°±14.76°(P<0.05);对照组肝动脉插管手术成功率为66.7%(10/15),实验组为100%(15/15)(P<0.05);对照组血管夹层发生率为26.7%(4/15),实验组为0%(P<0.05);对照组平均手术操作时间为(504.40±47.25) s,实验组为(88.87±14.99) s(P<0.05)。结论?改良固定方式可改变兔腹腔干和腹主动脉夹角,有效降低肝动脉插管的技术难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操作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7.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一种非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以动脉、静脉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现报告1例31岁男性抗磷脂综合征患者,因伴有重度血小板减少并大面积肺栓塞的介入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998.
【摘要】 静脉畸形(VM)是临床最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主要引起患者疼痛、功能障碍、肢体和面部不对称,严重时可并发大出血或呼吸道梗阻,进而危及生命。目前VM主要治疗方法为血管内硬化治疗,但对其临床疗效仍缺乏客观的评价标准。该文就目前VM血管内硬化治疗评价方法超声、CT、MRI、全身血池闪烁显像(WBBPS)和静脉造影等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准确把握疗效,在精准治疗病灶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9.
20世纪以来,足踝外科领域对于跟骨骨折的处理逐渐成熟,但是内固定技术一直存在内植物占位以及切口皮肤感染等问题。外固定技术为上述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使用外固定处理开放性跟骨骨折以及软组织条件差的闭合性跟骨骨折具有诸多优势。临床上应用外固定技术对跟骨骨折的治疗早已开展,然而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相关文献却很少。本文就跟骨骨折应用外固定技术治疗的历史及方法作一综述,理清其优劣,便于临床医师选择及制定手术方案、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合成mPEG/PLA比例为10/90,5/95,2/98的3种聚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用合成的mPEG-PLA为载体材料和有机溶剂N-甲基比咯烷酮(NMP)制备醋酸亮丙瑞林(LA)的原位注射剂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和体内外释放试验进行研究。方法:采用mPEG2000和外消旋-丙交酯(DL-LA),以开环聚合法合成比例为10/90,5/95,2/98的聚合物mPEG-PLA,并通过1H-NMR对产物进行结构确证。然后将mPEG-PLA和LA置于两个注射器中,制成A/B系统,在使用前将药物加入聚合物溶液中并混合均匀,制备醋酸亮丙瑞林的原位注射剂。利用显微镜和SEM分析制剂结构。其次进行药物的体外释放试验,对释放曲线进行模型拟合,最后以大鼠为动物模型进行试验,考察药物在SD大鼠体内的释放行为,并考察体内外相关性。结果:成功合成且验证了不同比例的mPEG/PLA聚合物,并以此为载体材料成功制备出LA原位注射制剂。体外释放试验表明,药物以接近零级的方式释放,释放速率和聚合物mPEG/PLA比例,载药量和加入有机溶剂的量有关,且聚合物中PLA比例越高释放越慢,载药量增加则释放速率增加;选用黏度大的溶剂则药物释放减慢,溶剂的用量增加释放速率减小;大鼠体内实验也表明该制剂在体内能够达到缓释的效果,药物在前10 d内释放较快,30 d释放药物能达到90%。结论:醋酸亮丙瑞林原位注射制剂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体内外实验均证明该制剂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