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31篇
  免费   3113篇
  国内免费   1841篇
耳鼻咽喉   235篇
儿科学   663篇
妇产科学   258篇
基础医学   1955篇
口腔科学   573篇
临床医学   4656篇
内科学   2859篇
皮肤病学   384篇
神经病学   520篇
特种医学   1251篇
外科学   2846篇
综合类   9105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4400篇
眼科学   327篇
药学   3926篇
  28篇
中国医学   3141篇
肿瘤学   1243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13篇
  2022年   803篇
  2021年   1106篇
  2020年   980篇
  2019年   505篇
  2018年   569篇
  2017年   849篇
  2016年   643篇
  2015年   1182篇
  2014年   1696篇
  2013年   2210篇
  2012年   3336篇
  2011年   3506篇
  2010年   3122篇
  2009年   2860篇
  2008年   2878篇
  2007年   2880篇
  2006年   2422篇
  2005年   1959篇
  2004年   1182篇
  2003年   1006篇
  2002年   696篇
  2001年   674篇
  2000年   529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多,其急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糖尿病是一种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目前治疗手段有限,仍无根治该疾病的有效方法,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天然药物中寻找治疗糖尿病的良方,我国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有对"消渴症"的具体描述及相关治疗[1],人参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受到了古今中外的广泛关注。人参主要功效为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大量研究表明,人参还具有多种生理调节作用,具有增强抵抗力、强心降压、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和调脂等作用,其中人参皂苷在调节血糖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2]。本文拟就人参及其成分对血糖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应用多重PCR对618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基因的15个位点进行检测。结果一共检出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23例,占受检人群的3.72%,其中包括16例AZFc全部缺失、3例为AZFb+c部分/全部缺失、3例为AZFa部分缺失和1例AZFa、AZFb、AZFc和AZFd四个区15个检测位点全部缺失。AZFc全部缺失患者中,中度至重度少精症13例,无精症3例;AZFb部分/全部缺失患者中,严重少弱精1例,无精症2例;AZFa部分缺失患者和15个位点全部缺失患者均为无精症。结论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该检测可为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内脏异位是由于左右非对称性发育异常所致,常与胸腹腔器官的异常偏侧化有关。心脏经常受累,且心脏受累的严重程度通常决定其预后效果。内脏异位患者有特征性的心血管畸形、内脏器官的异常排列以及中线结构发育畸形。在内脏异位患者中第一个被发现有突变的基因是编码锌指转录因子的ZIC3。很多研究证实,ZIC3突变可导致X连锁内脏异位,而且在孤立性先心病中也发现了ZIC3的突变。至今,在内脏异位患者中发现有13个ZIC3突变,其中包括无义突变、错义突变、沉默突变、移码突变以及易位突变等。然而,ZIC3基因在内脏异位,特别是伴复杂先心病中的致病机理仍不是很清楚。本文就ZIC3结构、作用、突变以及其在内脏异位伴先心病中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氟涂层镁铝合金的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镁铝合金组(M组)、氟涂层镁铝合金组(F组)和阳性对照组(P组)4组。细胞毒性实验:将L929细胞在各组的DMEM浸提液中培养,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应用WST-1法测量光密度(OD)值。溶血实验:按GB-T16175-2008《医用有机硅材料生物学评价实验方法》第13部分《溶血试验》进行实验。测量各样本的OD值,计算溶血率。豚鼠最大剂量致敏实验,按照GBJ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进行实验。观察激发阶段去除贴附片后24、48、72h豚鼠皮肤致敏情况。结果各观察期F组的形态分级为0级,M组为4级。各组各观察期内OD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2.96,P=0.000)。第3天,实验组OD值均高于P组(1.050±0.065 vs 0.292±0.010)(P〈0.05)。第5天、第7天,F组与N组OD值(1.429±0.096 vs 1.622±0.156,0.928±0.040 vs 50.995±0.070)处于同一水平(P〉0.05),均高于P组(0.270±0.015,0.281±0.006)(P〈0.05)。M组溶血率为68.3%,F组为0.8%。24h、48h和72h后N组、M组、F组皮肤均无红斑。结论氟涂层镁铝合金体外实验显示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脯氨酸羟化酶2(PHD2)、缺氧诱导因子1抑制因子(FIH-1)、p-ERK表达的影响,探讨PHD2、FIH-1、p-ERK在AngⅡ作用下对HIF-1α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 HUASMC分为三组:(1)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细胞6 h;(2)AngⅡ组:含AngⅡ的培养基(终浓度为10-6 mol/L)培养细胞6 h;(3)AngⅡ+PD98059组:含PD98059的培养基(终浓度为10-5 mol/L)预处理细胞1 h后,加入含AngⅡ的培养基(终浓度为10-6 mol/L)培养细胞6 h。RT-PCR检测细胞HIF-1α、VEGF、PHD2、FIH-1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上述目的蛋白表达及p-ERK表达。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AngⅡ增加HUASMC中HIF-1α、VEGF 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增加p-ERK蛋白表达(P<0.05),降低FIH-1 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不影响PHD2 基因和蛋白表达;(2)与AngⅡ组比较,ERK抑制剂PD98059降低 HUASMC中HIF-1α、VEGF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以及p-ERK蛋白的表达(P<0.05),增加FIH-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 结论 (1)AngⅡ增加HUASMC中HIF-1α、VEGF的表达,该作用通过激活ERK通路、抑制FIH-1表达,在翻译后水平减少HIF-1α的降解所致;(2)ERK抑制剂可削弱AngⅡ的促HIF-1α、VEGF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杨二爽  杨文倩  夏云  沈雁 《药学研究》2019,38(7):393-398
目的 制备一种载阿霉素(DOX)的中空金纳米粒(HGNPs)载体。方法 合成巯基化阿霉素(DOX-SH),通过质谱(MS ESI)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再将其以金硫键共价结合方式负载到中空金纳米粒表面。通过粒径、等离子共振吸收(SP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近红外(NIR)激发的光热转化实验和细胞毒性实验对制备的中空金纳米粒载药体系进行评价。结果 质谱显示,合成的巯基化阿霉素的分子量为616,核磁共振氢谱所示的结构也与目标产物相符。阿霉素-中空金纳米粒复合载药体系(HGNPs-DOX)的粒径为70 nm左右;等离子共振吸收最大吸收波长为800 nm左右,具有良好的光热转化能力;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其为中空圆球形结构,壳厚4~6 nm;细胞毒性显示,在高浓度时,阿霉素-中空金纳米粒复合载药体系能显著减小阿霉素的毒性。结论 成功合成了阿霉素-中空金纳米粒复合载体,其具有良好的结构,良好的光热转化能力,较小的细胞毒性,未来可成为有研究前景的新一代化疗联合光热治疗的递送载体。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差异基因,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芯片数据(GSE19804、GSE27262、GSE18842),利用GEO2R软件筛选差异基因,通过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差异基因的功能及通路富集分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Cytoscape筛选出核心基因。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进行预后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目的基因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共筛选出401个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参与血管生成、细胞粘附、调节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通过Cytoscape软件筛选出29个核心基因。预后分析显示ASPM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较高表达患者明显延长。QPCR显示ASPM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SPM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可能是NSCLC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了解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胎儿染色体及阳性病例无创产前DNA检测(简称NIPT)结果,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唐氏筛查高风险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检测胎儿染色体核型和微阵列分析的病例590例,统计胎儿染色体结果分布情况及阳性病例NIPT的检测情况。结果590例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中,528例胎儿染色体核型及微阵列分析均正常,8例(1.36%)胎儿为染色体多态性,24例(4.07%)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其中21-三体12例(2.03%),18-三体5例(0.85%),其他染色体异常7例(1.19%);染色体核型正常,微阵列分析检出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和可能致病性CNVs共9例(1.52%),临床意义不明CNVs共16例(2.71%),杂合性缺失(LOH)者5例(0.85%)。54例染色体检测阳性病例中有25例术前已行NIPT检测,1例18-三体NIPT检测失败,其余5例21-三体和1例18-三体均被NIPT检出;7例NIPT提示的其他染色体异常被羊水检测证实,包括4例致病性CNVs,3例临床意义不明CNVs;值得注意的是,有4例致病性CNVs和7临床意义不明CNVs病例 NIPT均提示低风险。结论唐氏筛查高风险除了提示21-三体和18-三体综合征外,可提示其他染色体异常,NIPT有可能检出其他染色体异常,但仍会漏筛部分致病性CNVs。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总结4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4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及转归,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临床特点:4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患者均为女性,10岁前起病,均为多骨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骨痛、骨骼畸形和脆性骨折。其中2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合并周围性性早熟。实验室检查:4例患者均显示低磷血症(0.53~1.03mmol/L)和高碱性磷酸酶水平(464~1930U/L),3例患者血β-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水平升高,2例患者血全长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intactFGF23)水平升高。影像学特点:4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均符合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其中3例患者有典型的佝偻病表现。4例患者均接受全身骨扫描显像,3例患者全身骨骼多发放射性浓聚区。治疗及转归:经给予活性维生素D、中性磷合剂和双膦酸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异常均显著改善。复习文献发现,患者起病越早,骨骼病变相对越重、血磷越低、骨转换指标升高越明显、血FGF23水平越高。结论McCune-Albright综合征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是罕见病。对McCune-Albright综合征患者需注意筛查是否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以避免漏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综述藤梨根从"痰"论治恶性肿瘤的进展,为藤梨根在临床上用于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在Pubmed、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等数据库中,以"藤梨根""恶性肿瘤""痰"为中文检索词,以"Radix Actinidiae Chinensis""malignant tumor""phlegm"为英文检索词,检索2000年至2019年的相关文献。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藤梨根从"痰"论治恶性肿瘤的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结果。[结果]藤梨根具有健脾利湿、化痰散结、活血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藤梨根可通过下调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核转录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κB p65,NF-κB p65)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表达,上调半胱氨酸蛋白酶-3(cysteine protease-3,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oinositide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等机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激发细胞失巢凋亡等。痰饮微环境中的痰浊是体内津液代谢异常的主要产物,其与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细胞、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等较为相似,而Bcl-2、Caspase-3、NF-κB p65、MMP-9等蛋白及PI3K/Akt通路均与痰饮微环境有关。[结论]藤梨根从"痰"论治恶性肿瘤具有理论基础、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依据。藤梨根在宏观上可痰、瘀、毒同治,在微观上可改善痰饮微环境,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