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1篇
  免费   2589篇
  国内免费   1822篇
耳鼻咽喉   327篇
儿科学   288篇
妇产科学   191篇
基础医学   2221篇
口腔科学   438篇
临床医学   2882篇
内科学   2747篇
皮肤病学   239篇
神经病学   1134篇
特种医学   8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2386篇
综合类   5651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148篇
眼科学   393篇
药学   2841篇
  34篇
中国医学   1963篇
肿瘤学   1620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355篇
  2022年   784篇
  2021年   1256篇
  2020年   1030篇
  2019年   797篇
  2018年   743篇
  2017年   835篇
  2016年   677篇
  2015年   1118篇
  2014年   1399篇
  2013年   1449篇
  2012年   2002篇
  2011年   2020篇
  2010年   1645篇
  2009年   1247篇
  2008年   1389篇
  2007年   1394篇
  2006年   1201篇
  2005年   1106篇
  2004年   894篇
  2003年   979篇
  2002年   974篇
  2001年   763篇
  2000年   488篇
  1999年   422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了解芜湖市百日咳鲍特氏菌耐药情况及其流行菌株的基因型,为百日咳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8年5月—2018年12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百日咳疑似病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对象于入院时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百日咳鲍特氏菌培养和PCR检测,并对4株留存菌株进行药敏与基因型检测。结果 百日咳疑似病例70例,年龄0.1~12.0岁,平均(2.38±2.61)岁,其中7例为4月龄之内婴儿未接种疫苗。经细菌培养阳性18例,阳性率为25.71%,PCR检测阳性20例,阳性率2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例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患儿细菌培养与PCR检测阳性率为分别为12.20%(5/41)和17.07%(7/41),29例未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患儿细菌培养与PCR阳性率均为44.83%(13/29),是否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细菌培养与PCR阳性率影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69,6.411,P<0.05)。随机抽取4株百日咳鲍特氏菌进行药敏试验与基因型检测,4株均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而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均敏感。4株基因型均为ptxA1/ptxC1/ptxP1/prn1/fim2-1/fim3-1和tcfA2,均与我国当前百日咳鲍特氏菌疫苗菌株型ptxA2/ptxC1/ptxP1/prn1/fim2-1/fim3-1和 tcfA2不同。结论 在当前疫苗时代,以临床诊断标准诊断百日咳可靠性不足,有必要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疫苗接种后感染百日咳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本地区目前流行菌株与疫苗菌株不相匹配,需进一步监测流行菌株的基因型,为疫苗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报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伴盆腔复杂粘连患者l例,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临床症状、手术术式及机器人手术的优势。方法 患者1998年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后未予治疗,定期复查提示肌瘤逐渐增长。超声提示多发子宫肌瘤,盆腔MRI提示巨大子宫肌瘤伴出血。结果 完善相关检查后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手术进展顺利,患者术后4 d出院,腹壁美观,随访恢复良好。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因其特有的优势,为巨大子宫切除伴盆腔复杂粘连患者提供了微创手术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在血液净化临床带教中开展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互动教学的作用。方法 于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选取本院血液净化中心实习生共8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名采用常规临床带教,观察组40名采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互动教学,均带教3个月。比较两组带教后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带教前后的岗位胜任力和对带教的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观察组带教后的理论和实践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理论考核:t=4.01,P<0.05;实践考核:t=3.94,P<0.05)。带教前两组有效沟通能力、适应与应对能力、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能力、管理能力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效沟通能力:t=1.31,P=0.193;适应与应对能力:t=1.25,P=0.216;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能力:t=0.93,P=0.356;管理能力评分:t=0.76,P=0.451);带教后两组上述各项岗位胜任力评分均较带教前提高,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效沟通能力:t=12.60、6.63,P<0.05;适应与应对能力:t=11.21、6.44,P<0.05;自主学习与自我提升能力:t=10.80、5.78,P<0.05;管理能力评分:t=12.42、6.79,P<0.05)。两组实习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分布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0,P=0.007),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t=6.49,P=0.011)。结论 对血液净化实习临床带教中采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互动教学,不仅可提高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提升岗位胜任力,还可提高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 了解安宁疗护护士对哀伤辅导影响因素的感知,为探索哀伤辅导护理路径、推动安宁疗护的规范化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现象学研究,选取江苏省9个安宁疗护试点单位的21名安宁疗护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归纳出感知到的个人因素(感知重要性但能力不足、哀伤辅导经验积累、共情投入、益处发现、职业倦怠)、工作因素(工作负荷、上级重视与支持)和患方因素(家庭内部关系、灵性需求、年龄与病程)3个主题和10个亚主题。结论安宁疗护护士哀伤辅导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应加强安宁疗护护士哀伤辅导能力培养,加大哀伤辅导工作的组织支持力度,在哀伤辅导过程中重视患者及家属的个性化需求,为家属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哀伤辅导服务。  相似文献   
996.
背景与目的 减重与代谢手术是治疗中重度肥胖症和病理性肥胖症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减重手术有着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部分未达手术指征的患者也需要一种可行且有效的减重方式。超级肥胖患者直接进行减重手术的风险显著增高,此类患者同样需要一种易接受且效果确切的减重方式进行术前预减重以降低手术风险。限时饮食干预(TRE)是一种基于昼夜节律的减重和治疗代谢疾病的新兴策略,有希望成为减重手术的有力补充,但目前缺乏TRE对体质量、身体成分以及机体代谢影响的全面评估。因此,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TRE对体质量、身体成分和机体代谢参数的影响,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万方数据库中有关TRE对体质量、身体成分以及机体代谢的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2年4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7.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共587例受试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与不限制热量的正常饮食的个体比较,采用TRE后的个体的体质量(WMD=-2.40,95% CI=-3.52~-1.29,P<0.001)及脂肪重量(WMD=-1.48,95% CI=-2.26~-0.69,P<0.001)明显减轻,甘油三酯水平下降(WMD=-8.42,95% CI=-13.69~-3.15,P=0.002),而非脂肪重量、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RE是一种有效的减重治疗方法,可明显降低体质量,并以降低脂肪质量为主,对非脂肪质量无明显影响,同时有助于甘油三酯水平的改善,可作为减重手术的有力补充。受所纳入的研究数量与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经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以及改善脊柱生理曲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2005安陆市普爱医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42例,给予AF系统内固定,同时12例行半椎板切除减压,12例全椎板切除减压,32例行横突间及关节突植骨融合。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随访时拍摄X射线片,在侧位片上测量伤椎前后缘的高度及Cobb角,计算椎体前后缘高度与伤前值比的百分率;同时按Frankel标准评估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A~E5级,A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及运动消失,E为感觉及运动正常)。结果:42例全部完成1年随访,38例完成3年随访。①Cobb角: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分别为[(23.5±9.7)°,(3.0±2.5)°,(9.0±2.3)°,(11.0±2.1)°,P<0.01]。②前缘高度/伤前值: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分别为[(41.0±21.2)%,(94.0±9.6)%,(91.0±8.5)%,(90.0±6.5)%,P<0.01]。③后缘高度/伤前值: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3年分别为[(68.0±16.7)%,(95.5±7.5)%,(94.5±7.6)%,(93.5±5.6)%,P<0.01]。④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标准除2例术后随访无恢复外,不完全神经功能损害者均有一两级恢复,无一例加重。⑤术后1例螺钉松动,2例发生断钉。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恢复脊柱生理前凸和椎体高度和神经功能,理学性能优越,大多数患者可恢复解剖复位,但仍存在术后固定失败和矫正度的丢失问题,与未充分植骨融合和内固定没及时取出有关。  相似文献   
998.
葛根素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葛根素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在langendorff离体心脏体外灌注模型复制基础上,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5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小剂量葛根素预处理组、大剂量葛根素预处理组,记录每只大鼠平衡灌注15min、再灌注15、30min的心功能变化,包括心率(HR)、左室最高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升高速率(+dp/dtmax)、左室压力降低速率(-dp/dtmax)。并于平衡灌注15min、复灌1、3、5、10、15、30min测定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的含量。测定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作电镜检查。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可引起FIR、LVSP、+dp/dtmax、-dp/dtmax下降,LVEDP升高以及CK释放增加,心肌MDA产生增多、SOD及NO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缺血预处理组及葛根素预处理组均能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功能损伤,降低CK的释放,减少心肌组织MDA的生成,并增加心肌组织中SOD和NO含量。减轻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大剂量葛根素预处理组比小剂量葛根素预处理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更为显著。结论葛根素预处理能减少脂质过氧化。明显改善心功能。提高心肌组织对后续缺血的耐受性。这种保护作用存在量效关系,其产生与心肌中SOD增高减轻了氧自由基损伤和NO增高扩张冠脉有关。  相似文献   
999.
彭梅梅  郭爽  陈琪  王梦  徐祯  钱怡洁  毛靖  许金国  季德  陆兔林  毛春芹 《中草药》2021,52(18):5514-5523
目的建立经典名方黄连汤HPLC特征图谱,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黄连汤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黄连汤基准样品特征图谱的检测方法,匹配共有峰并进行色谱峰归属;基于文献及特征图谱研究筛选黄连汤活性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黄连汤潜在的Q-Marker。结果黄连汤HPLC特征图谱标定了17个共有峰,经对照品指认出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甘草苷、甘草酸、桂皮醛、6-姜辣素7个色谱峰,18批黄连汤基准样品与其参照图谱(R)的相似度均大于0.95,且17个共有峰均能明确归属到黄连、甘草、干姜、桂枝4味饮片;经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甘草苷、甘草酸、桂皮醛、6-姜辣素7个活性成分,PIK3CA、MAPK3、SRC等30个核心靶点,AGE-RAGE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139条关键通路,表明黄连汤主要通过这些成分、靶点、通路治疗胃肠道相关疾病,初步预测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甘草苷、甘草酸、桂皮醛、6-姜辣素为黄连汤潜在的Q-Marker。结论通过特征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黄连汤中的Q-Marker,所建立的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连汤的质量控制和评价,为全面控制黄连汤的质量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黄连汤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构建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超高效合相色谱(UPC2)特征图谱,与HPLC特征图谱进行比较,为川芎质量评价提供新的参考。方法采用UPC2-PDA法,以CO2为流动相,异丙醇-甲醇(3∶7)为助溶剂,梯度洗脱,建立川芎药材化学成分特征图谱;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川芎药材品质与产地的关联性。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区川芎药材特征图谱,以藁本内酯为参照峰,确定了8个共有特征峰,同时指认了5种特征性成分;经主成分分析4个主成分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097%,聚类分析将20批不同产地药材分为3大类。结论建立的川芎药材UPC2特征图谱的不仅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而且在分析方法上优于HPLC特征图谱,还可以对不同产地川芎药材品质进行快速、有效地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