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757篇 |
免费 | 4782篇 |
国内免费 | 237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21篇 |
儿科学 | 692篇 |
妇产科学 | 341篇 |
基础医学 | 2371篇 |
口腔科学 | 775篇 |
临床医学 | 5058篇 |
内科学 | 3691篇 |
皮肤病学 | 394篇 |
神经病学 | 765篇 |
特种医学 | 1483篇 |
外科学 | 3696篇 |
综合类 | 12332篇 |
现状与发展 | 10篇 |
预防医学 | 5087篇 |
眼科学 | 627篇 |
药学 | 5565篇 |
65篇 | |
中国医学 | 5555篇 |
肿瘤学 | 19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23篇 |
2023年 | 711篇 |
2022年 | 1576篇 |
2021年 | 1952篇 |
2020年 | 1711篇 |
2019年 | 916篇 |
2018年 | 913篇 |
2017年 | 1250篇 |
2016年 | 946篇 |
2015年 | 1833篇 |
2014年 | 2325篇 |
2013年 | 2951篇 |
2012年 | 4209篇 |
2011年 | 4387篇 |
2010年 | 3981篇 |
2009年 | 3490篇 |
2008年 | 3409篇 |
2007年 | 3278篇 |
2006年 | 2785篇 |
2005年 | 2131篇 |
2004年 | 1556篇 |
2003年 | 1227篇 |
2002年 | 947篇 |
2001年 | 830篇 |
2000年 | 618篇 |
1999年 | 225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51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5篇 |
1966年 | 2篇 |
1965年 | 4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5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 (orbitalcavernoushemangioma ,OCH)是一种常见的眶内良性肿瘤 ,由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大体形态与身体其他部位海绵状血管瘤不尽相同 ,长期以来对其发病机制说法不一。本文从包膜假说、细胞外基质假说、血管形成因子假说、雌激素调控假说、瘤腔缺氧假说等 5个方面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2.
咳嗽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射动作,如果过于严重或反复持续咳嗽,则失去其保护意义.儿章慢性咳嗽的时间定义是反复持续咳嗽>4周.儿童慢性咳嗽是常见又非常棘手的临床问题,其病因复杂多样,同前对儿童慢性咳嗽缺乏一定的研究.治疗成功的关键是寻找引起慢性咳嗽的真正病因并针对病因进行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3.
24.
广东省壮族聚居区宫颈癌病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壮族集中居住人群宫颈癌发病率及流行病学特征,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当地壮族集中居住人群中年龄为20~65岁,有2年以上性生活史的妇女为调查对象。进行病史询问、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口、宫颈管刮片细胞标本采集及苏木素染色法。结果从2004年9月至2005年10月共调查了9个乡镇共1876人,宫颈癌总患病率为0.21%。比全国发病率的0.015%高出0.195%,并向年轻化发展。结论广东壮族地区宫颈癌为高发区,患病原因可能与早婚、早育、多胎、居住的卫生条件恶劣、卫生知识缺乏等有关。为提高壮族地区人群健康水平,早干预、阻止病情发展、开展婚育知识教育及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5.
结合广州珠江医院等几个新建、改扩建大中型医院的设计实践从设计理念、布局模式及建筑风格等方面,对医院设计中的共性与个性、理论模式与实践运用作出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6.
P-选择素可反映体内血小板的功能状态,间接反映体内血管炎症及免疫状态,而炎症与免疫可能是导致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观察及干预P-选择素可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和防治有帮助。 相似文献
27.
Objective: Using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 cur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pulse wave velocity (PWV) 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Methods: By us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as golden diagnostic standard of CHD, 218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both CHD group (n=121) and non-CHD group (n = 97). All these patients received PWV test. The efficacy of PWV of each artery segments in the diagnosis of CHD was evaluated by ROC curve.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calculated with the golden diagnostic standard of CHD. Results:The PWV of right carotid to femoral artery (Rc-f), left carotid to femoral artery (Lc-f), right radial to carotid artery (Rc-r), left radial to carotid artery (Lc-r) in CH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n-CHD group (9. 31±1. 75 vs 7.60±1.59, P<0. 01; 9. 02±1.71 vs 7. 52±1.50, P<0. 01; 8. 69±1. 37 vs 8. 00±1. 27, P<0. 01; 8.52±1. 03 vs 8. 03±1. 2, P<0. 01 respectively). However, the PWV of both right and left femoral to ankle artery (Rf-a and Lf-a)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 then compared the area under curve (AUC) of each ROC(AUCROC) of PWV of Rc-f, Lc-f Rc-r and Lc-r to evaluate their diagnostic efficacy for CHD. We found that AUCROC of Rc-f PWV was the biggest (AUCROC = 0. 818), at the peak point of its ROC curve, the PWV was 8. 32 m/s. PWV>8. 32 m/s of Rc-f could predict the presence of CHD with a sensitivity of 79% and specificity of 77%. Conclusion: The PWV of Rc-f, Lc-f, Rc-r, Lc-r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HD group than that in non-CHD group, and PWV of Rc-f is the most accurate in the detection of CHD. The PWV>8. 32 m/s of RC-F is a valuable predictor of CHD. 相似文献
28.
尽管呼吸道病毒感染导致气道炎症反应的机制尚不明确,但婴儿期严重的下呼吸道病毒感染可导致喘息反复发作,提示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病毒感染是儿童及成年人哮喘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毒感染可激活多种炎症细胞,改变气道平滑肌受体表达,通过调节神经免疫等机制导致哮喘恶化。抗病毒治疗或者针对气道炎症的治疗可减轻哮喘恶化的严重度及减少哮喘恶化的频率。 相似文献
29.
脓毒症(sepsis)是已证实的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综合征,是当今医学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来探寻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并积极寻找新疗法。最近的一项调察结果[1]显示,在美国,每1 000人就有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由此推算全国每年有751 000人患病,超过383 000 相似文献
30.
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是目前冠心痛的重要治疗手段,而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严重影响病人的远期疗效与生活质量。本文介绍了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并从药物、机械、涂层支架、放射及基因方面对再狭窄的防治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