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97篇
  免费   3504篇
  国内免费   2282篇
耳鼻咽喉   229篇
儿科学   477篇
妇产科学   219篇
基础医学   2618篇
口腔科学   573篇
临床医学   4104篇
内科学   3786篇
皮肤病学   424篇
神经病学   1322篇
特种医学   14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523篇
综合类   7520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946篇
眼科学   667篇
药学   3673篇
  31篇
中国医学   2846篇
肿瘤学   2076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459篇
  2022年   1166篇
  2021年   1354篇
  2020年   1162篇
  2019年   900篇
  2018年   922篇
  2017年   982篇
  2016年   914篇
  2015年   1442篇
  2014年   1767篇
  2013年   1995篇
  2012年   2682篇
  2011年   2916篇
  2010年   2332篇
  2009年   2107篇
  2008年   2277篇
  2007年   2221篇
  2006年   1826篇
  2005年   1557篇
  2004年   1312篇
  2003年   1310篇
  2002年   1166篇
  2001年   925篇
  2000年   744篇
  1999年   446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79年   9篇
  1976年   3篇
  1971年   3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SG-6基因在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SG-6基因在3T3-L1脂肪细胞诱导分化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和RT-PCR技术,检测细胞诱导分化不同时段脂肪细胞中TSG-6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①随着脂肪细胞逐渐分化成熟,TSG-6基因mRNA表达水平逐渐升高;②TSG-6基因表达水平除在细胞分化第0-2d、第3-5d和第7-10d各时段内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其余各时段之间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TSG-6基因与细胞分化以及脂原形成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92.
30例新鲜胃癌标本,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感染、并采用多聚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对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HPV15阳性率为40.0%,未发现HPV18感染:P53基因突变率为50.0%,HPV16感染和P53基因突变同时存在者为16.7%。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a和β在良性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Ra和β在18例肺腺癌和29例肺鳞状细胞癌(共有35例含癌旁肺组织)及12例良性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切片内阳性细胞数≥20%为ER阳性。结果 ERβ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其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44.7%(21/47),而在癌旁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无明显表达。ERβ在鳞状细胞癌、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6%(8/29)、72.2%(13/18),腺癌组织中ERβ表达率显著高于鳞癌(P<0.05)。ERβ在肺癌、癌旁肺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均未见表达。结论 结果提示雌激素受体ERβ与肺癌尤其是肺腺癌的发生可能有关联。  相似文献   
94.
乌贼墨诱生小鼠细胞毒因子活性的检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用乌贼墨处理小鼠后,采集血清。经体外细胞毒实验证明:乌贼墨诱生的血清对人和鼠的肿瘤细胞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这一结果提示:乌贼墨可能具有诱生内源性细胞毒因子产生的活性。  相似文献   
95.
本文报告3例饮酒诱发变异型心绞痛者,2例发展为急性心肌梗塞,1例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另3例无诱因的典型变异型心绞痛发作皆无合并症.上述结果提示:饮酒是变异型心绞痛发作的最常见诱因,与无诱因者相比,予后更为严重.因此,有冠状动脉痉挛倾向者如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卧位或夜间发作的心绞痛等,应避免饮酒.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研究异丙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8—12d,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和压力喷射给药方式,钳制电压为-80mV,记录3、48μg∥ml异丙酚对100μmol/LNMDA诱发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然后用7-氨基丁酸(GAB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100μmol/L阻断GABA.受体,观察3、48μg/ml异丙酚对NMDA受体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 3、48μg/ml异丙酚抑制自发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并直接激动GABA.受体,使Cl.内流,产生外向超极化的GABA电流,从而间接抑制NMDA受体通道电流。用荷包牡丹碱100μmol/L阻断GABA.受体后,3、48μg∥ml异丙酚仍可抑制100μmol/LNMDA诱发的NMDA受体通道电流(P〈0.05)。结论 异丙酚通过激活GABA.受体影响NMDA受体通道电流,对NMDA受体通道也有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
小鼠原位脂肪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了ob/ob小鼠脂肪肝移植模型 ,探讨保证建模成功的关键因素。方法 采用小鼠非动脉化肝移植技术 ,5~ 7周肥胖小鼠为供体 ,正常小鼠为受体 ,双袖套法行原位肝移植。受体肝组织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 ,血清ALT、AST水平检测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法。结果非脂肪肝移植组 (lean to lean)受体长期存活率 (n =10 )为 70 % ,脂肪肝移植组 (ob/obtoagematchedlean)受体存活率为 0 (n =1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脂肪肝移植给体积相当的正常小鼠 ,其短期存活率为 3 0 % (n =10 ) ,所有小鼠术后存活并苏醒 ,但均未超过 2 4h。脂肪肝移植受体ALT水平为 (62 85± 2 93 7)U /L ,AST为 (5 812± 2 942 )U /L ;而正常小鼠移植组ALT与AST水平分别为 (5 96± 114 )U /L ,(1796± 870 )U/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组织学检测显示大量胆管中央凝固性坏死伴出血。结论 该模型的成功建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肝原发性肝无功能移植模型 ,为脂肪肝移植后脂肪肝细胞受损的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8.
GTP-cyclohydrolase I (GTP-CHI) is the first and rate-limiting enzyme for the de novo biosynthesis of biopterin.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2,4-diamino-6-hydroxy-pyrimidine (DAHP),an inhibtor of GTP-CHI, on the development of postburn Staphylococcus aureus sepsis. Methods: 56 mal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s follows: normal control group (n= 10), scald control group(n= 10),pos tburn sepsis group (n= 20) and DA HP treatment group (n= 16). In the scald control group, rats were subjected to a 20% total body surface area (TBSA) Ⅲ° scald injury, then sacrificed at 24 hrs. In the postburn sepsis group (n=20), rats were inflicted with 20% TBSA Ⅲ° scald follow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 challenge, and they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2 and 6 hrs groups. In the DAHP treatment group (n= 16), animals were intraperitoneally injected with a dose of 1g/kg DAHP prior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challenge, and then further divided into 2, 6 hrs groups. Tissue samples from liver, kidneys, lungs and heart were collected to determine GTP-CHI, 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mRNA expression. Meanwhile, biopterin and nitric oxide (NO) levels in these tissues were also measured. Results: After the scald injury follow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 challenge, GTP-CHI mRNA expression and biopterin levels significantly elevated in various tissues such as liver, heart, kidneys and lungs, so did the values of iNOS mRNA expression and NO formation (P<0.01). Pretreatment with DAHP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GTP-CHI/biopterin induction (P<0. 05~0. 01), and the up-regulation of iNOS/NO was also suppressed. Furthermore, DAHP administration could also inhibit the gene expression of TNF-α. 2 hrs after septic challenge, TNF-α mRNA expression in liver, kidneys and lungs in DAHP-treated group were 35.7%, 37.3% and 33.0% of those in postburn septic group, respectively. Additionally, in animals without DAHP treatment, the 6-hour mortality was 55.6% (20/36), while it was only 25.0% in DAHP-treated animals (4/16, P=0. 08). Conclusions: Early treatment with DAHP might be a potential strategy to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postburn Staphylococcal sepsis, which appears to be associated with down-regulation of biopterin and NO formation by DAHP.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CAA)患者骨髓CD3 4+ 细胞凋亡状况 ,探讨CAA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 -免疫磁珠分离系统 (MACS)分离纯化 39例CAA患者的骨髓CD3 4+ 细胞 ,用DNA末端原位标 (TUNEL)技术分析骨髓CD3 4+ 细胞原位凋亡状况。结果 CAA患者骨髓细胞的凋亡率为 (39.2 4± 12 .70 ) % ,健康对照组为 (8.5 0± 2 .30 ) % ,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凋亡细胞可见核染色质皱缩、凝聚 ,但未见到核碎裂现象及典型的凋亡小体。结论 CAA患者骨髓CD3 4+ 细胞的过度凋亡是其质或 /和量缺陷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0.
广东省SARS流行株M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测定广东省不同流行时期13份SARS病毒(SARS CoV)标本的M基因序列,通过分析该基因序列的变异情况,初步了解广东省SARS病毒在流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异。方法:提取病毒RNA,用M基因特异引物进行RT-PCR,将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定核苷酸序列。结果:13份标本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很高,为99.7%~100%,M基因核苷酸序列只在2个位点(80和203位)发生变异,1株80位点的变化引起编码的氨基酸从苯丙氨酸(F)变为半胱氨酸(C),3株203位变化为无义突变。结论:M基因核苷酸序列变异不大,初期和后期M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流行高峰期的毒株相差1个碱基,但氨基酸序列相同;从香港感染病人分离的1株病毒M基因与广东本地感染分离株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