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3篇
  免费   917篇
  国内免费   511篇
耳鼻咽喉   78篇
儿科学   214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595篇
口腔科学   150篇
临床医学   1126篇
内科学   855篇
皮肤病学   94篇
神经病学   189篇
特种医学   360篇
外科学   880篇
综合类   257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140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1132篇
  10篇
中国医学   1250篇
肿瘤学   399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414篇
  2020年   324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368篇
  2014年   475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873篇
  2011年   935篇
  2010年   792篇
  2009年   780篇
  2008年   814篇
  2007年   743篇
  2006年   631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401篇
  2003年   344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9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盆腔腹膜后坏死组织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2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收治的5例合并盆腔腹膜后坏死组织感染的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全身综合治疗联合局部治疗.结果 综合治疗:5例患者均行肠内营养支持,3例机械通气,3例持续血液滤过;针对小网膜囊、十二指肠旁、肾周间隙的胰腺坏死组织感染,5例患者均采用分步引流策略,先行CT或B超引导下经皮置管引流,然后中转开腹手术引流;合并胰腺坏死组织出血的4例患者经动脉栓塞止血和(或)“三明治”法填塞止血成功.局部治疗:针对盆腔腹膜后坏死组织感染,5例患者均在中转开腹后采取CT引导下经臀经皮置管引流治疗,穿刺距入院时间平均为38.4 d,坏死组织CT密度值平均为24.4 Hu(20~28 Hu).5例患者均在中转开腹手术后穿刺并一次性置管成功,引流管留置平均时间为21 d.患者经臀经皮置管引流后体温及WBC计数均下降,复查CT示盆腔腹膜后坏死组织引流干净,患者痊愈出院.5例患者平均ICU治疗时间为(47 ±20)d,平均总住院时间为(88 ±34)d,平均住院费用为(186 342±15 467)元.随访至2012年5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复发.结论 分步引流策略联合CT引导下经臀经皮置管引流是SAP合并盆腔腹膜后坏死组织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Cajal间质细胞(ICC)在术后肠梗阻大鼠小肠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肠梗阻组,每组15只,检测两组大鼠的胃肠道传输速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两组大鼠小肠iNOS和c-kit的分布和表达进行观察,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大鼠小肠c-kit和iNOS mRNA的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肠梗阻组有2只大鼠因麻醉药物过量或低温死亡,最终进入结果分析的肠梗阻组大鼠为13只.肠梗阻组大鼠胃肠道传输速率为42%±14%,低于对照组大鼠的64%±13%(t=6.56,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果显示,肠梗阻组大鼠小肠c-kit阳性细胞数为8.9±2.9,明显少于对照组大鼠的14.4 ±5.0(t =3.97,P<0.05);肠梗阻组大鼠小肠iNOS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加,达到13.6±4.9,而对照组大鼠小肠几乎无iNOS阳性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术后肠梗阻组大鼠小肠c-kit和iNOS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0.8和2.2±1.2,而对照组分别为2.6±1.1和0.5 ±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86,4.61,P<0.05).结论 大鼠术后肠梗阻发生过程中存在ICC分布减少而iNOS表达明显增加的现象,两者的变化可能在术后肠梗阻发生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介绍自体掌长肌腱移植、远尺桡韧带解剖重建的适应证、手术方法 及治疗慢性远尺 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 DRUJ)不稳定的初期随访结果方法 2008年 10月至 2009年 6月, 应用 自体掌长肌腱移植、远尺桡韧带解剖重建术治疗 6例慢性 DRUJ不稳定患者。平均年龄 22岁。男 4例, 女 2例。术中取腕背第四、五伸肌鞘管间纵行切口。切开鞘管, 显露 DRUJ背侧部分。横野L冶形切开远尺 桡背侧关节囊, 显露 DRUJ和三角纤维软骨盘。于桡骨远端尺背侧, 距离月骨窝和乙状切迹各约 5 mm 处钻孔。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做掌侧纵行切口, 切取全长掌长肌腱, 将其一端通过桡骨隧道穿至掌侧, 再用止血钳经三角纤维软骨盘下方透过掌侧关节囊, 将其引至背侧。在尺骨颈和茎突隐窝之间钻孔。将 肌腱两个断端经尺骨隧道引至尺骨颈处, 再把其中一端绕过尺骨颈。将前臂置于中立位, 抽紧缝合肌腱。 术后长臂石膏固定前臂于中立位。 4周后更换为前臂石膏, 继续制动 4周。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 9~24个月随访, 平均 14个月。术后没有感染及感觉神经支损伤等并发症。疼痛减轻, 握力增加。采用改 良 Mayo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 术前平均 69分, 术后平均 95分。 5例患者对手术结果 满意。结论 韧 带解剖重建术适用于无骨性关节炎的慢性 DRUJ不稳定, 术后腕关节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04.
伸直位骨性强直膝的全膝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伸直位骨性强直膝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0 年6月至2007 年6 月, 对10 例伸直位骨性强直膝患者施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男4 例, 女6 例;年龄29~63岁, 平均49 岁。双膝关节置换2 例, 单膝关节置换8 例。强直性脊柱炎3 例, 类风湿关节炎2 例, 血友病性关节炎1 例, 创伤性关节炎3 例, 化脓性关节炎1 例。膝关节均处于伸直位骨性强直畸形, 活动度0°,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评分(32.5±10.26)分。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3~10 年, 平均5.3 年。末次随访时HSS 膝关节评分提高至(87.75±6.45)分,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68, P=0.000)。关节活动度提高至97.08°±11.57°,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63, P=0.000)。术后发生皮肤坏死2 例、下肢深静脉栓塞1 例、假体周围骨折1 例、假体深部感染翻修1 例。术后X线复查未见假体松动。结论 采用髌旁内侧入路、股四头肌切开、二次截骨加软组织松解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可矫正伸直位骨性强直膝关节畸形, 配合正确的康复锻炼, 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OLF)方案和多西他赛联合顺铂、5-Fu持续静脉滴注(DCF)方案治疗进展期胃癌根治术(D2)后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经胃癌根治术(D2)后病理组织学证实的进展期胃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DCF方案30例(第1天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5-Fu5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每21天重复)或OLF方案32例(第1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亚叶酸钙200 mg/d静脉滴注;5-Fu 450 mg/m2静脉滴注,每21天重复)化疗4周期.结果 DCF组总有效率56.7%,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5例;OLF组总有效率56.3%,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6例.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及Ⅲ~Ⅳ级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F和OLF两种方案均是治疗进展期胃癌术(D2)后较为有效的化疗方案,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的特点有差别,但OLF方案患者耐受性好,生活质量高,是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较好方案.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缺氧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率及自噬的变化,探讨自噬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ed factor-1,HIF-1)表达并确定体外模拟模型的可靠性;吖啶橙染色后采用荧光显微镜定性观察自噬;以自噬特异性蛋白LC3及P62(P62/SQSTM1)信号蛋白的变化表明自噬的诱导和可能的调控机制;以CCK8检测3-甲基腺嘌呤(3-MA)抑制自噬前后急性缺血/缺氧下HepG2细胞的增殖率变化。结果:急性缺血/缺氧2 h后,HepG2细胞显著表达HIF-1α蛋白,表明体外急性缺血/缺氧模型的可靠性。急性缺血/缺氧可快速诱导肝癌细胞HepG2产生自噬,继而出现HepG2细胞显著增殖活跃;3-MA抑制自噬后,可特异性抑制急性缺血/缺氧所诱导的HepG2细胞增殖;急性缺血/缺氧条件下HepG2细胞P62信号蛋白表达显著下调,自噬抑制后逐渐恢复正常表达水平。结论:自噬在肝癌体外急性缺血/缺氧过程中对肿瘤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62蛋白的清除有关;抑制自噬可显著降低肝癌细胞增殖率。自噬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价血管腔内治疗对于肾动脉瘤(RAA)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接受血管腔内治疗的RAA患者,治疗方法包括单纯以弹簧圈填塞动脉瘤腔(6例)、载瘤动脉栓塞术(3例)和覆膜支架隔绝术(2例),并随访3~68个月。结果11例患者共发现13个RAA(右肾9个,左肾4个),均为真性囊状动脉瘤,对其中11例(11个RAA)行血管腔内治疗。术后5例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其中4例发生部分肾梗死,肾功能无异常;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未见动脉瘤内残腔及内瘘,未见动脉瘤破裂及复发。结论血管腔内治疗RAA安全、有效,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的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的一般情况、生理状态,脏器湿重及血清学指标,以验证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肾虚证表现,为中医药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采用补肾治本的原则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分为3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模型组麻醉后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假手术组麻醉后行假手术处理,正常组进行麻醉处理。饲养3个月进行股骨的病理组织观察及骨密度检测,确认造模成功后进行大鼠的一般情况观察及生理状态的量化检测。麻醉下处死大鼠,用电子天平称垂体、肾、肾上腺和子宫的湿重,采用ELISA法进行ACTH、E2、T3、T4的血清学检测。结果:骨质疏松模型组大鼠出现体毛稀疏无光泽、畏寒倦卧、群聚角落、精神萎靡、眼睛黯淡、眼球运动慢、反应迟钝、活动迟缓、食欲下降、身体肥胖、嗜睡、大便略稀、小便清长等一系列肾虚证的表现;活动度、肛温及进食量均低于假手术组与正常组;血清ACTH、E2、T3、T4水平均低于假手术组与正常组;肾上腺、肾、子宫的湿重均低于假手术组与正常组。结论:采用经典的骨质疏松症造模方法即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的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具有肾虚的器质性及功能性变化表现,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存在肾虚病机,具有肾虚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9.
鬼箭羽钩藤复方液对心肌肥大大鼠L型钙电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鬼箭羽钩藤复方液对高血压性心肌肥大的影响.方法 利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建立高血压性心肌肥大模型,利用灌胃法给予中药治疗,采用离体大鼠心脏 Langendorff 灌注法急性分离心肌细胞,利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L型钙电流,比较正常对照组、高血压模型组及中药治疗组之间的区别.结果 高血压模型组的L型钙电流密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药治疗组的L型钙电流密度显著小于高血压模型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鬼箭羽钩藤复方液具有逆转高血压性心肌肥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寻找基孔肯雅病毒中和表位,并将其表达为重组融合蛋白.方法:对噬菌体展示12肽库进行了生物淘洗,随机挑取噬菌体克隆,使用 ELISA方法筛选并鉴定阳性克隆,分析阳性克隆的DNA序列,将其翻译成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将其中一个表位连同M13噬菌体PⅢ蛋白结构域Ⅰ~Ⅱ的编码序列用PCR技术扩增后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QE30,用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从经过3轮淘洗的噬菌体中随机挑选123个克隆,从中筛选到20个阳性克隆,其中包含7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这些序列缺乏同源性,表明该单抗表位应为构象型表位.在室温培养条件下成功地在大肠杆菌周质腔表达了一种可溶性的表位融合蛋白,经亲和层析得到了纯化的表位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