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184篇 |
免费 | 9432篇 |
国内免费 | 545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52篇 |
儿科学 | 1530篇 |
妇产科学 | 675篇 |
基础医学 | 7920篇 |
口腔科学 | 1630篇 |
临床医学 | 11666篇 |
内科学 | 11224篇 |
皮肤病学 | 1009篇 |
神经病学 | 3445篇 |
特种医学 | 323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9篇 |
外科学 | 8704篇 |
综合类 | 19996篇 |
现状与发展 | 21篇 |
一般理论 | 21篇 |
预防医学 | 9562篇 |
眼科学 | 1975篇 |
药学 | 10277篇 |
139篇 | |
中国医学 | 7231篇 |
肿瘤学 | 58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1篇 |
2023年 | 1358篇 |
2022年 | 3210篇 |
2021年 | 4179篇 |
2020年 | 3484篇 |
2019年 | 2614篇 |
2018年 | 2591篇 |
2017年 | 3024篇 |
2016年 | 2664篇 |
2015年 | 4012篇 |
2014年 | 5268篇 |
2013年 | 5772篇 |
2012年 | 8004篇 |
2011年 | 8581篇 |
2010年 | 6908篇 |
2009年 | 5813篇 |
2008年 | 6226篇 |
2007年 | 6175篇 |
2006年 | 5546篇 |
2005年 | 4684篇 |
2004年 | 3538篇 |
2003年 | 3216篇 |
2002年 | 2711篇 |
2001年 | 2037篇 |
2000年 | 1449篇 |
1999年 | 816篇 |
1998年 | 412篇 |
1997年 | 442篇 |
1996年 | 306篇 |
1995年 | 246篇 |
1994年 | 200篇 |
1993年 | 168篇 |
1992年 | 123篇 |
1991年 | 118篇 |
1990年 | 111篇 |
1989年 | 107篇 |
1988年 | 61篇 |
1987年 | 64篇 |
1986年 | 57篇 |
1985年 | 48篇 |
1984年 | 35篇 |
1983年 | 37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17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24篇 |
1977年 | 21篇 |
1976年 | 16篇 |
1975年 | 17篇 |
1973年 | 1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对某院收治的50名地震伤员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通过分类安置伤员,专人目标监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手卫生、标准预防措施等,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至最低:仅1例重症挤压伤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00%。 相似文献
34.
35.
在制备了两个Cell Ⅰ-Hep Ⅱ 双结构域重组FN多肽(CH50和CH56)的基础上,研究其抑制肿瘤细胞浸润能力的作用。两个多肽的结构差异是CH50中删除了Cell I和HepⅡ之间的Ⅲ-11和ED-A结构顺序。CH50(ED_(50)为30.2 nmol/L)结合细胞的能力略高于CH56(ED_(50)为45.4 nmol/L)。两种多肽均可显著抑制黑色素瘤B16/F1细胞结合层粘素的能力,抑制作用相同。在体内肿瘤浸润抑制试验中,两种多肽均可显著抑制癌细胞浸润能力,使肺转移结节数降低80%左右。结果提示:Ⅲ-11和ED-A结构顺序对Cell Ⅰ-Hep Ⅱ 双结构域多肽结合细胞的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删除Ⅲ-11和ED-A不是重组多肽抑制肿瘤转移的决定因素,Cell I和Hep Ⅱ 这两个结构域单独连接在一起是其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36.
停跳或不停跳心脏手术对血清 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心脏手术围术期血清S-100B蛋白表达及其与停跳或不停跳心肺转流方式和时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23例,测转流前、转流10min、转流末、转流后24h的血清S-100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血清S-100B蛋白质量浓度在体外循环前后动态变化:转流前(M)为0.27μg/L,转流10min后升至0.57μg/L(P<0.01),转流末达峰值1.80μg/L(P<0.01),转流后24h降为0.22μg/L(P>0.05)。转流末的血清S-100B蛋白质量浓度与转流时间呈正相关(r=0.488,P<0.05)。②停跳组(n=6)转流前、转流10min、转流末、转流后24h平均血清S-100B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0.17±0.09)μg/L、(0.48±0.13)μg/L、(1.65±0.52)μg/L和(0.19±0.04)μg/L,不停跳组(n=6)分别为(0.26±0.14)μg/L、(0.71±0.41)μg/L、(1.59±0.84)μg/L和(0.23±0.11)μg/L,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可导致血清S-100B蛋白表达增高,其表达水平与心肺转流时间呈正相关,但与停跳或不停跳转流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37.
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肿瘤科医院感染特点,为临床减少肿瘤患者感染提供参考信息。方法以主动监测与系统回顾相结合的方法,对2005年全年入住肿瘤科2 6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评定。结果2 679例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20例次,医院例次感染率为4.47%,其中感染1次者179例、2次者31例、≥3次者10例;以呼吸道感染占首位,其中上呼吸道38例、下呼吸道36例,其次为消化道10例、血液9例、手术切口感染8例、泌尿道6例和其他部位感染13例。结论提高机体免疫力、控制内源性感染,是预防与控制肿瘤患者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8.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要并发症是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免疫抑制剂是有效防治GVHD的一类药物.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使得GVHD发生率下降,严重程度减轻.本文对几类主要的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作为预防和治疗GVHD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HLA-B27相关的前葡萄膜炎眼后节并发症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LA—B27阳性的前葡萄膜炎眼后节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2002年1月至2005年10月就诊的前葡萄膜炎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外周HLA-B27的检测,筛选出71-例82眼HLA-B27阳性前葡萄膜炎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为眼后节受累的患者24例31眼,对照组为眼后节未受累的患者47例51眼。另有HLA—B27阴性前葡萄膜炎患者74例116眼作参考。所有患者均进行裂隙灯、眼底镜等常规眼科查体,部分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了HLA—B27相关的前葡萄膜炎眼后节并发症的临床特点。采用x^2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82眼HLA—B27阳性前葡萄膜炎中有24例31眼占37.8%出现眼后节并发症者,包括:黄斑囊样水肿12例15眼占48.4%,视乳头水肿7例8眼占25.8%,而玻璃体炎最多见为21例27眼占87.1%,8例10眼占32.3%患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眼后节表现。74例116眼HLA—B27阴性者有8例12眼占10.3%有眼后节表现。实验组中发生前房成型纤维素渗出31眼中18眼占58.06%和积脓31眼中9眼占29.03%明显高于对照组(前房纤维素渗出51眼中3眼,5.88%,X^2=27.56,P〈0.01;前房积脓51眼中1眼,1.96%,X^2=13.20,P〈0.01);实验组中伴发相关全身性疾病24例中有16例占66.67%的几率高于对照组(47例中有17例,31.66%,X^2=5.94,P〈0.05)。出现眼后节并发症的患者经全身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1眼中有11眼最佳矫正视力≥1.0。结论HLA-B27阳性前葡萄膜炎易出现眼后节并发症,HLA—B27相关的前葡萄膜炎眼后节受累的患者发生相关全身性疾病和前房纤维素渗出与积脓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40.
Select types of supporting cell in the inner ear express aquaporin-4 water channel protein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Yutaka Takumi Erlend Arnulf Nagelhus Jo Eidet Atsushi Matsubara Shin-ichi Usami Hideichi Shinkawa Søren Nielsen Ole Petter Ottersen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1998,10(12):3584-3595
Aquaporins (AQPs) confer a high water permeability on cell membranes and play important parts in secretory and absorptive epithelia in kidney and other organs. Here we investigate whether AQPs are expressed in the sensory epithelia of the inner ear, where a precise volume regulation is crucial. By use of specific antibodi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ner ear contains AQP1 and 4 while being devoid of detectable levels of AQP2, 3 or 5. Immunofluorescence and postembedding immunogold labelling revealed a strictly non-epithelial distribution of AQP1, confirming previous data. In contrast, AQP4 protein and mRNA (visualized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were concentrated in select types of supporting cell, including Hensen's cells and inner sulcus cells. Immunogold particles signalling AQP4 were confined to the basolateral plasma membrane of Hensen's cells and to the basal plasma membrane of Claudius cells and inner sulcus cells. AQP4 was also found in supporting cells of the vestibular end organs, but was absent from transitional epithelial cells and dark cells. Strong labelling for AQP4 and AQP4-mRNA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cochlear and vestibular nerves. Hair cells were consistently unlabelled.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QP4 may facilitate osmotically driven water fluxes in the sensory epithelia of the inner ear and thus contribute to the volume and ion homeostasis at these sit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