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529篇 |
免费 | 1169篇 |
国内免费 | 92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0篇 |
儿科学 | 168篇 |
妇产科学 | 143篇 |
基础医学 | 1613篇 |
口腔科学 | 167篇 |
临床医学 | 1650篇 |
内科学 | 1898篇 |
皮肤病学 | 147篇 |
神经病学 | 605篇 |
特种医学 | 43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306篇 |
综合类 | 2343篇 |
现状与发展 | 3篇 |
一般理论 | 2篇 |
预防医学 | 1017篇 |
眼科学 | 387篇 |
药学 | 1451篇 |
25篇 | |
中国医学 | 666篇 |
肿瘤学 | 153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65篇 |
2023年 | 245篇 |
2022年 | 549篇 |
2021年 | 636篇 |
2020年 | 561篇 |
2019年 | 483篇 |
2018年 | 444篇 |
2017年 | 408篇 |
2016年 | 421篇 |
2015年 | 626篇 |
2014年 | 693篇 |
2013年 | 616篇 |
2012年 | 872篇 |
2011年 | 934篇 |
2010年 | 520篇 |
2009年 | 419篇 |
2008年 | 554篇 |
2007年 | 669篇 |
2006年 | 654篇 |
2005年 | 603篇 |
2004年 | 583篇 |
2003年 | 645篇 |
2002年 | 585篇 |
2001年 | 457篇 |
2000年 | 402篇 |
1999年 | 349篇 |
1998年 | 203篇 |
1997年 | 212篇 |
1996年 | 152篇 |
1995年 | 167篇 |
1994年 | 141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117篇 |
1991年 | 84篇 |
1990年 | 57篇 |
1989年 | 55篇 |
1988年 | 61篇 |
1987年 | 49篇 |
1986年 | 42篇 |
1985年 | 34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2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0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2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Shao L Huang Q He M Zeng H Wan L Zhu Q 《Burns :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Burn Injuries》2005,31(7):838-844
In severely burned rats, hyperemia, edema and other pathological injuries occur in the intestinal mucosa. Ultramicroscopically, the microvilli, tight junction and organelles are disrupted. Occludin is a functional component of tight junctions. The purpose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changes of occludin expression, and to further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ccludin expression and ultrastructure damage.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occludin was detected in intestinal wall by the method of immunofluorescence histochemistry and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CLSM). Expression of occludin and its mRNA were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RT-PCR, respectively. Changes of intestinal mucosa ultrastructure were observed by TE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occludin at 3PBH was enhanced,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eing 80.77+/-8.38 and 72.86+/-4.74, respectively, and reached a peak at 12PBH (116.14+/-6.89).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occludin at 3PBH and 6PBH were 1.21+/-0.02 and 1.53+/-0.14 times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1) between 3PBH group and 6PB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occludin mRNA were also enhanced. At 12PBH, the level reached a peak (P<0.01), being 2.00+/-0.24 times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incidently, the structure of the tight junction between epithelial cells was disrupted on a large scale under TEM. We speculate that up-regulation of epithelial occludin may play a role in enhancing paracellular permeability and be related to the damage to the tight junction. 相似文献
142.
缺血预适应与缺血后适应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急症介入治疗后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梗死前心绞痛(缺血预适应)与缺血后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h内接受急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96例,分为3组,有梗死前心绞痛症状者为预适应组(35例),接受缺血后适应干预者为后适应组(32例)、单纯再灌注组29例,测定校正心肌梗死溶栓帧数(CTFC)、血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丙二醛,术后8周测定室壁运动记分。结果缺血预适应组与后适应组的CTFC(27±6,27±6)明显快于单纯再灌注组(31±7,均P〈0.05),CK峰值与CK—MB峰值明显低于单纯再灌注组(1242U/L±801U/L,1237U/L±813U/LV81697U/L±966U/L,均P〈0.05);122U/L±78U/L,117U/L±76U/LV8172U/L±93U/L,P〈0.05);各组患者入院时丙二醛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各时点缺血预适应组与后适应组均低于单纯再灌注组。术后8周缺血预适应组与后适应组室壁运动恢复优于单纯再灌注组(1.2±0.2,1.2±0.2V81.4±0.3,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与预适应一样可以改善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43.
不同糖耐量个体胰岛β细胞功能观察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正常糖耐量(NGT)、糖调节受损(IGR)、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个体胰岛β细胞功能及其相关指标的适用性。方法178例入选者行口服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胰岛素生成指数(ΔI30/ΔG30)、胰岛素急性分泌时相(AIR)、β细胞功能指数(HOMA β)、空腹胰岛素原(FPI)及胰岛素原/胰岛素(PI/I)比值反映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IGR组的ΔI30/ΔG30、AIR较NGT组分别下降了38%、39%,HOMA β轻度下降(19%);T2DM组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更明显,其中AIR下降84%,ΔI30/ΔG30下降70%、HOMA β下降62%。T2DM组FPI和PI/I比值也比NGT组明显升高(24.4pmol/L±18.0pmol/L or 10.9pmol/L±6.7pmol/L;14.7%±10.5%or10.0%±6.5%,P〈0.05)。ΔI30/ΔG30和AIR相关性好(r=0.75,P〈0.001)。结论IGR患者主要表现胰岛素分泌时相缺陷和HOMA β降低,至糖尿病阶段则伴有胰岛素分泌质量下降。ΔI30/ΔG30和AIR均可准确反映IGR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而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中AIR更适用,若应用ΔI30/ΔG30须校正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唐氏综合征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在2004年9月至2006年7月期间,采用家庭环境问卷,图片词汇测试和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36例52~167个月的唐氏综合征儿童以及30名年龄20—65个月智龄匹配对照组、40名年龄43—144个月年龄匹配对照组儿童进行测试。两组儿童的性别、家庭一般环境状况匹配。结果在测试过程中,三组儿童的数据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唐氏综合征儿童在交往和参加集体活动能力得分与智龄匹配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独立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作业、自我管理得分均高于智龄匹配对照组儿童(20.0±4.8)分,(13.3±4.7)分,t=5.72,P=0.000;(7.5±1.4)分,(6.4±1.6)分,t=3.10,P=0.003;(8.2±2.4)分,(6.2±2.0)分,t=3.68,P=0.000;(5.9±2.6)分,(4.6±2.0)分,t=2.28,P=0.026。唐氏综合征儿童的社会生活能力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年龄匹配对照组儿童,其中独立生活能力为(20.0±4.8)分vs(26.5±4.9)分(t=5.84,P=0.000);运动能力为(7.5±1.4)分vs(11.4±3.3)分(t=6.76,P=0.ooo);作业为(8.2±2.4)分vs(14.4±3.9)分(t=8.55,P=0.000);交往为(8.3±3.6)分vs(18_3±4.8)分(t=10.38,P=0.000);参加集体活动(9.6±2.3)分vs(17.1±4.2)分(t=9.76,P=0.000);自我管理为(5.9±2.6)分vs(13.8±4.6)分(t=9.25,P=0.000)。②相关分析显示,图片词汇测试初分与生活能力各维度明显相关。即使在控制年龄因素后,各维度与图片词汇测试初分的相关性仍然有统计学意义。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维度独立生活能力选人家庭结构进入回归方程;维度运动能力有家庭结构和母亲文化水平两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维度作业、交往、参加集体活动和自我管理有家庭结构和新生儿患病史两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唐氏综合征儿童的社会生活能力落后于同年龄儿童但优于同智龄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家庭环境因素和新生儿期病史对其有不同影响提示合理的干预方式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5.
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后外科治疗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术后长期生存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从1981年6月至2005年11月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7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切除的结果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75例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32例,其中原发肿瘤位于结肠39例,原发瘤位于直肠36例,同时性肝转移59例,异时性肝转移16例,45例与原发瘤行同期手术,29例为异时手术,1例原发的直肠癌未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6%(12/75),手术死亡率为1.33%(1/75),术后体内仍有肿瘤残留者35例,无残留40例。全组总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35.5%,22.2%,中位生存时间25个月。体内无肿瘤残留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1.6%,58.1%,34.9%,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有残留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6%,5.4%,5.4%,中位生存时间为18个月,两组在生存时间上经LogRank检验差异显著,P=0.000。结论肝切除能显著延长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生存期,完整切除所有肝转移及肝外病变的根治性切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是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6.
Wang SH Xing H Wang JJ Su B Chen X Quan Y Zhao QB Ruan YH Xu JQ Song YH Shao YM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2):1535-1539
目的研究安徽省阜阳市既往献血人群中HIV-1感染者体内病毒流行株的亚型及序列变异特征。方法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对HIV-1外膜蛋白(env)基因和核心蛋白(gag)基因进行扩增,获得244例患者的env基因V3-C3及其邻近区域序列和245例患者的gag基因区序列,应用MEGA软件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患者的疾病进展阶段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系统进化树显示安徽省阜阳市患者体内HIV病毒的env和gag区序列属泰国B亚型;env和gag区的组内基因距离分别为9.11%和3.59%;按CD4细胞绝对计数分层,随CD4细胞绝对计数降低,env、Gag组内基因距离明显升高;随病毒载量水平增加,各组基因距离有增大的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env区V3环序列13份长期不进展者7份顶端四肽为GPGQ,53份缓慢进展者33份顶端四肽为GPGR,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安徽省阜阳市既往献血人群HIV-1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流行株是B′亚型。CD4和病毒载量作为疾病进程不同阶段的指标,与病毒变异有相关性,即随CD4降低、病毒载量升高病毒组内基因距离增大。HIV B′亚型V3环顶端四肽随疾病进展由GPGQ为主变为GPGR为主。 相似文献
147.
目的了解北京市上门医疗服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方法2021年3—5月,在北京市的6个主城区(丰台区、海淀区、朝阳区、东城区、西城区和石景山区)中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丰台区3个,海淀区和朝阳区各2个,东城区、西城区和石景山区各1个),通过实地观察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17次上门医疗服务、访谈出诊的医护人员和查阅相应的医疗文书,梳理出上门医疗服务实施中的质量问题。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提炼出3类上门医疗服务结构质量问题和6类上门医疗服务过程质量问题。其中,结构质量问题包括:(1)上门医疗出诊排班不明确、人员资质偏低;(2)上门医疗缺少专用的交通工具;(3)部分中心缺少上门医疗服务规范。过程质量问题包括:(1)用物准备不全;(2)医疗操作过程中佩戴首饰;(3)操作前未查体;(4)操作中未严格遵循无菌原则;(5)医疗垃圾未妥善处置;(6)医疗文书的错填、漏填。结论北京市的上门医疗服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人力物力不足、出诊排班不明确、缺少统一的上门医疗服务规范、质量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可通过提高供给侧上门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制定上门医疗服务规范、加强针对上门医疗服务的质量控制来提高上门医疗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8.
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时限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的时限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组颈椎脊髓损伤死亡病例的一般状况、受伤原因、脊柱损伤节段、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合并伤、颈椎脊髓损伤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过程及结果、死亡原因、受伤至人院时间、受伤至死亡时间。结果受伤至死亡时间24h内3例,25~48h3例,49~72h5例,73h~7d16例,8~14d16例,15~21d8例,22~28d6例,29~35d1例,36~42d1例,43~49d2例,50~56d1例,57d以上1例。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共63例,伤后1周内死亡27例,占42.8%;伤后2周内死亡43例,占68.3%;伤后4周内共死亡57例,占90.5%;4周以上仅6例,占死亡总例数的9.5%。结论颈椎脊髓损伤死亡高峰在伤后1周内,主要死亡时间为伤后2周内,其次为伤后3~4周,90.5%死亡病例死于伤后4周内。呼吸功能衰竭为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9.
目的评价金双歧联合磷霉素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磷霉素组(治疗组)40例:磷霉素钠注射液,100~300mg/(kg·d),静脉滴注1次/d;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组(对照组)40例,头孢曲松钠注射液,20~80mg/(kg·d),静脉滴注1次/d;2组均给予金双歧片1.0~2.0g,每日3次,婴幼儿可将药片碾碎后溶于温牛奶冲服,年长儿咬碎后吞服,均在静脉滴注抗生素2h后服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对照组有效率85.0%。两组治疗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金双歧联合磷霉素治疗儿童细菌性痢疾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0.
通过对小儿阳气特点的探讨,认为小儿阳多阴少乃是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需要,而阳气郁遏往往成为小儿疾患常见的原因,通阳法通过使郁遏之阳气得以舒展、畅通,宣泄、从而达到阳通阴和,重新获得阴阳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