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873篇
  免费   9884篇
  国内免费   6440篇
耳鼻咽喉   1204篇
儿科学   1680篇
妇产科学   796篇
基础医学   5469篇
口腔科学   2141篇
临床医学   11943篇
内科学   8069篇
皮肤病学   1158篇
神经病学   2089篇
特种医学   4208篇
外科学   9053篇
综合类   27818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预防医学   11808篇
眼科学   1325篇
药学   12582篇
  162篇
中国医学   10242篇
肿瘤学   4426篇
  2024年   489篇
  2023年   1274篇
  2022年   3282篇
  2021年   3928篇
  2020年   3458篇
  2019年   1829篇
  2018年   2072篇
  2017年   2916篇
  2016年   2127篇
  2015年   3852篇
  2014年   5037篇
  2013年   6527篇
  2012年   9443篇
  2011年   9973篇
  2010年   8784篇
  2009年   8035篇
  2008年   7931篇
  2007年   7901篇
  2006年   7046篇
  2005年   5472篇
  2004年   3814篇
  2003年   3337篇
  2002年   2469篇
  2001年   2225篇
  2000年   1558篇
  1999年   565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姜洋  孙菲菲  詹亚光  范桂枝 《中草药》2019,50(15):3681-3686
目的分析外源一氧化碳(CO)对白桦悬浮细胞生长和三萜累积的影响。方法在白桦悬浮细胞培养的第8天添加5、10、20、30μmol/L的CO供体高铁血红素处理0.25~8 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白桦三萜含量及其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结果除20和30μmol/L CO处理2 d后显著降低白桦悬浮细胞干质量外,CO处理未对白桦悬浮细胞干质量产生显著影响。除30μmol/L CO处理提高pH值和丙二醛含量外,CO处理未对pH值和丙二醛含量产生显著影响。CO处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三萜、白桦酯醇和齐墩果酸含量,其中,30μmol/L CO处理1 d时三萜积累量达最大值,为同期对照的1.3倍;10μmol/L CO处理4 d时白桦酯醇含量达最高值,为对照的1.5倍;10μmol/L CO处理2 d时齐墩果酸含量达最高值,为对照的4.2倍。三萜合成关键酶FPPS、LUS、CAS1、CAS2和β-AS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了CO对白桦三萜累积的促进作用。结论 CO处理促进了白桦悬浮细胞中三萜的合成。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优选肉苁蓉最佳提取工艺。方法:根据肉苁蓉中各药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在单因素考察影响提取物出膏率和有效成分含量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提取物麦角甾苷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麦角甾苷提取因素的工艺溶剂乙醇浓度、液料比及提取时间进行试验。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中加入10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提取2h。结论:该工艺下的肉苁蓉中麦角甾苷含量提取可达0.397%。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K562细胞抑制增殖、诱导凋亡及对PI3K/AKT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其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黄虫丸含药血清,应用MTT法检测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用Annexin V FITC/PI法检测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重要蛋白Akt及其磷酸化形式p-Akt的蛋白水平。相关实验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大黄虫丸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能抑制K562细胞克隆的形成;能诱导K562细胞的凋亡,且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呈浓度依赖性。随着浓度升高,p-Akt/Akt值呈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虫丸能够体外抑制K562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实现。  相似文献   
994.
该文通过模拟人体内环境,研究羊脂油作用下淫羊藿活性黄酮自组装胶束的模拟形成,同时研究了不同产地(青海、江苏、安徽)、不同来源(山羊和绵羊)、不同部位(肚子油和尾巴油)的12批羊脂油以及羊脂油中主要脂肪酸类成分(硬脂酸、棕榈酸、油酸)对淫羊藿活性黄酮自组装胶束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羊脂油作用下,模拟形成的胶束呈分散状态,类球形且表面光滑。以粒径、电位、包封率、载药量等为指标对制得的胶束进行考察,发现产地为青海的绵羊制得的胶束较稳定,包封率较高。羊脂油中3种主要脂肪酸类成分能促进淫羊藿活性黄酮自组装胶束的形成,但羊脂油整体作用效果更好。以上研究证实羊脂油促进了淫羊藿活性黄酮自组装胶束的模拟形成,为进一步研究其作为淫羊藿炮制辅料的增效作用,促进淫羊藿活性黄酮的吸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苦参总碱注射液的药动学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建立了兔血浆中苦参类生物碱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测定法。方法 在血浆中加入内标西咪替丁后 ,用甲醇进行蛋白沉淀 ,高速离心后 ,直接进样测定。运行缓冲液为 0 .2mol·L-1Tris 4 0m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 2 0 %异丙醇 ,用磷酸调pH至 5 .5 ,检测波长为 2 0 5nm。 结果 本测定方法的提取回率为 94 .6 4 %~ 98.78% ,对血浆中氧化槐果碱的最低检测浓度为 0 .2 μg·L-1,氧化苦参碱的最低检测浓度为 1.0 μg·L-1,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 .4 1~ 72 .5 μg·L-1和 1.95~ 2 6 8.5 μg·L-1,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2和 0 .9994。兔静注 10 0mg·kg-1苦参总碱注射液后 ,用本法测定了兔血浆中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浓度经时变化过程 ,并对其药动学参数进行估算。结论 用本法同时测定兔血浆中的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 ,结果满意 ,氧化槐果碱和氧化苦参碱在体内符合开放式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姜芡止泻汤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脾肾阳虚证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姜芡止泻汤,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或鼻饲;对照组予甲硝唑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每日3次,口服或鼻饲.2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西...  相似文献   
997.
赵育芳  孙国凌  奚胜艳  钱小燕 《中医杂志》2011,52(14):1233-1235,1245
目的研究中医抗肝纤维化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CNKI)1990年1月至2010年1月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的文献,统计药物的使用频次和频率,分析总结规律。结果共选取符合标准的文献80篇,其中临床研究44篇,动物实验研究36篇,所用中药共136味。临床研究文献中抗肝纤维化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两类药是补虚药(27.76%)和活血化瘀药(23.62%),使用频率在1%以上的药物依次为活血化瘀药8味,补虚药7味,清热药3味,利水渗湿药2味,解表药、泻下药、止血药、消食药、理气药各1味;实验研究文献中抗肝纤维化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两类药是补虚药(30.54%)和活血化瘀药(26.60%),使用频率在1%以上的药物依次为活血化瘀药7味,补虚药8味,清热药3味,利水渗湿药2味,解表药、泻下药各1味。结论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是抗肝纤维化组方的基本构成要素,清热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泻下药、止血药、消食药、理气药是主要配伍形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方法对超声导引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减少穿刺点渗液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680例需行PICC置管患者根据切口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纵切口组(342例)和横切口组(338例).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渗液发生率及渗液量的发生情况.结果 纵切口组患者渗液发生率及渗液量低于横切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声导引下MST行PICC穿刺时采用纵向切口法,可有效降低置管后渗液发生率,减少穿刺部位的渗液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牙齿缺失与食管癌生存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访的方法,对来自林县营养干预试验一般人群的2743名食管癌患者随访观察24年,基线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吸烟、饮酒、身高、体重、牙齿缺失状况等信息,Cox回归分析牙齿缺失与食管癌生存的关系.结果 5年随访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牙齿缺失暴露与食管...  相似文献   
1000.
背景与目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组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的间叶性肿瘤,以往外科手术是唯一治疗手段,随着CD117和CD34在肿瘤中表达的发现及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GIST的诊治有了重大进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2例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GIS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消化内镜、B超及CT等影像学方法,所有患者予手术治疗,对其术后病理、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4.3岁.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以腹部肿物和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消化内镜、B超及CT等检查可发现肿瘤,免疫标记物CD117、CD34在GIST中有较高表达,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术后发生胃瘫5例,吻合口瘘2例,胰瘘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或好转,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31例恶性间质瘤患者中有16例术后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400 mg/d),其中4例复发,15例未作治疗的患者中有8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117和CD34联合使用可协助鉴别诊断GIST.手术完整切除肿瘤仍然是首选治疗方法,分子靶向药物在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中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