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325篇
  免费   20968篇
  国内免费   12820篇
耳鼻咽喉   2407篇
儿科学   3587篇
妇产科学   3700篇
基础医学   18761篇
口腔科学   4777篇
临床医学   27659篇
内科学   27961篇
皮肤病学   2721篇
神经病学   8439篇
特种医学   83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0篇
外科学   22197篇
综合类   46409篇
现状与发展   44篇
一般理论   18篇
预防医学   21007篇
眼科学   4735篇
药学   25729篇
  272篇
中国医学   16584篇
肿瘤学   14748篇
  2024年   826篇
  2023年   2947篇
  2022年   7227篇
  2021年   9265篇
  2020年   7413篇
  2019年   5429篇
  2018年   5939篇
  2017年   6531篇
  2016年   5372篇
  2015年   8977篇
  2014年   11654篇
  2013年   13307篇
  2012年   19313篇
  2011年   20622篇
  2010年   16089篇
  2009年   14025篇
  2008年   15560篇
  2007年   15457篇
  2006年   14209篇
  2005年   12048篇
  2004年   8566篇
  2003年   7650篇
  2002年   6050篇
  2001年   5263篇
  2000年   4377篇
  1999年   3193篇
  1998年   1453篇
  1997年   1311篇
  1996年   1080篇
  1995年   1024篇
  1994年   972篇
  1993年   554篇
  1992年   926篇
  1991年   838篇
  1990年   688篇
  1989年   579篇
  1988年   540篇
  1987年   476篇
  1986年   380篇
  1985年   300篇
  1984年   198篇
  1983年   176篇
  1982年   102篇
  1981年   93篇
  1979年   140篇
  1978年   112篇
  1977年   83篇
  1974年   94篇
  1973年   72篇
  1972年   8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02.
血管移植搭桥治疗巨大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高流量血管搭桥方法对颅内巨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方法8例巨大和颅底复杂动脉瘤患者,主要表现头痛发病者5例,视力减退者2例,面部麻木者1例。未破裂动脉瘤6例,2例患者发生动脉瘤破裂,Hunt-Hess分级分别为Ⅰ级和Ⅱ级。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体位于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4段)4例、床突上段(C1段)2例、大脑中动脉M2~M1段者2例动脉瘤大小为2.5~6.0cm,平均直径3.7cm。其中6例动脉瘤为梭形,2例为宽颈动脉瘤。8例患者均采用额颞开颅,骨瓣要尽可能低到颅底,以缩短搭桥移植血管在颅外走行长度。通常用7-0显微缝线吻合移植血管与颈外动脉,用8-0缝线吻合移植血管与颅内段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4例患者利用大隐静脉移植搭桥,4例患者利用桡动脉移植搭桥。颅内、外搭桥完毕后将动脉瘤近心端和远端的供血动脉结扎和夹闭,阻断动脉瘤的全部血供。对3例有压迫脑神经或颅内占位引起颅压高的患者,将动脉瘤切除。结果5例术后头痛消失,1例视力减退者明显改善,1例动眼神经麻痹恢复。5例术后行脑血管造影检查,3例行CT血管造影检查,7例搭桥吻合血管全部畅通,动脉瘤消失。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一侧肢体力弱,肌力在Ⅱ~Ⅲ级之间,术后1个月完全恢复。结论中、高流量颅内外血管搭桥可作为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观察法国伊凡露皮肤填充材料用于除皱、填充凹陷性瘢痕及面部塑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伊凡露注射于需填充的部位并适当塑形,运用X^2检验比较两组满意率的差异、受术者年龄别满意率差异。结果共120例受术者,术后随访18个月,总满意率为95.8%。两组各60例,术后满意率分别为96.7%和95%,两组问满意率差异及各组满意率与总满意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受术者年龄别满意率差异亦无显著意义。结论伊凡露皮肤填充材料用于注射填充面部皱纹和凹陷性瘢痕,操作简便,美容效果好,受术者满意率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修复四肢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体会。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延迟一期修复各种原因所致的四肢外周神经损伤38例41条,手术方法包括神经瘢痕松解、神经直接缝合术等。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7年,平均33个月,优良率为81.6%。结论 对失去一期修复手术治疗机会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应尽早行延迟一期手术,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5.
指背腱膜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30只成人尸体手标本上,通过模拟手术,对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进行了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 指背腱膜的构成复杂,其中的外侧腱束、外侧束、外侧腱和中央束在手指畸形的发生中有着特殊的临床意义。外侧腱束主要形成伸近节指间关节的功能解剖机制;其与外侧束形成的密切纤维联系而具有协同外侧腱的功能;该腱束与屈肌腱鞘有联系又使其具有平衡屈肌和伸肌肌力的作用。中央束在指背腱膜的整体协调、畸形的发生及矫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功能。结论 通过对指背腱膜的解剖研究,可以解释因指屈、伸肌腱平衡被破坏后所形成的畸形。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渗断和治疗方法,为合理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207例乳头溢液病例资料。结果(1)在非哺乳期间发生乳头溢液多属病理性溢液;(2)通过美蓝法或平针头指示法行区段切除术,安全准确。结论(1)乳头溢液特别足血性溢液应手术治疗.对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乳腺癌有鼋要的临床意义。(2)乳头溢液伴肿块者,不沧年龄大小、溢液性质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7.
复发性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的挽救性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复发后的临床表现、与复发有关的因素、再手术的意义及缺损组织的修复。方法 排除原发性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仅收集治疗后复发并且有再手术意义的病例。应用乘积极限法估计生存率,Stata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运算。结果 1993~2002年共有25例患者符合要求。男19例,女6例,年龄13~66岁,平均46.1岁。所有患者均有至少1次手术或放射治疗史。末次治疗至复发的时间2周~46个月,中位时间18个月,80%的患者肿瘤复发出现于末次治疗后2年内。术后随访1~65个月。再手术中无死亡病例。5例健在无肿瘤复发;局部复发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经过1刀或手术治疗后2例健在、1例带瘤生存;死于局部复发13例,死于肺转移1例,死于无关疾病1例,失访2例。1年生存率62.5%,2年生存率43.7%,3年生存率29.1%,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术后发生脑脊液漏3例次,中枢性尿崩症1例次,皮瓣部分坏死1例次。手术修补脑脊液漏l例。结论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局部复发多发生于末次治疗后2年之内,主要症状是头痛及局部隆起。肿瘤的类型和分化程度与复发密切相关。合理、及时的综合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运用有效修复手段的再手术可改善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并发症主要是脑脊液漏,多数可通过保守方法治愈。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几乎没有研究报道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 患者尿蛋白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 该研究欲探讨妊高征患者不同水平尿蛋白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关系。方法: 1997年 1月 ~2004年 6月期间, 住院分娩患中、重度妊高征产妇 136例, 对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各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及t检验分析。结果: 单变量回归分析尿蛋白、孕龄分别与新生儿出生体重有高度显著性关系 (P<0. 01); 尿蛋白和孕龄一起进入多元回归分析, 校正影响因素, 尿蛋白和孕龄仍然是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显著性因素 (P<0 .01); 与妊高征尿蛋白 ( +) 比较, 尿蛋白 无显著性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 (P>0. 05), 尿蛋白 有显著性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 (P<0. 01)。结论: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妊高征患者尿蛋白丢失有关, 尿蛋白 丢失将严重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  相似文献   
109.

Background  

Colorectal cancer, if detected early, has greater than 90% 5-year survival. However, survival has been shown to vary across racial/ethnic groups in the United States, despite the availability of early detec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110.
A patient with skeletal Class III malocclusion was treated in 2 phases during the early permanent dentition. In phase 1, maxillary protraction was combined with rapid palatal expansion; in phase 2, fixed appliances were placed. The results were good posttreatment, and, 1 year later, a favorable growth tendency could be observed. This report shows that treatment for a patient with skeletal Class III malocclusion can be started in the early permanent dentition, with very good final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