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7705篇 |
免费 | 16635篇 |
国内免费 | 1087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10篇 |
儿科学 | 2615篇 |
妇产科学 | 1574篇 |
基础医学 | 15217篇 |
口腔科学 | 3501篇 |
临床医学 | 20477篇 |
内科学 | 19461篇 |
皮肤病学 | 2566篇 |
神经病学 | 5985篇 |
特种医学 | 802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16918篇 |
综合类 | 39513篇 |
现状与发展 | 51篇 |
一般理论 | 7篇 |
预防医学 | 17006篇 |
眼科学 | 3644篇 |
药学 | 21047篇 |
229篇 | |
中国医学 | 14089篇 |
肿瘤学 | 111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74篇 |
2023年 | 2238篇 |
2022年 | 5709篇 |
2021年 | 7318篇 |
2020年 | 5886篇 |
2019年 | 4137篇 |
2018年 | 4490篇 |
2017年 | 5210篇 |
2016年 | 4552篇 |
2015年 | 7495篇 |
2014年 | 9546篇 |
2013年 | 10973篇 |
2012年 | 15956篇 |
2011年 | 16897篇 |
2010年 | 13325篇 |
2009年 | 11929篇 |
2008年 | 12821篇 |
2007年 | 12481篇 |
2006年 | 11393篇 |
2005年 | 9322篇 |
2004年 | 6717篇 |
2003年 | 6216篇 |
2002年 | 4883篇 |
2001年 | 3846篇 |
2000年 | 2931篇 |
1999年 | 1811篇 |
1998年 | 933篇 |
1997年 | 792篇 |
1996年 | 692篇 |
1995年 | 618篇 |
1994年 | 605篇 |
1993年 | 396篇 |
1992年 | 411篇 |
1991年 | 379篇 |
1990年 | 308篇 |
1989年 | 272篇 |
1988年 | 188篇 |
1987年 | 216篇 |
1986年 | 164篇 |
1985年 | 112篇 |
1984年 | 69篇 |
1983年 | 48篇 |
1982年 | 45篇 |
1981年 | 27篇 |
1980年 | 28篇 |
1979年 | 16篇 |
1965年 | 10篇 |
1964年 | 10篇 |
1962年 | 10篇 |
1957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取32只2~3个月的BALB/C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第1组为对照组,其余3个组为实验组,实验组小白鼠左腿皮下注射苯0.3ml(15ml/kg体重).注射后分别于24h,48h,72h脱颈处死。观察中毒前、后末梢血象、骨髓细胞、骨髓细胞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苯中毒时骨髓变化先于末梢血象的变化,骨髓的病变为造血细胞变性、坏死,大量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骨髓细胞构成降低,而且骨髓细胞构成中细胞成分降低早于外周血粒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62.
Yoshihide Nagasako Meang Bong Jin Hiroshi Miyazaki Masato Nakayama Tsuyoshi Shimamura Hiroyuki Furukawa Michiaki Matushita Satoru Todo 《Liver transplantation》2006,12(3):435-439
Thrombocytopenia is a frequent finding following living donor hepatectomy. It appears more pronounced in right graft donors than in left graft donors. This study analyzed postoperative thrombocytopenia in 20 living liver donors and examined the change of endogenous thrombopoietin (TPO) in its recovery. Platelet count, TPO level, 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 (FDP), and D-Dimer were measured before surgery and on postoperative days (PODs) 1, 2, 3, 5, 7, and 14. Concurrently, liver and spleen volumes were calculated by computed tomography. Platelet count on POD 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right graft donors than in left graft donors (13.0 +/- 3.7 x 10(4)/microL vs. 16.8 +/- 4.0 x 10(4)/microL, P = 0.039) but recovered by POD 7 in all donors. Postoperative elevations of FDP and D-Dim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right graft donors than in left graft donors. TPO level rose immediately after surgery, peaked on POD 5 in left graft donors and on POD 7 in right graft donors, and fell nearly to preoperative levels by POD 14. Postoperative TPO level per liver volum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right graft donors than in left graft donors. In conclusion, thrombocytopenia following living donor hepatectomy resolved within the first week regardless of graft type and was main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consumption of circulating platelets, possibly due to intrahepatic and splenic congestion. With a reduced number of circulating platelets, TPO level rapidly increases. Also, with reduced consumption of platelets related to recovery from surgery, thrombocytopenia should resolve. As a consequence, TPO level would be expected to fall. 相似文献
63.
目的避免或减少老年人植入心脏起搏器术后疗养康复过程中起搏器故障和相关疾病的发生。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改变其不良症状,并通过心理治疗改善不良心理情绪,使其增强自信,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入院后,详细了解安置起搏器的时间、类型及工作情况,全面掌握其身体状况和心理特点,为其制定合理的疗养计划。结果疗养期结束后,疗养员无一例出现起搏器故障和发生相关疾病;基础疾病及不良症状得到进一步控制,心理不良情绪得到进一步控制,基本达到了疗养的目的。结论疗养院医务人员应全面了解起搏器的类型及特性;掌握安置起搏器的适应症和容易出现的病症;掌握此类疗养员的身体情况和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疗养计划并按计划认真予以实施,是保证老年人植入心脏起搏器疗养员能够顺利完成疗养生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4.
目的:建立大鼠颈动脉再狭窄模型,原位灌注固定取材。评价PTA后血管重塑(VR)的动态变化规律,定量分析血管重塑在血管再狭窄过程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制作70只SD雄性大鼠颈总动脉再狭窄模型,分原位灌注实验组、对照组,于术后1h、3、7、14、28和42天原位灌注固定取材,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标本血管狭窄情况。结果:①血管重塑指数(VRI)在PTA后即刻最大,3天组明显降低,7天组稍有增大,其后不断减小,剩余血管腔面积百分比同VRI的变化曲线基本一致。②FFA后,血管腔面积总体呈逐渐缩小趋势,内弹力板围绕面积(IELA)1h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大,3天组较1h组明显缩小,14、28、42天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外弹力板围绕面积(EELA)逐渐缩小。EELA、IELA的变化与血管腔面积变化呈正相关。③VRI与血管腔面积的变化呈正相关,新生内膜面积与剩余狭窄率、血管腔面积无直线相关。结论:再狭窄过程中存在扩张性重塑和收缩性重塑现象,管腔的狭窄与否取决于血管重塑指数的变化,而不是新生内膜的变化,新生内膜的形成是血管重塑过程中的一部分。IELA和EELA可作为判断管腔狭窄及评价血管重塑的指标。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奎的平、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奎的平或氯氮平治疗6周,采用四级临床疗效评定标准、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反应。结果:奎的平组有效率87.5%,氯氮平组有效率82.5%。治疗第一周末,奎的平组PANSS量表总分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奎的平组副反应低于氯氮平组。结论:奎的平与氯氮平疗效相似,但奎的平起效较快,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66.
目的:明确阴股沟皮瓣的显微解剖基础,为临床应用此皮瓣提供解剖依据。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1-01/2005-01的相关文章,检索词“pudendal-thigh flap,micranatom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并且手工检索《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一医药卫生)1998-01/2005-01的相关文章,检索途径:分类途径。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①随机对照的基础及临床试验。②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或综述性文章。
资料提炼:共检索到42篇相关文章,2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21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
资料综合:阴股沟区动脉血液供应充足,并且位置均比较恒定,尤以阴部外动脉最为恒定。静脉回流丰富,神经支配可靠。阴股沟皮瓣是位于股内侧上方与会阴部之间的无毛区域,上界平耻骨联合上缘水平,下界为两侧坐骨结节连线,内侧界为阴囊或大阴唇外侧缘,外侧界为股内侧皱襞,自阴囊(唇)外侧缘向大腿内上方延伸约5cm包括的范围。该区动脉血液供应丰富,计有阴部外动脉,闭孔动脉前皮支,阴囊(唇)后动脉的外侧支,旋股内侧动脉的皮支,股内侧的主要动脉支,以及来自阴部内动脉的肛动脉(直肠下动脉)等,并且位置均比较恒定,其中尤其以阴部外动脉最为恒定。在阴股沟区,阴囊(唇)后动脉与旋股内动脉、闭孔动脉前支及阴部外动脉的分支存在广泛的吻合并在内收肌内侧以上的深筋膜层形成血管网。进入阴股沟区的多支血管相互吻合成网。阴股沟区静脉回流丰富,神经支配可靠。
结论:阴股沟皮瓣血运丰富,解剖简便易行,切取方便,供区隐蔽,再造性器官外形及恢复神经感觉均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7.
本文报告65例双炔失碳酯配伍d1-15甲基PGF_(2α)(以下简称PG)抗早孕结果并与33例丙睾配伍PG抗早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双炔失碳酯组完全流产59例,占90%;不全流产3例,占5%;失败3例,占5%;总有效率95%。丙睾组完全流产27例,占82%;不全流产6例,占18%;总有效率100%。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完全流产率无显著差异;但不全流产率有明显差异(P<0.05)。药流后点滴出血天数,双炔失碳酯组平均为8.1±5.0天;丙睾组平均为18.9±19.1天;两组有明显差别(P<0.05)。双炔失碳酯经阴道给药后无一例发生心、肝、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68.
易声禹教授是湖南醴陵人,1926年4月3日出生于长沙市。1937年9月~1943年6月在湖南岳云中学读书,1943年10月考入前中央大学医学院。1944年10月,出于爱国热忱,毅然暂停学业,参加中国远征军赴印度、缅甸抗击日寇。1950年6月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同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华东军区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外科住院医生和住院总医生,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任主治医生及病区区长。自1958年3月起一直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神经外科工作,历任主治医师、讲师、科室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博士研究… 相似文献
69.
患者男,62岁,以全身多发进行性增大的痛性包块为首发表现,伴皮肤破溃流脓、寒颤高热、活动后呼吸困难,影像学发现肺部不规则结节、颅骨多发性穿凿样病灶、左中腹壁及右肛门旁软组织影,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多次浅表包块针吸活检未见肿瘤细胞,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及痰培养发现大量曲霉菌生长,以全身播散性曲霉菌病予抗霉菌治疗后病情仍未能改善,再次行组织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CD45RO(+),CD30(+),CD3(-),CD20(-),CK(-),HMB45(-),符合皮肤T细胞淋巴瘤,间变性大细胞型。给予CHOP方案化疗,2周期后,体温得到控制,包块明显缩小,皮肤溃疡愈合,肺部病灶吸收消失。 相似文献
70.
老年人颅脑外伤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特点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人颅脑外伤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特点及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针对7例颅脑外伤后急性期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症状的老年患者,通过脑血管造影检查分析其发病原因并根据不同的脑血管特点决定治疗方案。结果大多数患者(6/7)受伤前已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外血管狭窄、血管壁溃疡以及附壁血栓形成等改变,提示脑缺血发作主要与这些病变为基础的脑血流下降、血栓脱落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外伤后脑灌注降低、脑血管痉挛是脑缺血发作的诱发因素。结论老年人外伤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发作主要与原有的脑血管基础疾病有关,预防和治疗老年人外伤后缺血性脑卒中发作,应基于这些病变特征并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