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223篇 |
免费 | 5618篇 |
国内免费 | 350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88篇 |
儿科学 | 911篇 |
妇产科学 | 404篇 |
基础医学 | 3275篇 |
口腔科学 | 1205篇 |
临床医学 | 6293篇 |
内科学 | 4639篇 |
皮肤病学 | 619篇 |
神经病学 | 1165篇 |
特种医学 | 2359篇 |
外科学 | 5260篇 |
综合类 | 15782篇 |
现状与发展 | 14篇 |
预防医学 | 6630篇 |
眼科学 | 746篇 |
药学 | 6706篇 |
91篇 | |
中国医学 | 6216篇 |
肿瘤学 | 25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16篇 |
2023年 | 756篇 |
2022年 | 1821篇 |
2021年 | 2279篇 |
2020年 | 2027篇 |
2019年 | 1099篇 |
2018年 | 1165篇 |
2017年 | 1617篇 |
2016年 | 1191篇 |
2015年 | 2110篇 |
2014年 | 2793篇 |
2013年 | 3640篇 |
2012年 | 5288篇 |
2011年 | 5500篇 |
2010年 | 5114篇 |
2009年 | 4300篇 |
2008年 | 4601篇 |
2007年 | 4403篇 |
2006年 | 3880篇 |
2005年 | 3055篇 |
2004年 | 2178篇 |
2003年 | 1745篇 |
2002年 | 1389篇 |
2001年 | 1336篇 |
2000年 | 996篇 |
1999年 | 340篇 |
1998年 | 59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55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6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重型脑挫裂伤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ed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根据损伤后就诊时间将38例重型脑挫裂伤患者分为6组(0~6 h 7例,6~12 h 8例,12~24 h 9例,24~36 h 5例,36~72 h 6例,72 h以上3例),以4例良性脑肿瘤患者手术切除的部分正常脑组织为对照组.尼氏染色法观察重型脑挫裂伤后神经细胞病理变化过程,RT-PCR检测iNOS mRNA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iNOS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结果:尼氏法染色发现损伤区神经细胞减少;RT-PCR结果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重型脑挫裂伤后0~6 h创伤区周围iNOS mRNA表达量开始上升,12~24 h达到高峰,随后渐下降,72 h以后仍有表达;免疫组化结果发现iNOS阳性细胞表达增加在伤后12~24 h达到高峰;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NOS mRNA相对灰度值与iNOS阳性细胞数呈高度正相关(r=0.956,P=0.003).结论:重型脑挫裂伤损伤区及周边皮质iNOS的表达增加,iNOS mRNA的表达与iNOS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2.
头颈部放射治疗对味觉的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线治疗是恶性肿瘤的常用治疗手段之一。头颈部放射治疗常引起局部疼痛、口干、味觉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治疗的耐受性。近年来,对头颈部放射治疗并发症的研究已引起临床重视。灵敏的味觉是维持良好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之一。味觉障碍既是一种客观症状,也是一种主观感受,它不仅直接抑制病人的食欲,导致营养缺失,更可加重其身心负担。本文对头颈部放疗引起味觉损害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侧重介绍味觉损害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对减少咽食管括约肌失弛缓对喉全切除术后安装Blom Singer发音管发音重建的影响。方法 喉全切除术后 ,咽食管括约肌收缩或是痉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食管的气流并阻碍发音。咽食管括约肌的解剖位置是环咽肌以及其上的下咽缩肌的一部分和颈段食管上段的一部分。手术操作是在喉全切除术中、术后于气管造瘘口外上方切除长 5cm ,宽 1cm的咽食管括约肌。结果 3 3例喉全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后有 3 2例发音成功 ,发音重建的成功率是 97%。其中包括 12例喉全切除术中I期进行环咽肌切开术 ,2 1例是Ⅱ期进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 ,后者又有 9例是安装Blom Singer发音管后发音不能再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 3年存活 2 5例 ,5年存活 18例。同期行喉全切除术和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的 12例患者 ,Kaplan Meier法统计 3年生存率 81 82 % ,5年生存率 42 86%。结论 咽食管括约肌切开术能提高Blom Singer发音管发音重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使用美国Xomed公司生产的Merogel(透明质酸 )作为内镜鼻窦手术后的术腔填塞物对促进术腔上皮化的作用。方法 对 16例 (32侧 )经鼻内镜全鼻窦开放术患者进行同体对照观察 ,左侧为Merogel观察组 ,右侧为空白对照组 ,连续内镜随访 12周 ,观察双侧术腔上皮化过程。结果 Merogel侧治愈 93 75 % ,好转 6 2 5 % ,平均上皮化时间 3 4周 ;对照侧治愈 87 5 0 % ,好转12 5 0 % ,平均上皮化时间 8 3周。表明使用Merogel侧术腔上皮化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内镜鼻窦手术后局部使用Merogel ,可以促进术腔上皮化过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阳离子脂质体(天然碱性脂SA)携带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绿色荧光蛋白(bFGF/GFP)基因在豚鼠耳蜗中的表达,以及对庆大霉素所致耳蜗损害的防治作用。方法 将36只豚鼠分为3组,预防组右耳园窗注入SA-bFGF/GFP复合物后次日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50mg.Kg~(-1).d~(-1)8天,治疗组先用庆大霉素8d后次日右耳给药,对照组单用庆大霉素8d。分别于实验前后及处死前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测试。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耳蜗GFP的表达;用耳蜗琥珀酸脱氢酶染色铺片,扫描电镜观察毛细胞的缺失情况。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见双侧耳蜗均有GFP表达。预防和治疗组处死前的双耳ABR阈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耳蜗内外毛细胞缺失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结论 SA脂质体介导的bFGF/GFP基因单耳给药双侧耳蜗均有高效表达,并对庆大霉素所致的耳蜗损害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血型糖蛋白A(GPA,glycophorinAlocus)突变分析用作新的辐射生物剂量计。方法结合流式细胞分析和单克隆抗体标记技术,检测红细胞糖蛋白的变异。结果随访全国10例放射源事故受照者,4人为MN杂合体,生物剂量在146~29Gy,1人MN弱阳性。GPANO变异率与剂量线性回归曲线有显著意义,曲线斜率4153×10-6/Gy,而NN没有显著意义。结论GPA变异率剂量效应曲线二次线性拟合比一次线性好。二次线性重建远期辐射剂量高于一次模型,用原爆、切尔诺贝利、戈亚尼亚事故参数回顾剂量多偏高。 相似文献
997.
998.
研究了外源质粒DNA经胃肠道吸收可能对肝脏产生的作用机制。给Balb/c小鼠灌胃质粒pcDNA3 200μg,在灌胃后4h分离肝脏,提取肝脏的总RNA。利用寡核苷酸芯片对灌胃质粒pcDNA3后的Balb/c小鼠肝脏进行基因表达谱研究。结果发现17664个基因中,表达上调100条,表达下调41条。按基因功能分类,表达上调的基因可分为免疫应答基因、转录因子基因、信号转导基因、转运相关基因及代谢相关基因等;表达下调的基因主要为脂质代谢基因。灌胃外源质粒DNA后,肝脏组织主要表现为急性时相反应的加强、免疫反应的活化、细胞信号通路的活化以及脂质代谢途径的抑制。表明外源质粒DNA通过胃肠道途径可广泛调控肝脏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了解2017年福州市第二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共收集2 720株非重复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药敏试验,按CLSI标准判读药敏结果。结果 2 720株细菌中,标本主要来源于伤口分泌物(989株),占36.3%。革兰阴性菌1 786株,占65.7%,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934株,占34.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耐药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2.7%、84.2%。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低于屎肠球菌。肠球菌属中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的肠球菌。除对黏菌素100%敏感外,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鲍曼不动杆菌除对黏菌素敏感外,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均较高,均达46.2%以上。结论 2017年福州市第二医院病原菌耐药形势依旧严峻,应加强合理用药,避免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解毒祛瘀方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M耐药逆转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MCF-7/ADM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解毒祛瘀方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M生长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内罗丹明123(Rh-123)的含量;分别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内多药耐药蛋白1(MDR1),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BCRP)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经1.25,2.5 g·L~(-1)解毒祛瘀方作用后,阿霉素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M的逆转倍数(RF)分别提升1.7倍和3.0倍(P0.05);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M中Rh-123含量分别提高了1.8倍和2.5倍(P0.05),MDR1和BCRP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1.25,2.5 g·L~(-1)解毒祛瘀方MDR1 mRNA表达分别降低35.5%和56.0%(P0.05),BCRP mRNA表达分别降低41.6%和49.5%(P0.05)。结论:解毒祛瘀方可提高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M对阿霉素的敏感性,逆转该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DR1和BCRP蛋白和mRNA的表达,抑制细胞药物外排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