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244篇 |
免费 | 7892篇 |
国内免费 | 527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888篇 |
儿科学 | 1492篇 |
妇产科学 | 713篇 |
基础医学 | 6827篇 |
口腔科学 | 1394篇 |
临床医学 | 11587篇 |
内科学 | 9206篇 |
皮肤病学 | 948篇 |
神经病学 | 2656篇 |
特种医学 | 3331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7872篇 |
综合类 | 22145篇 |
现状与发展 | 26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9128篇 |
眼科学 | 1627篇 |
药学 | 10513篇 |
108篇 | |
中国医学 | 6998篇 |
肿瘤学 | 493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6篇 |
2024年 | 945篇 |
2023年 | 1131篇 |
2022年 | 2521篇 |
2021年 | 3238篇 |
2020年 | 2985篇 |
2019年 | 1992篇 |
2018年 | 1962篇 |
2017年 | 2470篇 |
2016年 | 2016篇 |
2015年 | 3398篇 |
2014年 | 4567篇 |
2013年 | 5267篇 |
2012年 | 7732篇 |
2011年 | 8331篇 |
2010年 | 7142篇 |
2009年 | 6209篇 |
2008年 | 6975篇 |
2007年 | 6428篇 |
2006年 | 5955篇 |
2005年 | 4732篇 |
2004年 | 3538篇 |
2003年 | 2982篇 |
2002年 | 2559篇 |
2001年 | 2099篇 |
2000年 | 1609篇 |
1999年 | 887篇 |
1998年 | 448篇 |
1997年 | 451篇 |
1996年 | 343篇 |
1995年 | 290篇 |
1994年 | 297篇 |
1993年 | 139篇 |
1992年 | 152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66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63篇 |
1987年 | 54篇 |
1986年 | 43篇 |
1985年 | 32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5篇 |
1964年 | 7篇 |
1963年 | 7篇 |
1962年 | 7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10篇 |
1949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评价体外循环降温期不同的氧分压对二尖瓣置换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75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按体外循环降温末期动脉血氧分压数,分成低氧组、常氧组和高氧组,记录体外循环结束后第1、8、16小时多巴胺用量。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间,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体重、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和左室射血分数。结果体外循环术后第1小时内,常氧组多巴胺用量明显小于低氧组和高氧组(P〈O.05),术后第8小时,常氧组多巴胺用量明显小于低氧组(P〈O.05)。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和呼吸机辅助时问各组问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二尖瓣置换术体外循环降温期,常氧分压氧合有利于术后早期患者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黏附分子-1(ICAM-1)测定值的变化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5年3月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6例,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两组于术前及术后1、3、7、14d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定血清TNF-α、ICAM-1的含量。结果血栓组和非血栓组TNF-α、ICA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检验证明,TNF-α在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ICAM-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α、ICAM-1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中明显升高与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3.
脑芳香化酶的表达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芳香化酶为催化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的最后一步限速酶。在脑内其主要表达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表达高峰在出生前后,性成熟后降至最低,雄激素对脑芳香化酶的表达具有调节作用。正常情况下,芳香化酶的表达主要见于特定脑区的神经元内,而脑损伤后,其表达出现在各损伤脑区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中,且具有活性。脑内雌激素的有效质量浓度主要取决于脑局部芳香化酶表达水平,由此产生的雌激素能调节靶细胞的形态学、突触发生和树突棘密度、神经营养因子和(或)其受体的表达等,从而影响脑的性别分化并发挥其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特殊的儿童嗜铬细胞瘤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特殊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报告2000-2004年间我院收治的4例小儿嗜铬细胞瘤病例,均为男性,年龄9~12岁。其中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例,肾上腺外3例,异时再发者2例,有家族史1例。结果经妥善围手术期处理,顺利切除肿瘤,术后血压全部降至正常。结论儿童肾上腺外、双侧肾上腺.多发及再发的嗜铬细胞瘤发生率高于成人,手术切除肿瘤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5.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CSF)中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细菌性脑膜炎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将符合诊断依据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分为重度组和轻度组。所有患儿于入院当天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做腰穿留取CSF进行常规、生化及细菌学检查。结果(1)细菌性脑膜炎患儿CSF中Glu、Asp含量高于对照组患儿。(2)重度组CSF中Glu、Asp含量高于轻度组。(3)抗生素治疗21d后,兴奋性氨基酸浓度有24例降低,有8例维持较高水平,临床症状较差。(4)细菌性脑膜炎患儿CSF中Glu、Asp含量与CSF中蛋白质浓度呈正相关,与葡萄糖浓度呈负相关。结论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中Glu、As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测定CSF中兴奋性氨基酸浓度对细菌性脑膜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6.
重度子癎前期终止妊娠的时机方式与结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治疗子疒间前期(PE)唯一有效的方法是终止妊娠。对晚发型重度子疒间前期,胎儿已经基本成熟或接近成熟,常毫不犹豫的终止妊娠。但对于早发型重度子疒间前期,如何处理却是临床产科医师面临的难题。过多延长孕周将导致母亲严重并发症,而过早终止妊娠却又因胎儿不成熟而使新生儿并发症和死亡率大大增加。而且这些妇女再次怀孕发生早发型重度子疒间前期的机率更高,其围生儿结局依然很差。因此。应选择适宜的分娩孕周,在保证母亲安全的同时获得健康存活的婴儿。1接近足月妊娠重度子疒间前期的处理妊娠36周后的重度子疒间前期患者,控制病情的…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目的研究因肝功能衰竭而接受肝移植治疗患者的病因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肝功能衰竭肝移植受体41例,分析临床病史、血清病毒学指标、病肝质量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41例中男33例,女8例,中位年龄44.1岁.其中急性肝功能衰竭5例;亚急性肝功能衰竭5例,移植后纤维化淤胆性肝功能衰竭1例,其余30例既往均有慢性肝病、肝硬化史,近期病情加重出现肝功能衰竭.以上各类患者手术摘除肝脏的平均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①肝脏呈新鲜大块、亚大块坏死,仅见少量再生肝细胞;②新旧不等的亚大块坏死,肝细胞再生较为明显;③在肝硬化背景上出现广泛性大块、亚大块坏死,同时可见明显的肝细胞再生;④在肝硬化背景上出现活动性炎症伴明显淤胆,有些假小叶呈现片状坏死或自溶;⑤少见类型肝功能衰竭如急性妊娠脂肪肝和移植后纤维化淤胆性肝炎.结论目前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肝功能衰竭,临床与病理均缺乏统一规范的诊断标准,是肝功能衰竭临床病理诊断中的难点,需不断积累病例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0.
本文针对口腔全景 X光机开机自检不能通过、机器报出错代码 E506一故障进行了分析,根据维修手册对该故障的常规处理方案做了描述,并以笔者自身的检修处理经验与方法做了讲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