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66篇 |
免费 | 917篇 |
国内免费 | 57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8篇 |
儿科学 | 155篇 |
妇产科学 | 99篇 |
基础医学 | 530篇 |
口腔科学 | 204篇 |
临床医学 | 985篇 |
内科学 | 710篇 |
皮肤病学 | 115篇 |
神经病学 | 133篇 |
特种医学 | 399篇 |
外科学 | 740篇 |
综合类 | 2339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989篇 |
眼科学 | 50篇 |
药学 | 962篇 |
15篇 | |
中国医学 | 1093篇 |
肿瘤学 | 3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0篇 |
2023年 | 151篇 |
2022年 | 292篇 |
2021年 | 350篇 |
2020年 | 299篇 |
2019年 | 172篇 |
2018年 | 189篇 |
2017年 | 259篇 |
2016年 | 169篇 |
2015年 | 321篇 |
2014年 | 454篇 |
2013年 | 592篇 |
2012年 | 777篇 |
2011年 | 866篇 |
2010年 | 772篇 |
2009年 | 653篇 |
2008年 | 694篇 |
2007年 | 669篇 |
2006年 | 574篇 |
2005年 | 437篇 |
2004年 | 324篇 |
2003年 | 272篇 |
2002年 | 205篇 |
2001年 | 185篇 |
2000年 | 121篇 |
1999年 | 32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5篇 |
1963年 | 6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严重肝脏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9例严重肝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严重肝外伤Ⅲ级20例,Ⅳ级13例,V级6例.所有病人均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策略进行治疗.结果 全组治愈35例,死亡4例(10%),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再次出血4例,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出血停止,其它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4例,胸腔积液3例,膈下脓肿2例,胆瘘1例,胰瘘1例,应激性溃疡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合理应用损伤控制技术能有效降低严重肝外伤的病死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初步探讨左卡尼汀与西地那非片在保护糖尿病(DM)大鼠生殖内分泌功能中的作用。方法:40只体重为200~23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DM大鼠模型组,C组为DM大鼠给予西地那非[5 mg/(kg.d)]治疗组,D组为DM大鼠给予左卡尼汀[300 mg/(kg.d)]治疗组,E组为DM大鼠给予左卡尼汀[300 mg/(kg.d)]联合西地那非[5 mg/(kg.d)]治疗组。各组大鼠治疗6周后分别进行血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检测。结果:糖尿病大鼠治疗6周后,血清T,FSH、LH含量,A组:T为(25.25±2.67)nmol/L,FSH为(5.78±0.61)IU/L,LH为(625.21±43.45)ng/L;B组:T为(9.63±1.71)nmol/L,FSH为(1.98±0.42)IU/L,LH为(479.89±27.62)ng/L:C组:T为(18.98±3.07)nmol/L,FSH为(5.08±0.33)IU/L,LH为(586.57±31.72)ng/L;D组:T为(16.18±2.65)nmol/L,FSH为(4.63±0.30)IU/L;LH为(540.78±25.52)ng/L;E组:T为(23.65±2.66)nmol/L,FSH为(5.59±0.48)IU/L,LH为(621.53±36.40)ng/L。各组血清T,FSH、LH含量之间比较,B组均显著低于A、C、D、E组(P均<0.01);C、D组均显著低于A、E组(P均<0.05),而C、D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E组与A组比较,差异也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地那非片与左卡尼汀灌胃6周后均可增加DM大鼠血清T、FSH、LH的水平,而两者联合用药时,T、FSH、LH增加水平比单独用药更明显,显示联合用药在保护雄性DM大鼠生殖内分泌功能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机制. 方法 建立ERα过表达的膀胱癌细胞T24ERα模型,对照组为膀胱癌细胞株T24V空质粒组.应用四甲基偶氮唑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膀胱癌细胞的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Rα调节膀胱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信号通路. 结果 与空质粒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96 h和144 h细胞抑制率分别为18.85%、37.2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为(18.93±1.41)%,对照组为(9.91±1.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越基质胶的细胞比例为(10.00±2.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24ERα细胞内整合素β1、磷酸化FAK、磷酸化Src和Src蛋白表达明显减低. 结论 ERα通过下调整合素β1-FAK/Src信号通路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同时促进膀胱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4.
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效果。方法对75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其中后路采用AF内固定、前路采用自体肋骨支撑植骨8例,后路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前路采用自体肋骨支撑植骨40例,后路用钉棒系统固定、前路采用钛网植骨27例。结果手术时间150~270 min;术中失血量750~2 100 ml。术中无大血管、硬脊膜损伤。术后并发症:前路切口感染1例,脊神经根激惹1例,交感神经激惹1例,均在3个月内恢复。75例均获随访,时间20~60个月。植骨融合率:术后6个月为91.5%,术后1年为100%。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B级6例均恢复至D级,C、D级37例均恢复至E级。两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括约肌功能均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核病灶无复发。结论术前经过充分准备,以规范的全身抗结核治疗(化疗)为基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采用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5.
36.
背景 很多药物和疾病都能引起瘙痒,但目前有关瘙痒的病理生理学还不完全清楚.研究发现,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调节瘙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瘙痒的发生与发展.目的 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内源性大麻素系统调节瘙痒的文献作一综述. 内容 大麻素受体1 (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激动剂缓解瘙痒,拮抗剂诱发瘙痒.大麻素受体2(cannabinoid receptor 2,CB2)拮抗剂、内源性大麻素类化合物和脂肪酰胺水解酶(fatty acid amide hydrolase,FAAH)间接抑制瘙痒.此外,内源性大麻素的止痒作用可能部分是通过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类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TRPV)介导的.趋向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可能成为将来各种病因学全身性瘙痒的止痒靶点,但其调节瘙痒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7.
南润玲|尚培中|朱习琴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5):558-562
目的:观察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BRCA1和p120ctn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它们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RCA1蛋白及p120ct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腺病和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与各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在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中,BRCA1蛋白及p120ctn阳性率分别为60.0%(36/60)和35.0%(21/60),分别低于各自在乳腺腺病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P<0.05);BRCA1蛋白表达状态与患者高发病年龄、临床病理分期、伴有腋淋巴结转移以及组织学分级有关(均P<0.05),而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p120ctn表达状态与临床病理分期、伴有腋淋巴结转移以及组织学分级有关(均P<0.05),而与发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均P>0.05);BRCA1蛋白与p120ct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314,P<0.05)。结论:BRCA1与p120ctn的联合检测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为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在种植体和骨组织之间建立和保持骨整合界面是确保种植义齿长期稳定地存留于颌骨中发挥支持固位功能的关键。骨质疏松症对牙种植体的骨整合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就骨质疏松症状态下的种植手术及药物干预等几个方面对种植牙骨结合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在膝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应用个体化软组织平衡技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方法。方法膝外翻患者,术前X线测量股骨和胫骨解剖轴线夹角(FTA角),根据膝外翻畸形Keblish分级(轻度<15°;中度15°~30°;重度>30°),分为轻、中、重三级并认真评估患者软组织状况。软组织平衡术分为三步,第一步切开关节囊前行髂胫束苹果派样延长,第二步自胫骨结节骨膜下松解骼胫束止点和外侧副韧带,第三步自股骨侧松解外侧副韧带及后外侧关节囊。手术方法采用髌旁外侧入路,不同分级个体化的应用上述3步软组织平衡方法行TKA手术。术后测量FTA角,术后定期随访行美国膝关节协会评价标准KSS评分及功能评分与术前比较,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2008年1月~2011年12月,20例(23膝)膝外翻患者,Keblish分级轻度8例8膝,中度7例10膝,重度5例5膝;轻、中、重三级患者应用个体化的软组织平衡方法实施TKA手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8个月。术前术后FTA角及KSS评分、功能评分结果经SPSS14.0统计学软件做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部患者术后外翻畸形均得到完全矫正,关节稳定性良好。结论膝外翻畸形TKA术中选择个体化的软组织平衡方案,可以有效地矫正软组织失衡而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同时又可以避免矫枉过正导致术后关节不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指标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6例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5岁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45岁患者(39%比22%,P<0.05);直径≤0.5 cm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14%,5/35)明显低于>0.5 cm患者(P<0.05);肿块位于上极的患者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25%,12/48)最低(P<0.01);肿块位于中极(45%,13/29)和下极(43%,31/72)的两组患者间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 45岁,肿块位于中极、下极或肿块直径>0.5 cm是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