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33篇
  免费   890篇
  国内免费   533篇
耳鼻咽喉   81篇
儿科学   152篇
妇产科学   98篇
基础医学   454篇
口腔科学   192篇
临床医学   934篇
内科学   675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138篇
特种医学   404篇
外科学   742篇
综合类   2163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936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938篇
  14篇
中国医学   1065篇
肿瘤学   344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49篇
  2020年   295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748篇
  2011年   825篇
  2010年   732篇
  2009年   604篇
  2008年   656篇
  2007年   627篇
  2006年   523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6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软骨细胞定向分化, 并对分化后的细胞进行鉴定。方法: 由健康成人骨髓中分离出MSC, 取第 3代细胞进行实验。鉴定后, 将微小细胞团在TGF -β1、地塞米松(Dex)及维生素C(VitC)等诱导下分化。14d后, 细胞团经石蜡包埋、切片及HE染色后, 进行甲苯胺蓝染色及II型胶原(ColII)的免疫组化染色。采用Westernblot和RT- PCR, 分别检测诱导前后MSC中ColII及前ColIImRNA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 诱导后细胞呈软骨细胞样形态; 甲苯胺蓝及ColII染色的细胞外基质呈阳性。Westernblot和RT PCR的结果显示, 诱导分化后的MSC可表达ColII和前ColII的mRNA。结论: MSC在TGF- β1、Dex及VitC等诱导后, 可分化为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唐山市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及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 associated pneumonia, SAP)分为非SAP组和SAP组,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AP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721例患者,平均年龄(65.63±12.07)岁;SAP组年龄、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冠心病、心房颤动、卒中史、吞咽障碍和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10分的比例、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非SAP组,而SAP组入院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均低于非S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高(OR = 1.055,95%CI:1.009~1.103)、入院NIHSS评分增加(OR = 1.290,95%CI:1.154~1.444)、白细胞计数升高(OR = 1.267,95%CI:1.101~1.457)是S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与高龄、入院NIHSS评分增加和白细胞计数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33.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多系统、多脏器功能失调的异质性疾病,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治疗也缺乏特异性,建立符合CFS发病特点及内在机制的动物模型是对疾病开展研究的重要环节。现有CFS造模方法繁杂而不统一,笔者通过整理相关文献,从免疫模型、应激模型及病证结合中医模型3个方面对模型的构建方法、成模标准、机制及临床吻合度进行评价分析。其中免疫模型注重从病理生理角度进行构建,操作简便且研究广泛,能较好地模拟CFS病理特征,展开病机研究,但实验可重复性一般。应激造模是目前包括CFS在内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常用造模方法,应激源种类广泛,可用于探究CFS的病因,但具有一定不可预测性。与前述2种西医模型相比,病证结合中医模型将现代医学与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吻合度高且实用价值大,但目前关于CFS的病证结合模型尚处于探索阶段,模型种类少,故仍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期建立科学合理、简便高效的动物模型,为探究CFS病因、发病机制和新的治疗思路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4.
目的:剖析“4+7”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效果。方法:基于药品销售数据及中标企业年报数据,对纳入“4+7”集中带量采购范围的药品在政策实施前后的销售额,原研厂家、中标企业及其他企业的销售额及市场占有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部分中标企业营收情况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4+7”集中带量采购实施后,绝大部分纳入集采品种销售额较往年有显著下降,其中,原研企业、其他企业均有较大幅度下滑,中标企业虽涨跌参半,但已形成对仿制药市场的垄断。此外,“4+7”集中带量采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药品生产企业积极转型,加大研发投入的作用。结论:集中带量采购颇有成效,坚持之余要慎防垄断;要完善医保支付标准的建设,健全原研药、仿制药、过专利期原研药的联动机制;集中带量采购的品种选择应由“点”至“面”。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在全球视野下,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中国顶刊论文研究主题的特征及趋势。【方法】 基于1980—2020年Nature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型论文,利用对比分析法,从时间维度对我国顶刊论文不同层级的研究主题展开国际比较研究。【结果】 中国顶刊论文学科结构沿着与全球趋同的方向演进;中国顶刊论文覆盖的研究领域较少,一些增长型和衰减型研究领域呈现追随全球的显著趋势;中国顶刊论文研究主题多为追随型,起步晚、时滞长。【结论】 高水平研究的发展,不仅需要科研人员更加注重论文的内在质量,科技期刊也应充分发挥“把关人”作用,机构与国家应健全科研评价体系,为推动我国高水平研究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胸腺肽α1(thymosin alpha-1 Tα1)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可溶性gp130(sgp130)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观察10例HCC经Tα1联合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血清sIL-6R、sgp130的动态改变。结果:PHC患者血清sIL-6R、sgp130水平较对照组(NC组)明显升高,Tα1联合TACE治疗后PHC患者生存率提高,治疗结束后sIL-6R、sgp130水平较单用TACE明显下降,结论:监测sIL-6R、sgp130水平能反映HCC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判定预后;Tα1联合TACE能提高患者生态率。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对60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和47例糖耐量损害(impaired glucose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肉苁蓉总苷 (GCs)对 6 0 Co损伤小鼠免疫功能及 30 d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小鼠在不同剂量6 0 Coγ射线照射前后 ,均服以 GCs,观察辐射及 GCs对其免疫功能的改变。结果  6 0 Co照射剂量为 2 ,4及 7Gy时 ,可造成小鼠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 30 d存活率下降 (P<0 .0 5或 P<0 .0 1) ;GCs(31.2 5 ,6 2 .5 ,12 5 m g/ kg)组可促进上述各指标的恢复 ,对 6 0 Co损伤小鼠的抗体产生、外周血 T淋巴细胞数目、迟发型超敏反应、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均有明显保护作用 (P<0 .0 1或 P<0 .0 5 ) ;且能提高受照小鼠的脾指数、胸腺指数及 30 d存活率 (P<0 .0 1或 P<0 .0 5 )。结论  GCs对辐射损伤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强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是目前糖尿病肾病诊断的重要临床指征。DN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尽早地干预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纠正胰岛素代谢障碍导致的长期高血糖因素影响下的肾脏损伤,是有效阻止其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关键。中医药秉持其特色理论取得了独特的治疗优势,随着中医药对于DN的认识与研究的加深,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总结了中医研究DN动物模型的常用构建方法,同时从中医药调节免疫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纠正糖脂代谢紊乱等机制方面列举分析中医药辨治糖尿病实验研究进展,探讨中医药防治DN的机制,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0.
张瑜  杜晨晖  詹海仙  尚彩玲  李瑞锋  原淑佳 《中草药》2023,54(15):4981-4991
目的 以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为材料,分析其叶绿体基因组特征,探究不同地区桔梗叶绿体基因组的差异及桔梗科其他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桔梗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完成其组装、注释和特征分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不同地区桔梗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桔梗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72 770 bp,呈现典型的环状四分体结构,总GC含量为38.10%,注释到139个基因,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95个,核糖体RNA 8个和转运RNA 36个。经序列分析鉴定出139个SSR位点,大部分重复由A和T组成。该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A/U大于G/C。边界分析表明,不同地区桔梗的JLA边界区域存在差异。对比不同地区桔梗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发现21个变异区间,包括ycf1psbCrps18rpoB等编码区以及rpl32-trnLtrnS-psbZtrnN-ycf1等非编码区。基于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ML)对桔梗及其他17种桔梗科植物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桔梗科物种形成一个单系群,各属物种聚为一束,支持率达100%。结论 桔梗科物种聚为一支与传统相符合,不同地区桔梗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存在显著差异,为后期开展分子鉴定及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